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风的方向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顾靖泽白今夏
都市无敌战神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下堂王妃要休夫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吞天仙根
恐怖仙缘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静夜思网络总部的玻璃幕墙映出天边鱼肚白。丁元英站在十六楼观测室窗前,手中那支烟早已燃尽,只剩下一截焦黑的滤嘴夹在指间。
终端屏幕上的数据流仍未停歇。全球节点数已突破八百,文化传承类申请占比跃升至63%,而“自然触发型”共鸣事件连续七日呈指数级增长。
系统不再需要人工引导,它像一棵深根扎入大地的古树,正以自己的节奏抽枝发芽。
但就在这片生机之中,一条来自上海金融监管局的加密通报悄然弹出:
异常资本流动预警:近三周内,“萤火协议”关联账户群出现跨平台、高频次资金归集行为,总额逾四十七亿元,操作路径隐蔽,疑似构建影子金融网络。
丁元英眉头微蹙,将信息转发给吴斌的同时,拨通了陈茹的专线。“嫂子好!……”
“不是我们动的资金。”陈茹的声音从榆林窑镇传来,背景里有仪器低鸣,“所有财务接口都由第三方审计机构独立管理,静夜思网络本身不具备金融资质。”
“可有人用我们的名字在做事。”丁元英盯着地图上闪烁的红点——那些并非文化节点,而是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地的私募基金备案中心。
他忽然意识到,这场火,已经开始烧向它未曾预料的方向。
三天后,杭州西湖畔的一栋民国老宅改建而成的会所里,一场闭门会议正在进行。
檀香袅袅中,十二位西装革履的男人围坐圆桌,面前摆放着统一规格的黑色文件夹。封面上印着烫金徽记:一只衔着火种的飞鸟,下方写着一行小字——“薪火资本第一期”。
主座之人名叫李志江,原是国内顶尖投行的古董基金经理,后来在正天集团成都房地产任总经理,半年前突然辞职,销声匿迹。
此刻他缓缓翻开文件夹,声音沉稳:“各位都知道‘萤火协议’,也知道它背后那个叫丁元英的人。但他做的是理想,我们要做的,是让理想活下去。”
有人冷笑:“你是说,把文化复兴变成理财产品?”
“不。”李志江摇头,“我是要把资本,变成文化的仆人。”
他调出一份结构图:以“静夜思网络”公开的技术框架为基础,设立专项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定向支持偏远地区非遗传承、方言保护、民间技艺复兴等项目。每一份投资都将生成对应的“文化权益凭证”,未来可通过数字拍卖、沉浸式展览、Ip授权等方式实现价值流转。
“这不是慈善。”他说,“这是新型社会资产配置。当人们愿意为一段童谣、一首古调、一门手艺支付溢价时,它们就是最有潜力的长期资产。”
会议室陷入沉默。
良久,一位年长的投资人开口:“风险呢?政策红线?流动性?这些项目十年都不一定能回本。”
“正因为难,才值得做。”李志江目光坚定,“我们这一代人赚够了快钱,也见够了泡沫。现在,我想试试能不能建一座桥——一边连着资本市场的冷血逻辑,一边连着快要熄灭的文明微光。”
最终,十二人全票通过提案。
“薪火资本”正式成立,首期募资二十三亿,全部锁定十年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主动向证监会提交备案,并邀请媒体全程记录,打出旗号:“不做风口上的猪,只做时间的朋友。”
消息传开,舆论哗然。
有人斥其为“文化投机”,认为这是将纯粹的理想主义商品化;也有人撰文力挺,称其为“中国版耐心资本”的破冰之举。
而在内蒙古阿拉善的牧民诗社帐篷里,巴特尔听完新闻播报,咧嘴一笑:“原来你们城里人管这叫‘投资’?我们早就在做了——种一棵树,等二十年开花,不也是投资?”
bJ某咖啡馆,芮小丹翻看着手机推送,轻声问身旁的丁元英:“你觉得他们会成功吗?”
“我不知道。”他抿了一口黑咖啡,眼神却落在窗外匆匆行人身上,“但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停下脚步,回头看。”
他顿了顿,继续道:“以前,资本总是追逐看得见的回报:房价、股价、流量。但现在,有人愿意为一段听不懂的苗歌、一块刻满陌生文字的石碑掏钱,说明这个社会还没彻底麻木。”
芮小丹笑了笑:“所以你其实并不反对?”
