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决战鸠摩智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本因心道:“我等方外之人,难道还贪图什么奇珍异宝?再说,段氏为大理一国之主,一百五十余年的积蓄,还怕少了金银器玩?”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本因等无不大为诧异。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大轮明王垂首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为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名震天下,据说少林自创派以来,险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门绝技之外,从示有第二人曾练到二十门以上。这位慕容先生能知悉少林七十二门绝反的要旨,已然令人难信,至于连破解之道也尽皆通晓,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只听鸠摩智续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默然不语,心想:“这三卷书中所记,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那么本寺得此书后,武学上不但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且更有胜过。盖天龙寺通悉少林绝技,本寺的绝技少林却无法知晓。”
鸠摩智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宝红后立即固封,决不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
本因等最初见他那通金叶书信之时,觉得他强索天龙寺的镇寺之宝,太也强横无理,但这时听他娓娓道来,颇为入情入理,似乎此举于天龙寺利益甚大而绝无所损,反倒是他亲身送上一份厚礼。本相大师极愿与人方便,心下已有允意,只是论尊则有师叔,论位则有方丈,自己不便随口说话。
随后,鸠摩智一一展示了这三项指法。在场的人除了我和段誉,都不禁怦然心动,知道三卷奇书中所载,确是名闻天下的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是否要将‘六脉神剑’的图谱另录副本与之交换,确是大费踌躇。
前头本因向枯荣大师指教是否交换,枯荣大师身侧,段誉用腹语对我说:“妍儿,若我没看错,这大轮明王该是学会了你派的‘小无相功’模仿出来的功夫吧!再者,这慕容家怎么会有‘少林七十二绝技’?”
我也用腹语道:“誉哥哥,所料不错,那正是‘小无相功’!甚于那慕容家会有‘少林七十二绝技’这回事,其实誉哥哥你亦知晓啊!誉哥哥可还记得无量山洞中的‘琅環福地’以及我与你说过颖嫣在世人眼中的身份吗?”
段誉腹语道:“自然没忘,颖嫣是爹爹的女儿,只有我大理皇室和宗亲知道,世人尚不可知,她在世人眼中是姑苏慕容家的表亲,其母李青萝是你师父无崖子和师叔李秋水的女儿。无量山洞中的‘琅環福地’武功秘笈只缺少林寺的‘易筋经’、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以及我大理的‘一阳指’和‘六脉神剑’,李秋水被无崖子气走后,带着还是婴儿的李青萝和所有收集来的武功秘笈来到姑苏,……”
段誉说到这里,不在说下去,他应该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随后,我淡淡地道:“我去会会他!”说着已起身走出。原著中在此之后,分别由枯荣大师、本因、本参、本观、本相及我父皇段正明一人使出一剑,却被鸠摩智嘲笑说是“六脉剑阵”,且枯荣大师为了不让“六脉神剑”外传,更是在给段誉看完之后,将其烧毁。
而如今,我和段誉早在二年前已经习得“六脉神剑”,如今自然可以保全“六脉神剑”剑谱不被销毁。此时,枯荣大师、本因、本参、本观、本相及我父皇段正明(本尘)六人正准备一人使出一剑应对鸠摩智。
我及时阻止道:“大轮明王好计量,竟想用区区‘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中的三项指法,换取天龙寺的镇寺之宝,为免也太小看我天龙寺矣。再者,大轮明王所使出的这三指指法,形式上看似是这三指,却是以逍遥派的‘小无相功’辅助加以模仿使出,并非是以少林寺的功法使出,大轮明王妄图以此混淆,未免有失大师风范!”
鸠摩智被我当众说破使的是“小无相功”,有些恼羞成怒,但依然嘴硬道:“你胡说!何以证明?你又是何人?”鸠摩智见从众和尚中走出的我,却非尼姑打扮,而是一身常服,且衣服面料不菲,再加上天龙寺乃大理皇家寺院,在这种非常时期能出现在天龙寺的必是皇族或宗族之人,只是不知我是皇族之人还是宗族之人。
我闻言微微一笑,道:“本宫乃大理皇帝之义女——明珠公主——莫婼妍。”说着便以佛礼待之。
“呵呵,原来是公主殿下,小僧有礼。”鸠摩智以佛礼回了一礼,道,“公主殿下何以说小僧刚才使的是什么‘小无相功’,而非少林功法?”
