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烽火锻山河 >第252章 炼钢队探索矿石精选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2章 炼钢队探索矿石精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冬雪消融,太行山区迎来了乍暖还寒的初春。军工车间的炼钢区里,三座土法炼钢炉依旧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但炼钢队的队长老周却愁眉不展,蹲在炉口旁,看着刚出炉的一炉粗钢锭,脸上满是无奈。

  “周队长,又出问题了?”李铮走了过来,看着那些表面凹凸不平、夹杂着杂质的钢锭,问道。

  老周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李主任,您看这钢,杂质太多了,质地不均匀,用来加工精密零件根本不行,就连制作普通的枪管,都得反复锻打,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焦炭。”

  李铮皱起了眉头。自从车间扩大生产后,对钢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之前缴获的铁矿砂已经用完,现在使用的都是从根据地周边山区开采的铁矿砂。这些铁矿砂品位较低,里面混杂着大量的泥土、石头等杂质,虽然经过简单的筛选,但还是有很多杂质残留,导致炼出的粗钢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后续的零件加工,还降低了炼钢效率。

  “之前咱们用的是‘手选法’,靠人工挑选矿石,把明显的石头和泥土去掉,但细小的杂质根本选不干净。”老周说道,“现在每天炼三炉钢,因为杂质多,每炉钢的熔炼时间都要比之前延长一个小时,而且合格率只有七成左右。”

  李铮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钢材是武器生产的基础,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武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如果不能提高铁矿砂的品位,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制约后续的技术创新。“老周,你有没有想过其他的选矿方法?比如能不能用物理方法把杂质和铁矿砂分离开?”

  老周想了想,说道:“我听老一辈的矿工说过,有些矿山用‘水选法’选矿,就是利用矿石和杂质的密度不同,在水中分离。铁矿砂的密度大,会沉在下面,杂质的密度小,会浮在上面或者被水流冲走。但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清楚。”

  “水选法?这个主意好!”李铮眼前一亮,“吴博士是学化工的,对这些物理分离方法应该有研究,咱们去找他问问。”

  两人立刻来到吴天浩的办公室。吴天浩正在整理技术资料,听了他们的问题后,说道:“水选法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选矿方法,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不同矿物的密度差异,在水流的作用下实现分离。铁矿的密度大约是5.2克\/立方厘米,而泥土和石头的密度大多在2.5-3克\/立方厘米之间,差异很明显,用这种方法应该能有效去除杂质。”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我们没有专业的选矿设备啊。”老周问道。

  “咱们可以自制简易的水选装置。”吴天浩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首先,把开采来的矿石粉碎,粉碎到一定的粒度,让铁矿颗粒和杂质颗粒分离开;然后,制作一个倾斜的溜槽,把粉碎后的矿石放进溜槽里,再从溜槽的上端喷水,水流会带着矿石颗粒向下流动;由于铁矿颗粒密度大,会沉在溜槽底部,被留在溜槽的末端,而杂质颗粒密度小,会被水流冲走,这样就能得到品位更高的铁矿砂了。”

  李铮看着图纸,说道:“这个装置听起来不难制作,咱们车间有钢材和木板,完全可以自己做。老周,你立刻组织炼钢队的人手,按照吴博士的设计,制作水选装置,我让后勤部门配合你们,解决水源和动力问题。”

  “好!”老周立刻答应下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炼钢队就开始了水选装置的制作。他们首先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厂房,防止雨水影响选矿效果。然后,用钢板焊接了一个长10米、宽1米、高0.5米的溜槽,溜槽的倾斜角度调整为15度,这样既能保证水流顺畅,又能让铁矿颗粒有足够的时间沉降。溜槽的底部铺设了一层粗糙的橡胶板,增加摩擦力,防止铁矿颗粒被水流冲走。

  水源方面,他们在厂房旁边挖了一个蓄水池,引入附近的山泉水,再安装一台小型水泵,将水抽到溜槽的上端。动力方面,初期先用人力摇动水泵,后续再考虑用柴油机带动。

  装置制作完成后,老周带领队员们进行了第一次试验。他们把开采来的矿石用破碎机粉碎成粒径不超过5毫米的颗粒,然后将矿石颗粒倒入溜槽的上端,同时启动水泵,水流均匀地喷洒在矿石颗粒上。

  然而,试验的效果并不理想。矿石颗粒倒入溜槽后,大部分都被水流冲走了,留在溜槽末端的铁矿砂很少,而且里面依然混杂着不少杂质。“这怎么回事?怎么大部分铁矿砂都被冲走了?”一名队员疑惑地问道。

  老周也皱起了眉头,他仔细观察着溜槽内的情况,说道:“可能是水流速度太快了,铁矿颗粒还没来得及沉降,就被冲走了。而且矿石粉碎的粒度也可能太大,杂质和铁矿颗粒没有完全分离。”

  吴天浩也来到了试验现场,他观察了一会儿,说道:“老周说得对,有两个问题需要改进。第一,水流速度太快,需要减小水泵的出水量,让水流变得平缓;第二,矿石粉碎的粒度不够细,需要再粉碎一次,让铁矿颗粒的粒径不超过2毫米,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杂质分离。另外,溜槽底部的橡胶板太粗糙了,可以换成光滑的铁板,让水流分布更均匀。”