“我反对虚假包装,反对借文化之名行收割之实。”丁元英语气渐沉,“但如果真能建立起一套机制,让守护者不必清贫,让传承者得以体面生存,那这种资本,来得越多越好。”
就在此时,吴斌来电。
“姐夫,云南那边出事了。”
画面接通,怒江盲童音乐班的教室出现在屏幕上。孩子们正围坐在骨笛老师身边,练习新编排的合奏曲。然而教室一角,两名身穿正装的男子正在与校长交涉,手中拿着一份合同。
“他们是薪火资本的地推团队。”吴斌解释,“想签下这批孩子的‘声纹版权’,打包进二期基金产品。”
丁元英眯起眼:“孩子没有版权意识,学校也没有法律顾问,这一签,可能就是十年独家授权。”
“我已经联系当地司法援助中心介入。”吴斌说,“但问题不在个案。全国已有十九起类似接触,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非遗传承家庭。有些人已经开始担心,这是不是新一轮的文化掠夺。”
丁元英沉默片刻,起身走向窗边。
远处,夕阳正缓缓沉入城市天际线。楼宇之间,霓虹初上,而天空深处,第一颗星悄然亮起。
他打开通讯频道,接入“心灵评议会”全体成员。
“我要发起一次紧急议程。”他的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主题:谁有权代表沉默的文化发声?”
会议定于七十二小时后召开,地点不限,形式开放。任何人只要接入静夜思网络,皆可参与表决。
与此同时,他在个人终端写下一段话,上传至公共空间:
“我们曾以为最大的危险是遗忘。
现在才知道,更大的危险是被误读、被挪用、被包装成商品出售。
文化不是标的物,传承者不是资源池。
如果有一天,我们为了拯救火种而点燃了贪婪之火,那这场燃烧,终将焚毁一切。”
这条动态迅速刷屏。
贵州侗寨的鼓楼议事团连夜召开村民大会;新疆喀什的老裁缝召集徒弟们集体签名抵制未经授权的合作;敦煌研究院联合二十家文博单位发布声明,呼吁建立“文化伦理审查委员会”。
七十二小时后,“心灵评议会”在线召开,参与人数达三千二百余人,涵盖学者、匠人、教师、艺术家、普通村民。
经过六轮辩论与匿名投票,最终通过三项决议:
一、所有涉及未成年人及弱势群体的文化素材采集,必须经双重监护人同意,并由第三方公益组织监督;
二、设立“文化尊严基金”,对被商业化使用的传统内容给予原生社区持续性分成;
三、成立“萤火守望团”,由各领域代表轮值巡查,防止协议滥用。
决议公布当日,李志江公开发表致歉信,宣布暂停所有涉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基金拓展计划,并承诺重新设计合作模型。
他在信中写道:
“我以为自己是在搭桥,却差点成了拆桥的人。
感谢那些及时拉住我的手,让我看清:真正的尊重,不是施舍,也不是占有,而是退后一步,把话筒交还给本来就应该说话的人。”
风波渐渐平息。
春天进入尾声,山野葱茏。
在陕北高原的一个清晨,李青山再次来到那座窑洞前。铜铃静静挂在门框上,随风轻响。几个孩子路过,仰头听着,不由自主哼起了那段童谣。
他们的声音稚嫩,却清澈如泉。
铃音与歌声交织,在山谷间回荡,仿佛穿越时空的应答。
而在千里之外的写字楼里,那位曾辞职去云南支教的投行经理,正视频连线昔日同事。画面中,他身后是一间简陋的教室,墙上贴着手绘的五线谱,孩子们抱着自制乐器排练。
“你们问我值不值。”他笑着说,“当我听见一个从没出过村的女孩说‘老师,我想写一首属于我们寨子的歌’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有些收益,不能用IRR计算。”
屏幕另一端,十七位金融从业者默默打开邮箱,开始起草各自的辞职信。
风依旧吹过大地,只是这一次,风学会了选择方向。
http://www.hlys.cc/40490/4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