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拜访师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王明远并未直接说出玉佩样式,也模糊了具体信息,只提了“天香”和对方年幼时的体貌特征,以免唐突。

  毕竟时过境迁,若对方不记得或不愿相认,彼此也不尴尬。

  那管事闻言,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仔细打量了王明远几眼,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些什么。

  片刻后,他略带歉意地摇了摇头:“相公,实在对不住。您说的这事,小的不太清楚。小的来望月楼当值也才三四年光景,对东家们的旧事知之甚少。况且,我们东家……情况有些复杂,并非一人。

  您看这样可好,您若方便,可留个落脚的地儿,容小的得空时向楼里的老人打听打听?或者,您下次来时,直接找小的,小的再给您回话?”

  王明远听完,心中虽有淡淡失望,但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京城水深,一家如此规模的酒楼,背景定然盘根错节,一个管事不知数年前的旧事,实属正常。

  他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未抱太大期望。

  “无妨,是在下唐突了。多谢管事。”王明远拱手谢过。

  管事笑着应了,又客气了两句,便去忙别的了。

  然而他却不知,方才楼下的这番争执与对话,虽声音不大,却一字不落地被楼上雅间一位凭栏而立、看似欣赏街景的随从听在了耳中。

  那随从转身进了雅间,低声向那位胖乎乎的“殿下”禀报了几句。

  “殿下”正夹着一片油光锃亮的鸭皮,蘸了白糖往嘴里送,闻言动作一顿,圆润的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低声咕哝了一句:

  “的确是秦陕来的?也姓王?

  还懂《馔史》、《山家清供》、《饮膳正要》?

  有点意思……果木烤鸭?这说法倒是新鲜,再去多查查其他的信息。”

  他挥了挥手,随从会意,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楼下,王明远和狗娃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吃完这顿颇费周折的饭,结账时管事还坚持免了零头,让王明远感叹不愧为京城第一酒楼,这管事的确很会做人。

  从望月楼出来,已是午后。

  王明远和狗娃没再多耽搁,又按着狗娃打听的消息,去了几家有名的铺子,将预备拜会师长故旧所需的礼品一一置办齐全,林林总总又添了几个礼盒,直把雇来的小车塞得满满当当。

  回到悦来客栈,狗娃一边收拾明日要带的东西,嘴里还不住回味着望月楼那烤鸭的滋味,咂咂着嘴道:

  “三叔,京城这吃食是真不赖!等安顿下来,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那烤鸭的做法,要是能学个七八分,回去做给爷奶和虎妞小姑,还有陈香哥他们尝尝,保准让他们把舌头都吞下去!”

  王明远笑着点点头,他取出师父崔巡抚前些日子的来信,又仔细看了一遍信中提到的宅邸方位。

  师父在信中说已回京述职,参加朝觐大计,让他们抵京后务必直接到家中住下。

  字里行间透着关切,但也让王明远更觉需谨慎守礼,不能因师父爱护便失了分寸。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两人便起身了。

  洗漱完毕,王明远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青缎襕衫,显得格外清俊挺拔。

  狗娃也换了身体面的深蓝色棉布直裰,虽然穿在他那高大壮实的身板上显得有些紧绷,但也精神利落。

  客栈门口早已雇好了一辆青篷马车。

  将大包小包的礼物搬上车,马车便驶离客栈,向内城城东的方向行去。

  越往内城走,街道越发宽敞整洁,行人也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装饰华贵的马车和轿子。

  道旁的宅院也一改外城的喧闹拥挤,多是高墙深宅,朱门紧闭,门楣上悬挂的匾额昭示着主人的身份,透着一股不言自威的肃静气氛。

  只有偶尔开启的门缝间,能窥见内里精巧的亭台楼阁一角。

  赶车的车夫是个健谈的京城本地人,见王明远气度不凡,狗娃又一脸好奇地东张西望,便主动搭话,带着几分炫耀指点起来:

  “客官您瞧,左边那家,是户部陈侍郎的府邸……再往前,那个门口有俩大石狮子的,是都察院李副都御使家……嘿,这一片住的,可都是咱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

  狗娃听得咂舌,压低声音对王明远说:“三叔,这京城的大官可真多啊,走几步就能遇上一个。”

  王明远微微点头,心中亦是感慨。天子脚下,皇城根儿,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

  师父崔巡抚虽是一省封疆大吏,但在这京城,恐怕也算不得顶尖。

  能在此处拥有一席之地,除了师父本身就出身崔氏这等大族,自身能力也卓越,师母娘家那位曾官至吏部左侍郎的岳父大人,想必也出了不少力。

  想起师父偶尔酒后提及因为英俊外表当年被师母“看上”,师母央求其父亲找崔家长辈谈及婚事的往事,王明远嘴角不由泛起一丝笑意。

  师父那如今圆润富态的模样,实在很难和“英俊”联系起来,想必是婚后生活太过舒心所致。

  约莫一刻钟后,马车在一处宅院前停下。

  这宅子相比左邻右舍,规模不算宏大,但粉墙黛瓦,门楼整洁,透着一种沉稳内敛的气度。

  黑漆大门上方悬着一块匾额,上书两个朴拙有力的楷字:“崔府”。

  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两个穿着干净棉褂的小厮垂手侍立,眼神清亮,透着规矩。

  王明远上前通报了姓名来历,言明是秦陕来的弟子王明远,特来拜见恩师。

  守门的小厮显然早已得了吩咐,一听“王明远”三字,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热情的笑容,一边赶紧打发另一个小跑进去通传,一边躬身将王明远和狗娃往府里请:“原来是王相公到了!老爷和夫人早就念叨多时了,快请进!快请进!”

  刚绕过影壁,还没走到二进门,就听见一阵爽朗熟悉的笑声从里面传来,中气十足,带着由衷的喜悦:“哈哈哈!是仲默到了吗?可算是到了!”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穿着深褐色家常锦缎长袍、身形愈发圆润的身影,已从抄手游廊下快步迎了出来,不是师父崔巡抚又是谁?

  两年不见,师父的脸盘似乎更显丰腴,红光满面,想来近日京中述职一切顺利,心情颇佳。

  他身边跟着一位身着绛紫色缠枝莲纹袄裙、头戴珠花的妇人,看年纪不过三十许,容貌秀雅,皮肤白皙,眉眼间带着温柔的笑意,通身气度娴静雍容,想必就是师母了。
  http://www.hlys.cc/40296/4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