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星际回响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一节:破译的曙光

  深空探索学院,“起源与边界研究所”的核心实验室。空气仿佛凝固,只有服务器集群散热风扇的低吼和研究人员压抑的呼吸声。凯斯·瓦尔加博士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主屏幕上那如同宇宙星云般复杂变幻的能量拓扑模型。数月来,团队放弃了直接破译“结构化杂音”的编码,转而聚焦于分析其与“肃正者”及“观测者零”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应”。

  莉亚·谭提出的“行为语言”分析框架成为了关键。他们不再问“这信号说了什么”,而是问“这信号做了什么”。通过比对海量的交互数据,他们发现,“杂音”并非完全随机,其能量结构在特定模式下,会像钥匙插入锁孔般,引发“肃正者”边缘规则场极其细微但可重复的“应力集中”,同时也会像音叉般,激起“观测者零”内部某种沉寂逻辑的微弱“谐振”。

  “看这里,博士!”莉亚的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她放大了拓扑模型的一个局部区域,那里显示着一段异常复杂的、如同分形珊瑚般的能量流结构,“当‘杂音’呈现这种‘多节螺旋嵌套’模式时,‘肃正者’象限七的规则渗透读数会出现一个短暂的、超出统计误差的峰值!而几乎同时,‘观测者零’的谐振频率会偏移零点三个标准单位!”

  凯斯凑近屏幕,心脏狂跳。这不是内容,这是……语法!是“窥视者”用来“操作”或“询问”那两个远古造物所使用的基本“句法”结构!

  “能反向构建吗?”凯斯的声音沙哑,“如果我们模拟这种‘多节螺旋嵌套’结构,向‘肃正者’发射一个极其微弱的、不携带任何额外信息的‘纯净’信号,会发生什么?”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提议大胆而危险。主动向“肃正者”发送信号,哪怕再微弱,也可能打破数百年的静止,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但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一个直接测试他们对“窥视者”行为模式理解程度的机会,甚至可能……窃取到“窥视者”与“肃正者”交互时才能获取的某种信息。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最高级别的风险评估,联盟科学伦理委员会在伊芙琳·陈的力荐下,有条件地批准了这次代号为“回声”的极高风险实验。条件极其苛刻:信号功率必须低至几乎无法探测,发射源必须位于一个极其偏远、一旦出事可以随时舍弃的小行星监测站,并且必须有即时自毁和切断所有连接的预案。

  第二节:虚空的回声

  实验地点选在位于柯伊伯带外侧、编号Kbo-7341的一颗冰封岩石小行星上。这里远离主要航线,距离“肃正者”足够远,也恰好处于“窥视者”“杂音”信号频繁出现的扇区。一座临时激活的、高度屏蔽的自动化监测站成为了这次冒险的舞台。

  所有准备工作在绝对保密和高度自动化下进行,远在木卫三指挥中心的索伦森上将和地球深空学院的凯斯团队,只能通过多重加密的延迟数据链远程监控。

  倒计时结束。

  监测站的发射器,以预设的、模仿“窥视者”“多节螺旋嵌套”模式的、功率低至仪器极限的纯净能量脉冲,对准了远在火星轨道外侧的“肃正者”,短暂地闪烁了一下。

  信号发出后的几秒钟,仿佛整个宇宙都屏住了呼吸。远程监控画面上,只有代表背景噪音的平稳曲线。

  然后,变化发生了。

  不是来自“肃正者”。那灰白色的存在依旧死寂。

  变化来自……奥尔特云方向。

  几乎在“回声”信号发出的瞬间,部署在柯伊伯带边缘的多个被动传感器,同时捕捉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强度远超以往任何“杂音”的主动扫描波!这道扫描波精准地覆盖了Kbo-7341小行星及其周边广阔空域,其模式不再是试探性的“杂音”,而是带着明确目的性的、高强度的定位扫描!

  “它发现了!”木卫三指挥中心,情报官失声喊道,“‘窥视者’不仅察觉了我们的‘回声’,它立刻锁定了信号源!”

  更令人震惊的事情接踵而至。就在“窥视者”的扫描波掠过之后,远程传感器记录到,“肃正者”那绝对静止的轮廓,在扫描波触及它的瞬间,其表面某个对应“象限七”的区域,泛起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如同水波纹般的能量涟漪!这涟漪转瞬即逝,但其模式,与“回声”信号引发的“应力集中”高度相似,只是强度放大了数个量级!

  “窥视者”的扫描,似乎无意间……放大了“回声”信号对“肃正者”的影响?或者说,“肃正者”对这两种相继而来的、模式相似的刺激,产生了某种叠加反应?

  数据被瞬间传回分析。凯斯团队陷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他们意识到,他们可能意外地打开了一扇窗——不是直接理解“杂音”的内容,而是窥见了“窥视者”与“肃正者”之间某种动态的、可能连“窥视者”自身都未完全掌握的交互机制!