我依然笑道:“本宫之所以能看出大轮明王是以逍遥派的‘小无相功’仿之,是因为本宫恰巧曾师承逍遥派,大轮明王方才所使的三项指法本宫亦会!”说着便分别展示了“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指指法,且指法比鸠摩智更为精湛。
鸠摩智看后惊叹不已,刚要辩解却听我说道:“不知,本宫的三项指法,大轮明王有何赐教!”见鸠摩智不语,我又道,“本宫还会几种指法,大轮明王应该也会吧!还望大轮明王多多赐教!”随后,我分别展示了澄静指,摩柯指诀,去烦恼指,大智无定指,一指禅和铁指禅劲,把鸠摩智所会的“少林七十二绝技”都使了一遍,且我说一个展示一个。展示完,我又多加了一句,“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本宫可都会,大轮明王可要本宫依依展示!”
少林寺的武功在无崖子收集天下武功的“琅環福地”中只缺易筋经,换句话说“琅環福地”中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而且是齐全的。另外在第二次上擂鼓山之时,无崖子在传授我逍遥派的武功之前,先让我学了“琅環福地”所有武学,我才知无崖子的记忆力也是一绝。再加上,我的通灵纳玉戒中也收藏着“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的武功秘籍。“易筋经”也有,只是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
此时的鸠摩智已经可以用惊悚来形容,他万万没有想到“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我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竟然说都会,要知道少林寺玄慈方丈练成的最多,也不过二十三项绝技。而且他能看出我并没有用“小无相功”模仿,用得却是少林内功。一时有些愣神,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我见他不语,又道:“再者,大轮明王既然要换取我天龙寺的镇寺之宝,不是该拿贵寺的镇寺之宝换之吗,怎么大轮明王却拿少林寺的‘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来交换,且只是其中的三项绝技。大轮明王如此作为,不免让本宫怀疑大轮明王的诚意!”
鸠摩智一听我的话,心下猛然一惊,刚才六僧已险些被他蒙混过去,现下听我言明,他不免有几分尴尬,更何况大轮寺没有镇寺的武功,只不过是些普通的佛经,他的“火焰刀”也是意外所学,根本没有秘笈。
此时,牟尼堂众僧也为鸠摩智的行为所不耻,刚才只想到那是少林绝技,却忽略了“等价交换”的意义。幸得我提醒,否则酿成大错,后果不堪设想。
鸠摩智见蒙混不过去,可依然不卑不亢地道:“殿下所言极是,是小僧失礼了。只是小僧寺中只有些拿不出手的佛经。”
我道:“如此,大轮明王要换取我天龙寺的镇寺之宝一说,又从何说起!再者,大轮明王亦知天龙寺是大理国皇家寺院,在座的高僧都曾是禅位下来的皇帝在此修行。因而这‘六脉神剑’与其说是天龙寺的镇寺之宝,说是我大理国的镇国之宝才更为妥当。既然是镇国之宝更不能与外人所取之,亦不得换取。若大轮明王执意如此,烦请大轮明王携贵国镇国之宝,并递交国书至大理皇宫皇帝陛下跟前,方才不失礼数。届时,敝国自当以国礼待之,相互切磋。若今日大轮明王未能递交国书与皇帝陛下跟前,那请恕敝寺亦不能交于大轮明王‘六脉神剑’剑谱切嗟。”
此时,鸠摩智已如梗在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自负聪颖,能将众僧糊弄,可却没想到碰到我这个硬茬。更是将原本只是两寺之间的交流,谈到了国事之上。如今他若是强行索取“六脉神剑”,必然影响两国邦交。虽然大理国实力不及辽国、宋朝及西夏,但是对吐蕃还是绰绰有余的。且他一心向武,无心整顿早已四分五裂、如同散沙的吐蕃。再者,他虽无心参政,但他能感觉得出来,大理国如今有我在,将来必定会立足于强国之列。可这些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内,他现在最关心得还是要如何取得“六脉神剑”剑谱。
他还未想出应对之法,又听我道:“自然,大轮明王亦不必为此担忧。我大理原亦是以武起家,只要不动摇敝国根基,许多事皆可以江湖规矩论之。大轮明王若真心想取得‘六脉神剑’剑诀,可以江湖规矩用自身武学与敝寺切磋,若大轮明王胜出,敝寺或可考虑拿‘六脉神剑’剑诀予大轮明王参详,但大轮明王想将‘六脉神剑’带离敝国,此事绝无可能,更别说拿至故友坟前火化;若大轮明王不敌,还请大轮明王离开,莫要再打扰敝寺众僧清修。此外,若大轮明王执意要取走剑诀,便莫要怪敝国不顾江湖规矩,与吐蕃兵戎相见。我大理国实力虽不及辽国、宋朝及西夏,但对上吐蕃,其中孰强孰弱,想必大轮明王亦心下了然。不知,大轮明王意下如何?”
