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蚀灵玄途 >第939章 流沙河畔的“石语者”与千年盟约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39章 流沙河畔的“石语者”与千年盟约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离开枯木岭,往东行约五日,视野突然开阔起来——一条浑浊的大河横亘在眼前,河水裹挟着泥沙,在阳光下泛着金黄,岸边的沙滩上,散落着无数奇形怪状的石头,被水流冲刷得光滑圆润。

  “这是流沙河吧?”沈公子望着河面,河水湍急,不时有漩涡出现,“我听说这河夏天会改道,河床里藏着不少宝贝,就是沙子会流动,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曾言爻正让墨团嗅着岸边的石头,闻言点头:“我爹的医书里提过,流沙河的河床上有种‘水纹石’,石头上的纹路会随水温变化,磨成粉能治风湿。只是河床流沙不定,很难采到。”

  墨团突然对着河对岸的一块巨石狂吠,那巨石约莫三丈高,形状像一头卧牛,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刻痕,在阳光下若隐若现。林辰举起望远镜(那是他从母亲的记忆储存器里“看到”原理后,让铁匠铺打造的简易工具),发现刻痕竟像是某种文字。

  “那石头上有字,”林辰放下望远镜,“像是某种古老的铭文。”

  他们沿着河岸寻找渡口,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才看到一个简陋的码头,码头边停着一艘独木舟,舟上坐着个穿粗布麻衣的青年,正用小刀在一块石头上刻画着什么。

  “小哥,能渡我们过河吗?”沈公子喊道。

  青年抬起头,他的皮肤黝黑,手掌粗糙,指缝里嵌着泥沙,眼神却异常明亮。“过河?”他打量着林辰等人,目光在墨团身上停留片刻,“这河最近不太平,夜里总听到石头在哭,你们要去对岸做什么?”

  “我们想看看对岸的巨石,”林辰道,“上面好像有铭文。”

  青年闻言,眼睛亮了起来:“你们看得懂铭文?”他放下小刀,跳上岸,“我叫石生,是这流沙河的‘石语者’,世代守护河上的石头。那卧牛石上的铭文,我爷爷说藏着流沙河改道的秘密,只是没人看得懂。”

  “石语者?”曾言爻好奇地问,“是能听懂石头说话的人?”

  石生笑了笑,指着自己刻的石头:“不是听懂,是能看懂石头的纹路。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水流冲刷的痕迹、风吹日晒的裂纹,都是它们在‘说话’。就像这水纹石,纹路越密,说明水温越高,风湿病人用了效果越好。”

  他邀请他们上船,独木舟很小,墨团只能趴在船头,尾巴小心地贴着船板,生怕弄翻船。石生划桨的技术极好,舟行平稳,穿过湍急的水流,很快就到了对岸。

  卧牛石比远看更壮观,近看才发现,石上的铭文并非刻在表面,而是嵌在石头内部,像是天然形成的,用手触摸,能感受到微弱的震动。

  “我爷爷说,这石头是‘镇河牛’,”石生抚摸着铭文,“千年前,流沙河经常泛滥,淹没两岸村庄,有位治水的大夫,用毕生心血找到镇河的法子,把秘诀刻在了这石头上,还和河神定下盟约,只要铭文还在,河水就不会毁了村庄。”

  林辰仔细观察铭文,发现文字与他在藏兵洞见过的军报残片有些相似,都是前朝的古文字。他试着辨认了几个字:“……水脉……流沙……转……三百年……”

  “好像是说,流沙河的水脉每三百年会转一次向,”林辰道,“转的时候会有大洪水,需要用某种方法引导水流,不然会淹没村庄。”

  石生眼睛一亮:“对对!我爷爷也说过,他小时候听老人们讲,三百年前确实发过一次大水,把下游的柳溪村冲毁了一半,后来不知怎么,水就突然退了。”

  他们围着卧牛石研究了半天,林辰认出铭文里反复出现“石阵”“引洪”“东南”等字样,推测当年治水的大夫是用石头摆成阵,引导洪水往东南方向的低洼地流,避开村庄。

  “那石阵在哪里?”曾言爻问道。

  石生指着河床:“应该在水下,流沙河改道后,石阵就被埋了。我爷爷说,石阵的钥匙是‘三生石’,三块石头拼在一起,能指引方向,只是我找了十几年,只找到两块。”

  他从怀里掏出两块石头,一块呈青灰色,上面刻着“生”字;一块呈赤红色,刻着“老”字。“还差一块刻着‘病’字的,凑齐了才能用。”

  林辰想起母亲的记忆储存器里提到过“水文勘察”,提议道:“我们可以试试用竹竿探测河床,石阵的石头比流沙重,竹竿插下去会有不同的触感。”

  石生觉得可行,立刻找来十几根长竹竿,四人一兽分工合作:林辰和石生负责探测,沈公子记录竹竿插入的深度,曾言爻和墨团在岸边观察水流变化——墨团的鼻子灵敏,能闻到石头被水浸泡后的气息。

  忙活了大半天,他们果然在河床的东南方向找到一片坚硬的区域,竹竿插下去几乎纹丝不动。“是这里!”石生兴奋地喊道,“下面肯定有石阵!”

