翰龙中文网 > 烽火锻山河 >第251章 徐小眼制作精密零件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1章 徐小眼制作精密零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太行山区的冬雪来得悄无声息,一夜之间,漫山遍野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军工车间的屋顶和墙角也积起了白雪,寒风顺着门窗的缝隙灌进来,让人忍不住缩紧脖子。但车间里却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工人们穿着单薄的棉衣,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自从《根据地军工生产手册》下发后,各根据地的军工生产热情高涨,独立团车间不仅要完成自身的生产任务,还得为其他根据地提供技术支持,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然而,在这繁忙的生产背后,一个棘手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李铮和整个车间——轻机枪的枪机闭锁件供应不足。轻机枪作为前线部队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需求量极大,但枪机闭锁件是核心精密零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极高,之前一直依赖从日军手中缴获,一旦缴获中断,就会导致大量轻机枪无法组装,只能躺在仓库里积灰。

  “李主任,又有五挺轻机枪组装到最后一步了,就差枪机闭锁件,库房里的缴获零件已经用完了,这可怎么办?”组装组的组长急急忙忙地跑到李铮面前,脸上满是焦急。

  李铮皱着眉头,走到库房查看。只见五挺轻机枪的枪身已经组装完毕,就差枪机闭锁件没有安装,静静地摆放在货架上。旁边还堆着十几挺等待修复的轻机枪,其中有三挺就是因为枪机闭锁件损坏,无法修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总不能一直靠缴获过日子,必须想办法自己生产枪机闭锁件。”李铮语气坚定地说道。

  但自主生产谈何容易。枪机闭锁件是轻机枪的核心部件,负责在射击时闭锁枪膛,承受火药燃气的巨大压力,不仅要求材料坚韧耐用,还对加工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之前车间也曾尝试过加工,但由于缺乏精密工具和技术,加工出的零件要么精度不够,装配后无法正常闭锁;要么强度不足,射击几次就会变形甚至断裂。

  “李主任,要不我试试?”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传来。李铮回头一看,只见徐小眼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一把刚打磨好的刀具,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徐小眼是车间里最顶尖的技工,一手钳工活炉火纯青,之前改进轻机枪冷却系统时,他加工的水冷套筒精度极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小眼,你有把握吗?这零件的精度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李铮有些犹豫,他知道这个任务的难度。

  徐小眼点了点头:“之前是没有合适的工具,现在不一样了。”他指了指车间角落的一个木箱,“总部上次调拨物资时,给咱们送来了一套精密工具,里面有小型台钻、精密锉刀、千分尺,还有一套磨具,我研究了好几天,觉得用这些工具,再加上咱们自己炼的优质粗钢,应该能加工出来。”

  李铮眼睛一亮,他差点忘了这套精密工具。上次总部为了支持手册编写后的技术推广,特意调拨了一批稀缺物资,其中就包括这套从日军仓库缴获的精密工具,一直存放在库房里,还没派上用场。“好!小眼,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支持,人手、材料、时间,你尽管开口,我全力配合你!”

  当天下午,李铮就给徐小眼腾出了一间单独的工作间,作为精密零件加工区,又抽调了两名细心的年轻技工给她当助手。徐小眼首先从库房里取出那套精密工具,仔细擦拭干净,然后挑选材料——他选用了车间最新炼出的优质粗钢,这种钢含碳量均匀,质地坚韧,经过锻造和退火处理后,性能丝毫不逊色于缴获的钢材。

  加工的第一步是锻造毛坯。徐小眼将粗钢锭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通红,然后迅速取出,放在铁砧上,用铁锤反复锻打。“枪机闭锁件的形状复杂,毛坯必须锻打得精准,否则后续加工难度会大大增加。”徐小眼一边锻打,一边对助手说道,“锻打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让金属组织更加致密,这样零件的强度才够。”

  他挥舞着铁锤,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落在滚烫的钢锭上,发出“滋滋”的声响,瞬间蒸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反复锻打,枪机闭锁件的毛坯终于成型,形状与设计图纸上的一致,只是尺寸略大,留足了后续加工的余量。

  接下来是退火处理。徐小眼将锻好的毛坯放入退火炉中,缓慢加热到600c,然后保持这个温度三个小时,再让其自然冷却。“退火可以消除锻打产生的内应力,让钢材的硬度降低,便于后续加工,同时还能改善钢材的韧性,防止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徐小眼解释道。

  退火后的毛坯硬度明显降低,徐小眼开始进行粗加工。他先用划线工具在毛坯上划出零件的轮廓和关键尺寸,然后用锉刀和锯子去除多余的材料。这是一个细致活,每一刀都要精准,不能有丝毫偏差。徐小眼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工件,手中的锉刀平稳地移动,铁屑均匀地脱落下来。两名助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递工具、清理铁屑,不敢有丝毫打扰。

  粗加工完成后,工件的形状已经基本成型,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精加工阶段,也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徐小眼拿出千分尺,仔细测量工件的各项尺寸,然后用精密锉刀一点点地打磨。千分尺的精度可以达到0.01毫米,徐小眼每打磨一会儿,就用千分尺测量一次,确保尺寸在误差范围内。

