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应对日军物资封锁升级
推荐阅读: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年龄大一轮,京圈三爷亲哭她
雪豹:靠着抢劫打造最强精锐团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天道御灵师
恐怖仙缘
从模拟开始成为诡异神灵
惊霄
诡盗奇谈项云峰李静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初夏的太行山区,绿意盎然,但根据地的空气中却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日军近期加强了对根据地的封锁,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置了关卡,严禁硫磺、硝酸、钢材等军工生产物资流入根据地。独立团军工车间的化工原料库存日渐减少,火药生产已经面临断供的危机。车间的火药生产区内,陈婉儿正看着桌上的原料库存清单,眉头紧锁。清单上显示,硫磺只剩下不到10公斤,硝酸更是已经告急,最多只能维持三天的火药生产。“没有硫磺和硝酸,就造不出火药,烟雾弹、手榴弹、榴弹都没法生产,前线的战士们就少了重要的火力支援。”陈婉儿心急如焚,她知道,原料断供意味着军工生产将陷入停滞,这对前线的抗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李铮也收到了后勤部门的报告,他立刻召集吴天浩、陈婉儿、王大山等人召开紧急会议。“日军的封锁越来越严,咱们的化工原料进不来,库存已经见底了,必须想办法解决,否则车间的生产就要停摆了。”李铮的语气沉重。
吴天浩推了推眼镜,说道:“硫磺和硝酸是火药生产的核心原料,缺一不可。硫磺之前咱们主要靠从药铺收购和缴获,硝酸则是用硝石和硫酸反应制作的,但现在硝石和硫酸也很难运进来了。要解决问题,只能靠土法提取和制作。”
“土法提取硫磺?土法制作硝酸?”陈婉儿眼睛一亮,“我在大学时学过相关的理论,硫磺可以从硫磺矿中提炼,硝酸可以用硝石和土法制作的硫酸反应得到。只是咱们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也不知道根据地附近有没有硫磺矿。”
“有理论就好!实践可以慢慢摸索。”李铮立刻说道,“陈婉儿,你负责牵头,组建专门的攻关小组,一方面寻找硫磺矿,另一方面研究土法提取硫磺和制作硝酸的技术;吴博士,你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王大山,你负责准备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后勤部门全力配合,提供人力和物资支持。咱们必须在原料耗尽前,攻克这两个技术难题!”
会议结束后,攻关小组立刻成立,陈婉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两名化学专业的学员和三名熟练技工。他们首先开始了硫磺矿的寻找工作。根据吴天浩提供的地质资料,太行山区属于褶皱断裂带,有可能存在硫磺矿。陈婉儿带领小组成员,背着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等工具,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了艰苦的勘探。
山区里荆棘丛生,道路崎岖,他们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晚上就住在山洞里。勘探工作进行了整整一个星期,他们走遍了周边的大小山峰,采集了上百份矿石样本,但都没有发现硫磺矿的踪迹。
“难道咱们根据地附近真的没有硫磺矿?”一名学员有些泄气地说。
陈婉儿也有些失落,但她很快调整好心态:“大家别灰心,硫磺矿通常出现在火山岩或沉积岩地区,咱们再往深山里走走,一定能找到。”
又过了三天,他们来到了一处名叫“黑风口”的山谷。这里的岩石颜色发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大家闻,这里有硫磺味!”陈婉儿兴奋地说。她立刻拿起地质锤,敲下一块岩石样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岩石中夹杂着淡黄色的晶体。“这可能就是硫磺矿!”
