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酒楼风波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狗娃被这劈头盖脸的一顿呛,顿时愣在了原地,一张黑脸涨得都有些发红。他本是无心之语,就是吃着觉得好,又想跟三叔分享点从陈香哥送他那本“宝贝食书”上看来的心得,没想到对方反应这么大,他下意识地梗着脖子反驳道:
“我……我怎么不懂?书……书里就是这么白纸黑字写的!用枣木、梨木这些果木烤出来的鸭子,就是带着股子特别的清香,能去腻增香!味道就是不一样!”
他识字不算特别多,虽然有美食在前面吊着,但是进展依然一般,自然是记不起书中的那些详细的出处,只是翻来覆去就是“书里写的”,却说不出子丑寅卯来。
“书里写的?”那中年人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嗤笑一声,带着几分嘲弄。
“哪本瞎编乱造的歪书胡写八写?做菜的事儿,是书上几个字就能说清的?那是灶王爷赏饭吃,得靠老师傅一代代传下来的真功夫!
再说了,望月楼这‘京城第一酒楼’的招牌挂了近十年,靠的可是实打实的手艺,还有这独一份的挂炉手艺和秘方!你们这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来的……”
王明远在那中年人开口斥责狗娃时,眉头就微微蹙起。
对方话里话外那股子“京城老饕”的优越感几乎要溢出来,尤其是最后那句没说完的讥讽,配上那毫不掩饰的打量眼神,活脱脱就差一句没喊出口的:
“哪儿来的臭外地的,也配在这口出狂言?”
这等地域上的轻蔑,他前世可没少见。
不过在听到对方提及望月楼是“京城第一酒楼”,他心头猛地一动。
一段几乎被遗忘的记忆碎片闪过脑海,那是多年前秦陕地动后,一同被困在山坳里的锦衣胖公子……临别时,那胖公子似乎……塞给他一块质地温润的玉佩,还说要是以后来京城,可以凭这个去望月楼找他?
年头实在太久,那胖公子的面容早已模糊,只记得是个圆脸爱笑的,和眼前这酒楼的关联,也仅仅是记忆中一句模糊的“我家酒楼味道很好”之类的只言片语。
难道……真有这么巧?王明远心里打了个问号,但眼下不是深究这个的时候。
他立刻起身,不着痕迹地向前半步,将着急又说不过对方、脸憋得通红的狗娃挡在身后,对着那满脸蔑视的中年汉子和闻声快步赶来的酒楼管事拱了拱手,脸上带着温和且歉意笑容:
“这位大叔,管事,实在对不住。舍侄年轻,心直口快,于饮食一道又有些痴迷,方才所言绝无质疑望月楼招牌之意,只是依照所见杂书,就食材本身探讨一二,若有惊扰之处,我代他赔个不是。”
他先礼后兵,态度谦和,那中年人和管事的脸色稍霁。
但王明远话锋随即一转,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中年人,继续说道:
“不过,舍侄所言果木增香之理,倒也并非妄言虚测,古籍中确有记载。
譬如前朝文人所撰《馔史》残卷中,便提及‘炙肉以果木,取其清芬,可解肥腻’;
《山家清供》亦载‘用枣木或梨木熏鸭,味尤胜,盖取其甘香’,同理可证果木之效;
即便官修《饮膳正要》中,于‘聚珍异馔’篇内,论及炙品时,亦强调‘柴薪之选,关乎本味’。
故此言虽出自杂书,却也有据可考,并非信口开河。
当然,望月楼技艺精湛,自有传承,或许另有玄妙,非我等外人所能尽知。
在下姑妄言之,先生与管事姑妄听之即可。”
他这番话,引经据典,语气平和,既维护了狗娃,点出其言有据,又给望月楼留足了面子,点明“自有传承,另有玄妙”。
虽然这些典也基本都出自之前陈香赠与的那本食书,他在教授狗娃多认字的时候也曾翻阅过,这才能清晰道来。
那中年人显然没料到这个看着像普通读书人的青年,竟能随口引出这几本或冷僻或官方的典籍,一时语塞,张了张嘴,竟不知如何反驳。
他一个常来满足口腹之欲之人,哪里懂得这些?
那管事却是个人精,见王明远气度从容,言语得体且句句扎实,心知这绝非普通士子,连忙堆起笑脸打圆场:
“哎呦,二位客官,钱老爷,都消消气,消消气!多谢这位相公指点!您说的在理,这饮食之道,本就博大精深,互相切磋才能有进益嘛!”
他先对那中年常客拱手,“钱老爷您是我们望月楼的老主顾,性子直爽,最是爱护咱们楼里的声誉,您放心,咱这手艺啊,绝对对得起招牌!”
然后又转向王明远,笑容可掬,“这位相公真是博闻强识,令人佩服!您说的这果木的门道,小的记下了,回头一定禀明后厨的大师傅,若能试试新法子,做出更美味的鸭子,也是我们望月楼的造化!
今日惊扰二位用饭,实在过意不去,这顿饭,小店送二位几道清爽的凉菜,聊表歉意,您看可好?”
一场小小的风波,在这管事八面玲珑的周旋下,算是平息了。
那姓钱的中年人哼了一声,也没再多说,自顾吃饭。
周围看热闹的客人也收回了目光。
王明远坐下后,轻轻拍了拍犹自气鼓鼓的狗娃的胳膊,低声道:“好了,狗娃,出门在外,多看少说。书上的道理未必处处适用,尤其在这京城之地,藏龙卧虎,人多口杂。我们初来乍到,莫要无故惹人注目,平添麻烦。”
狗娃虽然觉得憋屈,但见三叔神色严肃,也知道自己差点惹祸,只好闷闷地“嗯”了一声,低头用力咬了一口卷好的鸭肉,化郁闷为食欲。
王明远看着狗娃的样子,无奈地摇摇头,拿起筷子,也慢慢吃起来。
不过待那管事送小菜过来时,王明远斟酌了一下语句,谦和地问道:
“打扰管事。在下有一事想请教。大概是六七年前,在下曾与一位故人有一面之缘,彼时他……嗯,年纪约莫十一二岁,体态略显丰盈,性情爽朗。
他曾言及家中在京城经营酒楼,似乎……与‘天香’二字有些关联?临别时赠我一件信物,说若来京城,可来寻他。
不知贵店东家之中,是否曾有这样一位人物?”
http://www.hlys.cc/40296/4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