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火星的赤色荒原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我的谍战岁月
狼性总裁的小猎物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希望号”如同一尾优雅的银鱼,滑行在寂静的宇宙之海。它平稳地穿越了小行星带,避开了那些漫无目的漂浮的太空礁石,将天枢界那颗熟悉的、被灵气云雾包裹的蓝色星球远远抛在身后。经过数日的航行,本次系内试航的第一个目标,已然清晰地呈现在主屏幕之上。火星。
天枢星系的第一行星,一颗巨大的、笼罩在朦胧橘红色光晕中的星球。随着距离的拉近,其表面的细节逐渐清晰。那是一片广袤无垠、色彩单调却充满冲击力的世界。赭红色的大地如同凝固的血液,遍布着巨大的环形山,如同星球表面无法愈合的伤疤。蜿蜒的峡谷深不见底,纵横交错,仿佛远古巨神用指甲在大地上划出的刻痕。两极地区覆盖着白色的冰冠,在稀薄的大气中反射着恒星苍白的光芒。
“希望号”缓缓切入火星轨道,如同一位谨慎的访客,开始环绕这颗寂静的星球飞行。舰桥内,所有人都被这异星景色所吸引,发出阵阵低低的惊叹。
“大气成分分析完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极其稀薄,氧气含量近乎于无。”
“地表温度,赤道区域白日最高可达零上二十度,夜间骤降至零下八十度以下。”
“检测到全球性沙尘悬浮,部分地区有局部风暴活动迹象。”
科学官苏慕雪面前的数据屏上,关于火星的初步环境报告不断刷新。她的目光却更多地投向了那些高分辨率的行星地表图像,尤其是几条隐约可见的、蜿蜒曲折的巨大沟壑系统。
“放大N03区域。”苏慕雪指向其中一条最明显的沟壑。
图像被放大,细节呈现出来。那并非简单的峡谷,其分支形态、蜿蜒的曲线,以及某些区域依稀可辨的、类似阶梯状的地形……这一切,都强烈地暗示着,在极其遥远的过去,这里曾有液体——很可能是水流淌过!
“远古河床……”一位年轻的地质学家忍不住喃喃道,声音中充满了震撼。尽管早有理论推测,但亲眼看到如此清晰的证据,依旧让人心潮澎湃。这意味着,在数十亿年前,这颗如今死寂的星球,或许也曾有过江河奔流,甚至可能孕育过生命?
这个发现让所有科研人员都兴奋起来。然而,更令人震惊的发现接踵而至。
在环绕到火星背面,一片巨大的、被命名为“希腊平原”的低地区域时,高精度探测阵法传回的数据出现了一个强烈的异常信号。
“报告!检测到下方存在大规模、高密度非自然结构体!”负责遥感探测的弟子高声汇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主屏幕上立刻切换出该区域的扫描图像。在一片相对平坦的赤色荒原之下,一个巨大的、呈现完美半圆形的结构轮廓被勾勒出来。其规模极其庞大,直径超过数十公里,埋藏于地下约百米深处。结构材质未知,对探测波束有奇特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与周围的地质结构格格不入。
“一个……穹顶?”林宸凝视着图像,眉头微蹙。如此规整的几何形态,绝不可能是自然造物。
“疑似智慧文明遗迹。”苏慕雪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与前所未有的兴趣,“申请组织登陆小队,进行实地勘探。”
计划迅速制定。由苏慕雪亲自带队,一支由地质学家、大气物理学家、考古学家(临时由对古阵法、古文字有研究的修士担任)以及精锐护卫队员组成的二十人登陆小队,乘坐两艘“青鸾级”登陆艇,脱离“希望号”,向着那片隐藏着秘密的荒原降落。
登陆过程颇为颠簸,火星稀薄的大气无法提供足够的缓冲,主要依靠反重力阵法和小型推进器进行减速。当登陆艇最终平稳地降落在赤红色的沙土上,舱门缓缓开启时,一股夹杂着细微沙尘的干燥冷风瞬间灌入。