  第三节:意外的信使

  就在联盟高层为“回声”实验的结果和“窥视者”骤然升级的反应而紧张评估时,另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渠道,传来了意想不到的消息。

  来自“沉睡巨象”区域。

  自从数百年前那一次短暂的、含义不明的接触尝试后,那片由沉寂的“收割者”舰队构成的墓园再无任何音讯。联盟发出的“吾等即为变数”的回复也如石沉大海。

  然而,就在“窥视者”发动高强度扫描后的第七十二小时,一座长期监测“沉睡巨像”边缘区域的无人中继站,接收到了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但编码方式与当年那次接触同源的信号。

  破译工作比“杂音”要容易一些,因为它明显借用了部分“织网者”网络的古老协议。破译后的信息让所有知情者愕然:

  「警报……‘巡夜者’(the Night-watcher)已被惊动……」

  「其目……已投向……摇篮(指太阳系)……」

  「小心……‘回响’……非其本体……乃其……先驱……」

  「‘变数’……汝等……已暴露……」

  「生存……唯……抗争……或……湮灭……」

  信息到此中断,无论如何尝试,再也无法联系上信号源。

  “巡夜者”?这就是“窥视者”的真正代号?而它……还只是一个“先驱”?并非本体?

  “回响”这个词,再次出现,与当年“守护者”网络警告中的词语吻合!

  “沉睡巨像”中的意识残片,在沉默了数百年后,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出了警告!它们似乎对“巡夜者”有所了解,并且明确指出了人类面临的极端选择——抗争,或湮灭。

  这条信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联盟最高层激起了千层浪。它证实了威胁的严重性,也带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古老悲剧文明的、可能蕴含着更多情报的线索。

  第四节:抉择的前夜

  “基石”总部,紧急最高议会。

  “回声”实验的结果与“沉睡巨像”传来的警告,将联盟推到了一个必须做出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

  “我们不能再抱有幻想了!”军事委员会的代表语气激烈,“‘巡夜者’已经被惊动,并且派出了‘先驱’。根据‘沉睡巨像’的警告,这还只是开始!我们必须立刻全面启动‘星环’系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同时,集中所有资源,尝试与‘沉睡巨像’建立稳定联系,获取关于‘巡夜者’及其‘本体’的更多情报!”

  “但全面启动‘星环’等于主动暴露我们自己!”科学理事会的代表持谨慎态度,“我们还不清楚‘巡夜者’本体的能力和意图。过早暴露全部实力,可能会招致更猛烈的打击!我们应该继续利用‘帷幕’和‘分布式神经’与之周旋,同时全力破译我们从‘回声’实验中获取的新数据,那可能蕴含着‘巡夜者’与‘肃正者’关系的秘密,甚至是其弱点!”

  “那‘沉睡巨像’呢?”外交顾问问道,“它们的警告是善意吗?它们掌握的情报可靠吗?与它们接触,会不会是引狼入室?”

  争论异常激烈,每一种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索伦森上将沉默地听着,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伊芙琳·陈那冷静的全息投影上。

  “伊芙琳顾问,”他沉声问道,“您的意见是?”

  伊芙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回声’实验告诉我们,‘巡夜者’与‘肃正者’之间存在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动态关联。‘沉睡巨像’的警告则表明,宇宙中存在着知晓‘巡夜者’并可能与之对立的势力。”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立刻进行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分层应对’策略。”

  “第一层,继续并升级‘帷幕行动’。利用我们从‘回声’实验中学到的东西,更精巧地伪装和误导,尽可能拖延‘巡夜者’先驱完全锁定和评估我们的时间。”

  “第二层,加速‘分布式神经’的全面部署。做好最坏的军事准备,但保持防御态势,不主动挑衅。”

  “第三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启动‘方舟协议’(Ark protocol)。”

  “方舟协议?”有人疑惑。

  “是的。”伊芙琳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集中我们最顶尖的资源和人才,成立一个绝密的专项小组。其任务有两个:一,不惜一切代价,利用‘回声’数据和新获得的‘语法’,尝试与‘肃正者’建立更深层次的、受控的‘对话’。二,组织最精干的力量,尝试破解‘沉睡巨像’的通讯屏障,与那些意识残片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换渠道。”

  “我们要在‘巡夜者’的本体可能到来之前,尽可能多地获取关于它的情报,并找到可能存在的……盟友或武器。”

  这个策略,既包含了最坏的打算,也谋求着最好的可能。它需要极高的技巧和极大的运气。

  议会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讨论,最终通过了伊芙琳的“分层应对”策略。

  星际的回响,已然奏响。

  人类文明,这叶在无尽黑暗海洋中航行的孤舟,

  必须在这回声消散之前,

  找到属于自己的……

  和声,或绝唱。
  http://www.hlys.cc/41502/3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