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商业贸易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太原城,大南门外的“晋中第一商埠”。

  这里原本是一片在攻城战中被炮火犁平的废墟,如今,却奇迹般地变成了一座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最繁忙的贸易集散地。 无数辆满载着煤炭、食盐、粮食、棉布的卡车和马车,排成了望不到头的长龙,在刚刚铺设好的碎石路上缓缓蠕动。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味、骡马的汗骚味,以及那股最令人心动的、金钱流通的味道。

  “让开!让开!都他娘的把路给老子让开!” 王虎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队全副武装的纠察兵,在拥堵的车队中艰难地开道。 “这是一团急需的被服原料!谁敢挡路,老子把他车给掀了!”

  “王副师长!您就别吼了!”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瓜皮帽的胖商人,擦着满头的大汗跑过来,手里还挥舞着一张崭新的“晋中币”汇票,“我也急啊!我这车上拉的是咱们兵工厂赵部长点名要的润滑油!晚到一个时辰,那机器就得停转!您行行好,让我先过吧!”

  “润滑油?!”王虎一听这三个字,牛眼一瞪,立刻勒住了马缰,“赵铁锤要的?那你不早说!来人!给这胖子开条道!把他的车挂在咱们军车的后面,直接拖进去!”

  这一幕,每天都在上演。 随着根据地生产能力的爆发式增长,太原,这座拥有强大工业基础和丰富资源的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物资和商人。

  然而,在师部作战室里,林啸天的眉头却依然紧锁。 他看着墙上那张巨大的物资流通图,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几个关键节点上重重地敲击着。

  “不够!还是不够!” 他的声音,并没有因为窗外的繁荣而有一丝轻松。 “赵志国!你告诉我,现在我们最缺的是什么?!”

  赵志国推了推眼镜,翻开那本已经被翻烂了的物资清单,语气沉重: “报告师长!我们现在是‘富得流油’,也是‘穷得叮当响’!” “我们有几百万吨的煤,有吃不完的粮,有几辈子都用不完的盐!这是我们的富!” “但是!我们缺橡胶!缺铜!缺钨砂!缺无线电电子管!缺高级汽油!最缺的,是制造高能炸药的硝酸甘油和特种钢材!这是我们的穷!” “这些东西,咱们太行山里没有!地里长不出来!兵工厂也变不出来!只能——从外面搞!”

  “外面?”陈庚冷哼一声,“外面是鬼子的封锁线!是阎老西的关卡!他们能眼睁睁看着我们把这些战略物资运进来?”

  “他们当然不愿意。”林啸天猛地转身,他的眼神,变得如同猎人盯着猎物般锐利,“但是,资本,是没有国界的。利益,是可以撬动一切的。”

  “鬼子虽然封锁了我们要的东西,但他们也缺我们要命的东西!” “他们的火车要不要烧煤?他们的士兵要不要吃盐?他们的工厂要不要棉花?” “只要他们有需求,只要他们贪婪,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我命令!”林啸天大手一挥,“立刻成立——‘晋中对外贸易总局’!” “由后勤部部长赵志国兼任局长!孙德胜任副局长!” “我要你们,不仅要做根据地的大管家,更要去做全中国最大的‘军火商’和‘投机商’!”

  “孙德胜!” “到!”孙德胜一脸兴奋地站了出来。 “你那些三教九流的朋友,现在该派上用场了!”林啸天的声音充满了诱惑力和杀气,“我要你,带着我们的煤炭指标,带着我们的‘晋中币’,去天津!去北平!甚至去上海!” “去找那些也要活命、也要赚钱的日本商社!去找那些只要给钱连亲爹都能卖的汉奸买办!” “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能把我要的橡胶、钢管、电子管运到太原城下!我就给他们煤!给他们盐!甚至……给他们黄金!”

  “什么?!跟鬼子做生意?!”王虎瞪大了眼睛,“师长,这……这要是让延安知道了,还不得处分咱们?”

  “处分我来背!”林啸天斩钉截铁,“只要能换来造炮的钢,换来救命的药,别说跟鬼子做生意,就是跟阎王爷做生意,我也认了!” “但这笔生意,必须由我们来主导!定价权,在我们手里!” “我要用我们过剩的资源,去吸干鬼子的血!去换来我们强军的骨头!”

  “是!”

  ……

  一场看不见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的“商业战争”,在华北大地悄然拉开帷幕。

  半个月后,晋绥交界处,一个名叫“三不管”的偏僻集镇。 这里,白天是荒凉的废墟,到了晚上,却变成了整个华北最大的黑市。

  孙德胜穿着一身阔气的绸缎长衫,手指上戴着两个大金镏子,身后跟着十几个腰里鼓鼓囊囊的“保镖”(特战队员),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一家挂着“日中亲善贸易行”招牌的院子。

  院子里,几个穿着便服、留着仁丹胡的日本人,正一脸焦急地等待着。 看到孙德胜进来,领头的一个日本人立刻堆起了笑脸,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孙桑!你滴,终于来了!我们的火车,因为没有煤炭,已经停在铁路上三天了!太原那边如果再不发货,我们的司令官就要杀人了!”