  “这里还差0.1毫米,再磨一点。”徐小眼一边测量,一边自言自语,手中的锉刀轻轻移动,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车间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锉刀摩擦工件的“沙沙”声和千分尺测量时的轻微声响。李铮和吴天浩也经常来看望他,每次都只是站在门口,默默观察一会儿,然后轻轻离开,生怕打扰到他。

  精加工进行到第三天时,意外发生了。徐小眼在打磨闭锁件的卡槽时,由于过于专注,力道稍微大了一点,导致卡槽的深度多了0.05毫米,虽然这个误差很小,但已经超出了允许的范围,这个工件报废了。

  “唉!”徐小眼懊恼地叹了口气,把报废的工件扔在一边,脸上满是失落。两名助手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三天的心血就这样白费了。

  李铮正好来看望他,看到报废的工件和徐小眼失落的神情,连忙安慰道:“小眼,别灰心,这种精密零件的加工本来就不容易,报废一两个很正常。咱们还有时间,重新来就是了。”

  吴天浩也说道:“小眼,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能加工到这个精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次的问题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工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你先休息一下,调整好状态再继续。”

  徐小眼点了点头,他知道现在不是气馁的时候。他休息了半天,调整好心态,重新挑选材料,开始制作第二个工件。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他更加谨慎,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格外细致,测量的频率也更高了。

  在加工闭锁件的关键部位——闭锁齿时,徐小眼遇到了更大的挑战。闭锁齿的形状复杂,不仅要求尺寸精准,还要求表面光滑,这样才能保证闭锁时的顺畅和可靠。徐小眼先用小型台钻在工件上钻出初步的齿槽,然后用特制的精密锉刀一点点地打磨成型。他把工件固定在夹具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睛几乎贴到工件上,手中的锉刀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移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

  为了保证表面光滑度,徐小眼还专门制作了一个油石打磨工具,用细油石对闭锁齿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经过反复打磨和抛光,闭锁齿的表面变得光滑如玉,没有一丝划痕。

  第七天下午,第二个枪机闭锁件终于加工完成。徐小眼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工作台上,用千分尺逐一测量各项尺寸:长度、宽度、厚度、卡槽深度、闭锁齿高度……每一项数据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最大误差只有0.02毫米,远远低于允许的0.3毫米误差。

  “成功了!我成功了!”徐小眼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两名助手也跟着欢呼起来,眼眶都有些湿润。

  李铮和吴天浩听到喊声,立刻跑了过来。徐小眼拿起加工好的枪机闭锁件,递给李铮:“李主任,您看,合格了!”

  李铮接过闭锁件,入手沉甸甸的,表面光滑细腻,做工极为精良。他用千分尺测量了一下,数据果然精准无误。“太好了!小眼,你立了大功!”李铮激动地拍了拍徐小眼的肩膀,“有了这个零件,咱们的轻机枪就能完全实现自主生产了,再也不用依赖缴获了!”

  吴天浩也仔细检查了闭锁件,赞许地说道:“这零件的精度和工艺,丝毫不比日军的差,甚至还要更好。小眼,你的技术真是绝了!”

  接下来,徐小眼将加工好的枪机闭锁件安装到轻机枪上进行测试。他拉动枪栓,闭锁件顺畅地进入闭锁位置,没有丝毫卡顿;扣动扳机,击发机构正常工作,闭锁件牢牢地锁住枪膛;连续拉动枪栓几十次,闭锁件依然运行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测试合格!可以批量生产了!”徐小眼兴奋地说道。

  消息传到前线,战士们都激动不已。三营的机枪手老王,之前因为自己的轻机枪枪机闭锁件损坏,一直没能用上新枪,听说车间能自主生产了,特意给车间寄来了一封感谢信:“徐师傅,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有了自主生产的闭锁件,我们的轻机枪就能一直保持战斗力,再也不怕零件损坏了!”

  李铮立刻组织批量生产。徐小眼将自己的加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技工,还设计了专门的夹具和模具,提高生产效率。车间里专门成立了精密零件加工小组,由徐小眼担任组长,负责枪机闭锁件等精密零件的生产。

  由于有了成熟的工艺和精密工具,批量生产的进度很快。第一个月就生产出了50个枪机闭锁件,不仅满足了车间自身的组装需求,还支援了其他根据地20个。这些闭锁件安装到轻机枪上后,经过实战检验,性能稳定可靠,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徐小眼站在工作间里,看着工人们熟练地加工着枪机闭锁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个精密零件的自主生产,不仅解决了轻机枪的供应问题,更标志着车间的零件加工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之前只能加工简单的零件,到现在能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核心部件,这是车间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李铮也感慨万千。他看着整齐排列的轻机枪,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自主生产枪机闭锁件,意味着独立团军工车间在武器生产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后续研发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窗外的雪还在下,但车间里的温度却越来越高。工人们的热情被点燃,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徐小眼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激励了更多的技工投身到技术创新中。大家都明白,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加工好的枪机闭锁件上,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这些小小的零件,凝聚着徐小眼的智慧和汗水,也承载着抗战胜利的希望。它们将被安装在轻机枪上,奔赴前线,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hlys.cc/37091/4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