  就在这时,天色突然暗了下来,狂风骤起,河水变得浑浊,浪头越来越高,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砰砰”的声响,像是无数石头在哭喊。

  “不好,要变天了!”石生脸色一变,“这是洪水要来的征兆!我爷爷说,石头哭的时候,就是水脉要转向了!”

  林辰望着卧牛石上的铭文,突然明白了:“铭文说‘石阵引洪,需三生聚气’,我们必须找到第三块‘病’字石,才能启动石阵!”

  墨团突然对着岸边一块被水冲刷的石头狂吠,那石头半埋在沙里,露出的部分隐约有个“病”字。曾言爻赶紧跑过去,用手刨开沙子,果然是第三块三生石!

  “找到了!”曾言爻举起石头,石头呈暗黑色,与另外两块拼在一起,正好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圆心处露出一个小孔,像是某种机关。

  石生接过三块石头,跑到卧牛石前,将石头对准石上的凹槽,只听“咔嚓”一声,三生石嵌入凹槽,卧牛石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河床开始震动,东南方向的水面泛起气泡,一块块石头从流沙中升起,组成一个巨大的阵形,像一把张开的扇子,将水流引向东南的低洼地。

  河水渐渐平静下来,狂风也停了,阳光重新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石生看着浮出水面的石阵,激动得热泪盈眶:“成了!石阵启动了!下游的村庄安全了!”

  他们回到岸上,石生非要留他们去村里做客。流沙河畔的村庄叫“石窝村”,村民们世代以采石、摆渡为生,听说他们启动了石阵,避免了洪水,都涌出来迎接,把他们当成英雄。

  石生的爷爷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一根石拐杖,颤巍巍地握着林辰的手:“好孩子,谢谢你们。这石阵的秘密,我们守了千年,终于在今天用上了。”他给他们讲了千年前的故事——

  当年治水的大夫其实是位游方郎中,不仅懂医术,还懂水利,他发现流沙河的水脉每三百年会因地下暗河改道而泛滥,便设计了石阵引导洪水,又将方法刻在卧牛石上,让石生的先祖世代守护,等待能看懂铭文的人出现。

  “那大夫还留下了一本医书,”老者从屋里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里面不仅有治水的法子,还有用流沙河石头治病的方子,说水纹石配艾草能治风湿,三生石磨粉能安神,你们要是用得上,就拿去吧。”

  林辰接过医书,书页已经脆化,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可见,其中记载的“水纹石疗法治风湿”,与曾言爻医书上的记载不谋而合,只是更详细地说明了不同水温下石头的用法。

  “我们不能白要,”曾言爻从藤筐里取出一些治疗风湿的草药,“这些药能暂时缓解疼痛,配合水纹石使用效果更好,留给村里的老人吧。”

  沈公子也拿出随身携带的伤药:“这是我家秘制的金疮药,采石时不小心受伤了,用这个很快就好。”

  墨团则被村里的孩子围着,孩子们给它喂野果,它吃得津津有味,尾巴摇个不停,完全没了刚才在船上的紧张。

  夜里,村民们在村头的空地上燃起篝火,烤着刚从河里捕的鱼,石生弹着自制的石琴,琴声清脆,像是石头在歌唱。老者给林辰他们讲着石语者的传承:“每块石头都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会护着你。就像这流沙河的石头,看着冰冷,却能治病、挡洪水,只要我们好好待它,它就永远不会亏待我们。”

  林辰望着篝火旁欢笑的村民,心里感慨万千。从回音谷的守石人,到石窝村的石语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自然相处,守护着祖辈留下的智慧。这些智慧或许不像母亲那个时代的“高科技”那样惊天动地,却融入了日常的点滴,代代相传,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安宁。

  第二天离开时,石生送给他们每人一块水纹石,石头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流动,像是有生命一般。“这石头能提醒你们水温变化,”他笑着说,“以后遇到风湿病人,就知道该用哪块了。”

  他们乘船返回对岸,墨团趴在船头,嘴里叼着石生给的石制小球,玩得不亦乐乎。林辰望着渐渐远去的卧牛石,它依旧静静地卧在河畔,像是在守护着千年的盟约,也像是在见证着新的故事。

  流沙河的水在船后留下长长的波纹,像是时光的轨迹。林辰知道,这段旅程又多了一份珍贵的记忆——关于石头的语言,关于守护的传承,关于人与自然最朴素的约定。

  前路还在继续,下一站或许是山川,或许是平原,但无论在哪里,他们都会记得,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等待着被倾听,被尊重,被温柔以待。

  墨团突然对着河面叫了一声,声音清亮,像是在回应着什么。林辰低头看去,水面倒映着他们的身影,与远处的卧牛石、流动的河水、岸边的草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画的名字,叫“在路上”。
  http://www.hlys.cc/40288/9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