  “急什么?”孙德胜慢条斯理地坐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连眼皮都没抬,“我要的货呢?”

  “在!都在!”日本人连忙挥手,让人抬上来几个沉重的木箱。 撬开箱盖,里面露出了黑黝黝的、散发着工业机油味的——无缝钢管! 还有一桶桶密封严实的——航空汽油!

  “孙桑,这可是管制品!要是被宪兵队发现,是要掉脑袋的!”日本人压低声音说道,“按照约定,一吨钢管,换五十吨焦煤!这已经是天价了!”

  “五十吨?”孙德胜冷笑一声,把茶碗重重地往桌上一磕,“那是昨天的价!今天的价,是一百吨换一吨!”

  “纳尼?!”日本人跳了起来,“你……你这是抢劫!”

  “抢劫?”孙德胜站起身,理了理衣领,“你可以不换。但我听说,八路军最近又炸了你们两条铁路。你们要是再没煤烧,别说火车,连这冬天的暖气都供不上了吧?到时候冻死了太君,我看你这脑袋还要不要!” “我数三声。不换,我立马走人!阎锡山那边的代表,还在隔壁等着我呢!”

  “一!” “二!”

  “换!我换!”日本人咬牙切齿,满脸的肉都在哆嗦,“孙桑!你……你真是个魔鬼!”

  “谢谢夸奖。”孙德胜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盖着“晋中银行”大印的提货单,“拿着这个,去阳泉东站提货。记住,只有这一批!下一批,还得看我的心情!”

  ……

  与此同时,在通往陕甘宁边区的秘密交通线上。 一支由数百匹骡马组成的庞大商队,正满载着来自延安急需的布匹、药品和食盐,在独立第一师一个精锐营的护送下,昼夜兼程。

  “站住!干什么的!” 在一处关卡前,一队晋绥军士兵拦住了去路。 带队的连长还没来得及说话,赵志国已经从吉普车上跳了下来。 他没有拿枪,而是直接从车里拎出了一箱沉甸甸的东西——那是太原兵工厂刚刚复产的、阎锡山部队最紧缺的75毫米山炮炮弹!

  “兄弟,借个道。”赵志国拍了拍那箱炮弹,“这是给你们长官的‘过路费’。另外,后面那车煤,也是送给弟兄们取暖的。”

  那个晋绥军连长看着那箱崭新的、油光锃亮的炮弹,眼睛都直了。他们手里的炮,因为没炮弹,早就成了摆设。 “这……这真是太原造的?”他不敢相信地摸了摸。 “如假包换!”赵志国傲然道,“只要你们行个方便,以后这种好东西,少不了你们的!”

  “放行!快放行!”连长立刻挥手,“八路军兄弟!以后常来啊!”

  ……

  贸易,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冲垮了敌人设置的所有堤坝。 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通过各种明面、暗面的渠道,汇聚到了太原。

  兵工厂的车间里。 赵铁锤抚摸着那批刚刚运到的特种钢材,激动得老泪纵横。 “有了这钢……有了这钢!咱们的105榴弹炮,炮管寿命能翻三倍!咱们还能造穿甲弹!能造火箭炮!” “开工!给老子全速开工!”

  后勤部的仓库里。 成桶的汽油、成箱的橡胶、成堆的电子管,堆积如山。 汽车营的卡车全部加满了油,随时准备出发。 通讯连的电台全部换上了新的电子管,信号清晰得像在耳边说话。

  一个月后。 太原商业街,新建成的“晋中贸易大厦”顶层。 林啸天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繁忙的城市。 他的身后,是一张刚刚更新的物资储备表。 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份足以碾碎敌人的力量。

  “师长,”赵志国拿着一份报表,声音里充满了无法掩饰的自豪,“这个月,我们的贸易顺差,折合成黄金,足足有五万两!” “我们用过剩的煤和盐,换回了足够全师打三个月大仗的特种物资!” “而且……”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丝坏笑,“据内线情报,因为我们大量倾销‘晋中币’和抢购战略物资,日占区的物价已经飞涨了三倍!鬼子的经济,快被我们搞崩了!”

  “这就是战争。”林啸天转过身,目光深邃,“不见血,却比刀子还狠。”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那条已经变得无比粗壮的、连接着根据地内外的贸易血管。 “我们的血,已经补足了。” “我们的肌肉,已经练硬了。” “我们的拳头,也已经握紧了。”

  “传我命令!” 林啸天的声音,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回荡,充满了即将爆发的力量。 “利用这些物资,全军——换装!” “我要让我们的战士,穿上最暖的棉衣,吃上最好的罐头,用上最猛的炸药!” “我要让下一次的进攻,变成一场——” “——让敌人绝望的,钢铁风暴!”

  “是!”

  ……

  太原兵工厂的试射场上。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一门刚刚下线的、使用了新型特种钢材和高能炸药的105毫米榴弹炮,发出了它的第一声怒吼! 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地命中了十公里外的目标! 巨大的爆炸火球,腾空而起!

  “好!!!” 围观的将士们,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 这不仅仅是一声炮响。 这是晋中军区,用贸易、用智慧、用汗水,砸出来的—— ——大国重器的声音!
  http://www.hlys.cc/37989/2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