  老周立刻组织队员们进行改进。他们更换了水泵的喷头,减小了出水量,让水流变得平缓;将矿石重新粉碎,筛出粒径超过2毫米的颗粒,进行二次粉碎;把溜槽底部的橡胶板换成了光滑的铁板。

  第二次试验开始了。平缓的水流顺着溜槽缓缓流下,粉碎后的矿石颗粒均匀地倒入溜槽上端。这次,大部分铁矿颗粒都沉在了溜槽底部,随着水流缓缓向末端移动,而杂质颗粒则被水流冲走,落入旁边的废料池里。

  “成功了!你看,溜槽末端的铁矿砂颜色都不一样了,比之前的要深很多!”一名队员兴奋地喊道。

  老周连忙拿起一把铁矿砂,放在手里掂了掂,又仔细看了看,说道:“这铁矿砂的纯度明显提高了,杂质少多了!”

  吴天浩用随身携带的比重计测量了一下,说道:“经过水选后的铁矿砂,品位至少提升了10%,效果非常好!”

  但老周并没有完全满意,他发现溜槽末端的铁矿砂中,依然有少量细小的杂质。“吴博士,能不能让分离效果更好一些?比如让铁矿砂的品位再提升一点?”

  吴天浩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可以在溜槽的中部增加一个导流板,让水流在中部形成一个涡流,这样可以把混杂在铁矿砂中的细小杂质分离出来。另外,还可以在溜槽末端设置一个沉淀池,让铁矿砂在沉淀池里再沉降一次,进一步去除杂质。”

  按照吴天浩的建议,队员们又对水选装置进行了第三次改进。他们在溜槽中部安装了一块弧形的导流板,在末端挖了一个小型沉淀池,让水流先经过导流板形成涡流,再流入沉淀池。

  第三次试验的效果非常理想。经过导流板的涡流分离和沉淀池的二次沉降,最终得到的铁矿砂颜色乌黑发亮,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杂质。吴天浩再次测量,铁矿砂的品位竟然提升了15%,达到了45%左右,已经接近之前缴获的优质铁矿砂的品位。

  “太好了!这下咱们的炼钢效率和钢的质量都能大幅提升了!”老周激动地说道。

  李铮也非常高兴,他看着改进后的水选装置,说道:“老周,接下来你们要尽快熟练掌握水选法的操作技巧,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然后扩大选矿规模,确保炼钢炉的原料供应。另外,要安排专人负责维护水选装置,定期清理溜槽和沉淀池,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放心吧,李主任!”老周立刻组织队员们进行培训,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矿石粉碎要达到粒径不超过2毫米,水流速度控制在每秒0.5米,每小时处理矿石500公斤,每天安排专人清理设备。

  水选法很快就投入了规模化生产。每天,采矿队将开采来的矿石运到选矿厂房,炼钢队的队员们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粉碎、水选、沉淀,生产出高质量的铁矿砂,然后送到炼钢炉进行熔炼。

  经过水选后的铁矿砂,杂质大幅减少,熔炼时的反应更加充分,炼钢时间明显缩短。之前一座炼钢炉熔炼一炉钢需要6个小时,现在只需要5个小时,每天每座炉子能多炼一炉钢。而且炼出的粗钢质量大幅提升,表面光滑,杂质少,质地均匀,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

  “用精选后的铁矿砂炼钢,不仅效率高了,钢的质量也好多了!你看这钢锭,表面多光滑,没有之前的砂眼和杂质了!”炼钢工人们纷纷说道。

  新炼出的粗钢经过加工后,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徐小眼用这种钢加工的枪机闭锁件,精度更容易控制,强度也更高;陈婉儿用这种钢制作的烟雾弹外壳,抗压性能更好,引爆时更安全;武器修复组用这种钢修复的枪管,使用寿命比之前延长了一倍。

  消息传到其他根据地,不少根据地的军工车间都纷纷前来取经,学习水选法的选矿技术。老周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介绍了水选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操作流程,还派出技术骨干到其他根据地进行指导。

  随着水选法的推广,各根据地的铁矿砂品位都得到了提升,炼钢效率和钢的质量也大幅改善,为整个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李铮站在选矿厂房里,看着水流缓缓流过溜槽,看着乌黑发亮的铁矿砂不断从沉淀池里捞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水选法的成功探索,不仅解决了车间的原料问题,更体现了军工车间全体人员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没有先进的设备,就用土办法创造;没有成熟的技术,就自己摸索。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在困境中不断前进,生产出越来越精良的武器装备。

  老周走到李铮身边,递给他一把精选后的铁矿砂,说道:“李主任,您看这铁矿砂,现在咱们炼出的钢,完全能满足各种武器生产的需求了。接下来,咱们还可以尝试用这种优质钢,研发更先进的武器。”

  李铮接过铁矿砂,感受着它沉甸甸的分量,说道:“没错,有了优质的钢材,咱们就能在技术创新上走得更远。接下来,咱们要继续改进炼钢工艺,提升钢的质量,为研发更先进的武器打下基础。只要咱们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克服困难,就一定能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

  初春的阳光透过厂房的窗户,洒在水流和铁矿砂上,泛着耀眼的光芒。这光芒,照亮了军工生产的道路,也预示着抗战胜利的曙光越来越近。炼钢队的队员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乌黑发亮的铁矿砂,将变成一件件精良的武器,奔赴前线,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hlys.cc/37091/4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