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土法提取硫磺成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黑风口山谷的晨雾还未散尽,陈婉儿就带着攻关小组的成员和二十名工人赶到了这里。找到硫磺矿的喜悦还未褪去,新的挑战就摆在了面前——开采和运输。山谷两侧的悬崖陡峭,硫磺矿脉藏在岩壁中间,没有道路,大型设备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工开采。“大家搭人梯,先在岩壁上凿出脚窝,再用钢钎和铁锤开采矿石!”陈婉儿话音刚落,几名年轻力壮的工人就主动站了出来。他们腰间系着绳索,一端固定在山顶的大树上,小心翼翼地顺着岩壁往下爬,用钢钎在矿脉上凿孔,再填入炸药,进行小规模爆破。
“轰隆——”一声闷响,岩壁上的硫磺矿石纷纷脱落,滚落到山谷底部。其他工人立刻上前,将矿石搬运到临时搭建的场地。开采工作异常艰苦,工人们每天要在悬崖上作业七八个小时,手上磨出了血泡,衣服被矿石划破,但没有一个人叫苦。陈婉儿也和工人们一起搬运矿石,她的手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却依然坚持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矿石运到提炼车间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之前搭建的简易提炼炉虽然能提取出硫磺,但每次只能处理50公斤矿石,产量太低,而且纯度波动很大,有时候能达到80%,有时候却只有60%。“现在前线急需火药,咱们的提炼效率必须提上来,纯度也得稳定在80%以上!”陈婉儿看着每天只能产出几公斤硫磺的提炼炉,心急如焚。
吴天浩来到提炼车间,仔细观察了提炼过程后,说道:“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炉子的受热不均,底部温度太高,顶部温度不够,导致矿石中的硫磺不能完全汽化;二是冷凝管的冷却效果不稳定,有时候冷水供应不足,硫磺蒸汽不能充分凝结。”
陈婉儿立刻组织人员对提炼炉进行改造。针对受热不均的问题,他们在炉子的内壁加装了一层耐火砖,减少热量散失,同时在燃烧室的两侧增加了通风口,通过调节通风量来控制炉温,让炉子内部温度保持在450c左右,确保硫磺完全汽化。针对冷却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他们在蓄水池旁边挖了一条导流沟,引入山泉水,实现冷水循环供应,保证冷凝管始终处于低温状态。
改造完成后,第二次批量提炼开始了。工人们将粉碎后的硫磺矿均匀地放入炉中,点燃焦炭,通过通风口调节炉温。陈婉儿守在温度计旁,每隔十分钟就记录一次温度,一旦发现温度偏离,立刻调整通风口的大小。“温度440c,稍微低了点,把东侧通风口再开大一点!”“温度460c,太高了,赶紧关小西侧通风口!”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工人们按照她的指令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然而,提炼进行到一半时,冷凝管突然堵塞了。硫磺蒸汽无法排出,炉子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炉体开始轻微震动。“不好,冷凝管堵了,再这样下去炉子会爆炸的!”负责观察冷凝管的工人大喊道。
陈婉儿立刻下令:“停止加煤,关闭通风口,迅速降温!”她一边说,一边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冷凝管的出口。由于冷凝管温度很高,她的手套很快就被烤焦了,手指也被烫伤,但她丝毫没有退缩,继续清理。吴天浩也赶来帮忙,用冷水浇在冷凝管外侧,降低温度,让堵塞的硫磺凝固后慢慢脱落。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理,冷凝管终于疏通了,炉子内部的压力逐渐下降,一场危机化解了。“刚才太危险了,冷凝管怎么会突然堵塞?”一名工人心有余悸地说。
陈婉儿检查后发现,是矿石粉碎得不够细,里面夹杂着一些大块的杂质,在汽化过程中附着在冷凝管内壁,导致堵塞。“以后矿石粉碎后,必须用细筛子筛选一遍,确保粒径不超过3毫米,防止杂质进入冷凝管。”她立刻制定了新的操作规范,并让工人们严格执行。
第三次批量提炼,一切都顺利了许多。矿石经过精细筛选,炉子的温度控制得非常稳定,冷凝管的冷却效果也很好。当提炼结束,打开冷凝管的收集口时,淡黄色的硫磺晶体源源不断地掉了出来,质地纯净,没有丝毫杂质。吴天浩当场进行了化验,纯度达到了82%,超过了预期目标。
“纯度82%!完全符合火药生产的要求!”吴天浩兴奋地说道。工人们也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陈婉儿看着这些来之不易的硫磺,眼眶有些湿润,这些天的辛苦和危险,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
接下来就是扩大生产规模。陈婉儿和攻关小组根据改造后的提炼炉,又搭建了两座同样规格的提炼炉,形成了三条生产线。同时,他们对生产流程进行了优化,将开采、粉碎、筛选、提炼、提纯等环节进行分工,每个环节都安排专人负责,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流程。
开采组负责在黑风口山谷开采矿石,每天能开采矿石500公斤;粉碎组负责将矿石粉碎并筛选,确保粒径符合要求;提炼组负责操作提炼炉,控制炉温和冷却系统;提纯组负责对提取出的硫磺进行二次蒸馏,进一步提升纯度。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陈婉儿还制定了安全规程:提炼车间禁止明火,工人必须穿戴棉质工作服和防护手套,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硫磺蒸汽泄漏。