说到这里,鸠摩智所有的心思已全部被我说中,他怔怔地看了我一会儿,他没想自己的心思竟被一个小姑娘道明,弄得他骑虎难下,只能答应我的提议。如此,他亦可试试我们的武功底子,是否能抢走“六脉神剑”剑谱。想罢,他道:“好,贫僧应允。不知,贵寺中何人应战?”
另外,混在众僧中的段正明(本尘)听到我的言行,自是暗自欣喜,更是连连点头,有我辅佐在则,对将来把皇位交给段誉也更加放心。我见鸠摩智同意刚要应战,却听段誉已走到我身边,随手搂上我的腰道:“在下来应大轮明王之战。”
我见他要应战,深知无法阻止,对鸠摩智道:“大轮明王,此处乃我天龙寺重地矣尼堂,刀剑无眼,恐亵渎了佛祖,不知可否请移步练功场切磋?”鸠摩智对此表示无异议,随着本因方丈前往练功场。枯荣大师则始终背对着我们,从另一边的通道去练功场。其他几位高僧则去练功场放上若干蒲团、几壶清茶,简单布置了下练功场。
段誉临走前被我拉住道:“誉哥哥,你可知如何应对鸠摩智?”
段誉摇头道:“想必妍儿定是知晓。”
“这鸠摩智最擅长的是‘火焰刀’,一会儿他定会用此武功,誉哥哥只需用‘排云掌’应战即可。‘排云掌’需水才能发挥作用,练功场四角皆有一大水缸,有利‘排云掌’发挥,且水是克火的最佳利器。”
段誉听后点点头,应了声好,搂着我来到练功场。我们各自入坐,段誉和鸠摩智则站在练功场中央的擂台准备对战。鸠摩智之前早见到枯荣大师身前藏有一人,一直猜想不透是何等样人,更不知坐在枯荣大师身前有何用意,这时见他长身走出,欲与己对阵,虽不知姓名但也与在场众人有关系,问道:“尊驾又是谁?”
江湖规矩,双方对阵前需报上姓名,以示尊敬,段誉道:“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
鸠摩智听闻没立刻出招,而是与门下弟子说了几句,从自己所带箱子中取过一束藏香。
除我以外的众人都觉奇怪,心想这线香一触即断,亦能用作兵刃?只见他左手拈了一枝藏香,右手取过地下的一些木屑,轻轻捏紧,将藏香插在木屑之中。如此一连插了六枝藏香,并成一列,每枝藏香间相距约一尺。鸠摩智盘膝坐在香后,隔着五尺左右,突击双掌搓板了几搓,向外挥出,六根香头一亮,同时点燃了。
同样除我以外的众人又是大吃一惊,只觉这催力之强,实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但各人随即闻到微微的硝磺之气,猜到这六枝藏香头上都有火药,方知鸠摩智并非以内力点香,乃是以内力磨擦火药,使之烧着香头。这事虽亦甚难能,但保定帝等自忖勉力也可办到。只是不知段誉是否能应对,段誉虽武功不弱,但对战经验不足。
只见藏香所生烟气作碧绿之色,六条笔直的绿线袅袅升起。鸠摩智双掌如抱圆球,内力运出,六道碧烟慢慢向外弯曲,指着段誉蓄势待发。他这手掌力叫做‘火焰刀’,虽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却能杀人于无瑚,实是厉害不过。此番他只志在得经,不欲伤人,是以点了六枝线香,以展示掌柜力的去向形迹,一来显得有恃无恐,二来意示慈悲为怀,只是较量武学修为,不求杀伤人命。
鸠摩智催动六条碧烟来到段誉身前三尺之处,便即停住不动。段誉则不慌不忙地抬手,从一处的大水缸里吸取一柱清水于掌中,在我的暗示下使出“排云掌”第一式[流水行云],一掌将六条碧烟全灭了。
鸠摩智不可置信,段誉竟然一招就解决了他的第一波进攻,而他却看不出段誉用的是何种武功。鸠摩智道:“段公子,这是在欺侮小僧吗?你所使的怕不是‘六脉神剑’吧!”
http://www.hlys.cc/37698/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