她将样本带回车间,吴天浩进行了化验,确认这确实是硫磺矿,而且品位不低。“太好了!找到硫磺矿,就成功了一半!”李铮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
接下来是土法提取硫磺。陈婉儿和攻关小组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了简易的提炼炉。他们用钢板焊接了一个圆柱形的炉子,高2米,直径1米,炉子的底部设置了进料口和燃烧室,顶部设置了出料口和冷凝管。提炼的原理是:将硫磺矿粉碎后放入炉中,加热至硫磺的熔点(115c)以上,使硫磺融化成液体,再继续加热至沸点(444.6c),使硫磺变成蒸汽,通过冷凝管冷却后,硫磺蒸汽会凝结成固体,从而得到纯净的硫磺。
提炼炉搭建完成后,第一次试验开始了。他们将粉碎后的硫磺矿放入炉中,点燃燃烧室的焦炭,开始加热。然而,由于炉子的密封性不好,硫磺蒸汽泄漏严重,冷凝管的冷却效果也不佳,最终只得到了少量不纯的硫磺,纯度还不到50%。
“密封性和冷却效果是关键问题。”陈婉儿说道。他们立刻对提炼炉进行改进,用黏土和石棉混合制成密封垫,加强炉子的密封性;同时,增加冷凝管的长度,并用冷水循环冷却,提升冷却效果。
第二次试验,硫磺蒸汽的泄漏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冷凝后的硫磺中依然夹杂着不少杂质,纯度只有60%。“杂质太多,无法用于火药生产,必须进一步提纯。”吴天浩说道。
陈婉儿思考后,决定采用“二次蒸馏”的方法。他们在冷凝管的末端增加了一个小型的蒸馏罐,将第一次提炼出的硫磺再次加热蒸馏,去除杂质。经过改进,第三次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提炼出的硫磺纯度达到了80%,完全符合火药生产的要求。
“成功了!我们成功提取出合格的硫磺了!”攻关小组的成员们激动地欢呼起来。陈婉儿看着手中淡黄色的硫磺晶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他们开始批量提炼硫磺,每月能提取50公斤,完全满足了火药生产的需求。
解决了硫磺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硝酸的制作。硝酸的制作需要硝石和硫酸,硝石可以从硝土中提炼,之前车间已经有成熟的技术,但硫酸的获取却成了难题。之前的硫酸都是从外面购买或缴获的,现在日军封锁严密,无法获取,只能土法制作。
土法制作硫酸的方法有很多,陈婉儿选择了“铅室法”的简化版。他们用陶瓷缸代替铅室,将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硝酸钾和水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
制作过程同样充满了挑战。第一次试验时,由于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不够,反应不充分,只得到了浓度很低的硫酸,无法与硝石反应制作硝酸。陈婉儿调整了方案,增加了硫磺的燃烧量,同时改进了气体收集装置,提高了二氧化硫的浓度。
第二次试验,他们成功制作出了浓度为30%的硫酸。但用这种硫酸与硝石反应,生成的硝酸浓度太低,纯度也不够。“硫酸的浓度至少要达到60%,才能与硝石充分反应,生成合格的硝酸。”陈婉儿说道。
他们继续改进工艺,将生成的稀硫酸进行蒸馏浓缩。由于没有专业的蒸馏设备,他们用铁锅和陶瓷管制作了简易的蒸馏装置。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将硫酸的浓度提升到了65%。
接下来,就是用硫酸和硝石反应制作硝酸。陈婉儿将硝石粉碎后,放入陶瓷反应釜中,缓慢加入硫酸,同时进行加热。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硝酸蒸汽,通过冷凝管冷却后,就能得到硝酸。
但反应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加热温度控制不当,反应过于剧烈,产生的硝酸蒸汽压力过大,差点导致反应釜爆炸。“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不能超过80c,而且要缓慢加入硫酸,防止反应过于剧烈。”陈婉儿说道。
他们在反应釜上安装了简易的温度计,用小火缓慢加热,同时控制硫酸的加入速度。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制作出了浓度为60%的硝酸,纯度完全符合要求。
“硝酸也成功了!我们彻底打破日军的封锁了!”当第一瓶合格的硝酸制作出来时,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李铮看着陈婉儿和攻关小组成员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沾满污渍的双手,感动地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用智慧和汗水,解决了火药生产的原料问题,为抗战立了大功!”
土法提取硫磺和制作硝酸的技术成功后,车间立刻组织批量生产。硫磺的月产量稳定在50公斤,硝酸的月产量达到了30公斤,完全满足了火药生产的需求。烟雾弹、手榴弹、榴弹的生产重新恢复了正常,每月的产量不仅能满足独立团的需求,还能支援其他根据地。
消息传到前线,战士们都非常振奋。三营的一名指导员在给车间的感谢信中写道:“日军的封锁没能困住我们,你们用土办法造出了硫磺和硝酸,让我们有了源源不断的弹药。有了这些精良的武器,我们一定能狠狠地打击日军,早日收复失地!”
日军得知八路军在封锁线下成功解决了硫磺和硝酸的供应问题,感到十分震惊和恼怒。他们加强了对根据地的扫荡,试图破坏硫磺矿和硝酸制作车间,但在独立团的严密保卫下,日军的多次偷袭都以失败告终。
陈婉儿站在硝酸制作车间里,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土法提取硫磺和制作硝酸的成功,不仅解决了车间的生产危机,更体现了八路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李铮也感慨万千。他看着车间里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弹药,说道:“日军想通过封锁困死我们,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越是封锁,我们的斗志越旺盛,技术越进步。只要我们坚持自力更生、技术创新,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
初夏的阳光透过车间的窗户,洒在整齐排列的弹药箱上,泛着耀眼的光芒。这些弹药,凝聚着陈婉儿和攻关小组的智慧和汗水,也承载着抗战胜利的希望。它们将被送往前线,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独立团军工车间的工人们,也将继续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为抗战胜利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http://www.hlys.cc/37091/4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