李铮对硫磺提取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从后勤部门调拨了充足的焦炭、钢材和防护用品,还派了一个班的战士负责黑风口山谷和提炼车间的保卫工作。“陈婉儿同志,你们只管放手干,物资和安全我们来保障!”李铮的话给了陈婉儿和攻关小组极大的鼓舞。
然而,生产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意外。一天中午,日军的三架侦察机突然出现在提炼车间上空,低空盘旋侦察。“不好,日军侦察机来了!”负责警戒的战士大喊道。
陈婉儿立刻下令:“停止生产,关闭炉子,用树枝和茅草覆盖提炼炉和硫磺!”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关闭通风口和水泵,有的用茅草覆盖设备,有的将提炼好的硫磺搬进隐蔽的地窖。战士们则隐蔽在车间周围的山坡上,做好了战斗准备。
日军侦察机在车间上空盘旋了几圈,由于车间伪装得很好,加上山谷中雾气较重,侦察机没有发现异常,很快就飞走了。“好险啊,要是被日军发现,他们肯定会派飞机轰炸的!”一名工人拍着胸口说道。
这次事件后,陈婉儿更加重视车间的伪装和防空工作。她组织工人在提炼车间周围种植了大量的爬山虎和灌木,让车间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在车间附近挖了多个防空洞,一旦发现日军飞机,工人和设备能迅速转移隐蔽。
随着生产流程的不断优化和工人操作的日益熟练,硫磺的日产量从最初的几公斤提升到了2公斤,月产量达到了50公斤,完全满足了车间火药生产的需求。而且提炼出的硫磺纯度稳定在80%-85%之间,比之前从外面购买的硫磺纯度还要高,用这种硫磺制作的火药,燃烧更充分,威力也更大。
这天,后勤部门的老陈来到提炼车间,看着整齐堆放的硫磺包,高兴地说:“陈工程师,现在咱们的硫磺完全自给自足了,再也不用担心日军封锁了!昨天我盘点库房,火药的库存已经达到了300公斤,足够生产烟雾弹300枚、手榴弹1000枚、榴弹500枚了!”
陈婉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走到提炼炉旁,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心中感慨万千。从寻找硫磺矿到土法提取成功,再到批量生产,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打破了日军的封锁。
李铮也来到了提炼车间,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对陈婉儿说道:“婉儿同志,你立了大功!土法提取硫磺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咱们车间的原料问题,更给其他根据地树立了榜样。现在总部已经把咱们的经验推广出去了,多个根据地都已经开始寻找硫磺矿,进行土法提取,日军的封锁已经彻底失效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攻关小组和工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陈婉儿谦虚地说,“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提炼工艺,提升硫磺的产量和纯度,为后续研发更先进的武器提供支持。”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提炼车间的屋顶上,也洒在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上。黑风口山谷的硫磺矿还在源源不断地开采,提炼车间的炉火还在熊熊燃烧,这些淡黄色的硫磺晶体,承载着军工车间所有人的心血和希望,也预示着日军的封锁阴谋彻底破产。
前线的战士们很快就用上了用土法提取硫磺制作的弹药。在一次反击日军扫荡的战斗中,八路军使用了新制作的手榴弹和榴弹,威力比之前大幅提升,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歼灭日军100余人。战斗结束后,前线的通讯员专门给车间寄来了感谢信:“感谢军工车间的同志们,你们制作的弹药威力十足,为我们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有了你们的后盾,我们一定能早日把日军赶出中国!”
陈婉儿拿着感谢信,读给车间的工人们听。大家都非常激动,纷纷表示要继续努力,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弹药,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更强大的支持。陈婉儿看着大家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力量。她知道,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只要他们坚持技术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为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http://www.hlys.cc/37091/4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