小队成员们穿着特制的、内置维生和防护阵法的勘探服,踏上了火星的土地。脚下是松软而细腻的沙砾,呈现出一种铁锈般的红色,一直蔓延到视野的尽头。天空是一种奇异的粉红色,由于沙尘的折射,恒星看起来比在天枢界小得多,光芒也显得有气无力。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勘探服内部循环系统和通讯频道里轻微的电流声。
对异星景色的惊叹,瞬间被这种绝对的、亿万年沉淀下来的死寂所淹没。一种难以言喻的渺小感和对时光的敬畏,浮上每个人的心头。
“采集地表和大气样本,注意安全。”苏慕雪通过小队通讯频道下达指令,她的声音在这种环境下显得格外清晰。
队员们立刻分散开来,熟练地操作着各种仪器。地质学家开始钻取岩芯,大气物理学家架设起便携式监测站。
苏慕雪则带着几名核心科研人员和护卫,向着探测到的穹顶结构中心区域前进。步行了约莫一刻钟,前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向内凹陷的环形区域,仿佛一个干涸的盆地。而在盆地的中央,一片相对平坦的地面上,他们看到了此行的目标——
那并非完整的穹顶,而是一片巨大的、坍塌了的遗迹。无数块巨大的、呈现暗沉银灰色的板材散落四处,大部分被厚厚的红色沙尘覆盖,只露出些许棱角。但从这些残骸的弧度以及中央区域尚且矗立着的几根巨大的、同样材质的弧形支撑柱来看,依稀可以想象出它曾经是一个何等宏伟的巨型穹顶结构。
一名年轻的、专精古符文研究的弟子,第一次亲眼见到如此明显的外星遗迹,激动得难以自持,他快步冲向一块半埋着的、上面似乎刻有模糊纹路的板材,伸手就想去触摸、清理。
“停下!”苏慕雪清冷的声音立刻喝止了他。
年轻弟子动作一僵,不解地回头。
苏慕雪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那块板材,又看向整个废墟,语气严肃而带着教导的意味:“我们是不请自来的访客,面对的可能是一个逝去文明的墓碑。任何贸然的接触,都可能毁掉珍贵的信息,甚至触发未知的防御机制。记住,考古的第一原则,是保护与尊重,而非掠夺与破坏。”
她示意身后的队员取出非接触式的扫描法器:“先用遥感手段记录所有表面信息,分析其材质和能量残留。在没有完全了解之前,保持安全距离。”
年轻弟子脸上闪过一丝羞愧,立刻退后,按照指示操作起来。苏慕雪的话给所有初次参与外星勘探的队员都上了一课,让他们激动的心情沉淀下来,转为更为严谨、敬畏的科学态度。
就在扫描工作紧张进行时,负责气象监测的队员突然在通讯频道中紧急呼叫:“苏长老!轨道观测预警!大型沙尘暴正在向我们所在区域移动,预计一炷香后抵达!风速超过每秒五十米!”
火星的恶劣环境,露出了它狰狞的一面。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如此强度的沙暴,足以撕裂普通的防护,更会严重干扰探测设备和通讯信号。
“所有人员,立刻停止作业,向登陆艇集结!”苏慕雪当机立断。
队员们迅速收拾设备,开始后撤。风势已经开始明显加大,卷起的红色沙尘如同薄雾般弥漫开来,能见度迅速下降。
然而,那几名负责扫描的队员,因为设备收拢需要时间,动作稍慢了一些。眼看着沙暴的前锋如同一堵赤红色的高墙,伴随着雷鸣般的呼啸声滚滚而来,他们不由得有些慌乱。
苏慕雪见状,毫不犹豫地转身,迎着已经开始扑打在防护服上的沙粒,冲向那几名队员。“不要慌!优先保护核心数据存储器!设备可以舍弃!”
她亲自出手,强大的灵力化作柔和的屏障,暂时挡住了最猛烈的风沙,为几名队员争取到了宝贵的几十秒时间。队员们在她镇定的指挥下,迅速将存储了扫描数据的核心模块取下,丢弃了笨重的扫描架,快速向登陆艇撤离。
当最后一名队员冲进登陆艇,舱门在漫天赤沙中艰难关闭时,外面已然是天昏地暗,如同末日降临。沙砾密集地击打在艇身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刮擦声。
登陆艇在狂风中剧烈摇晃,依靠着强大的动力和稳定阵法,才勉强维持住姿态,没有被掀翻。
艇舱内,惊魂未定的队员们看着窗外完全被赤红色吞没的世界,心有余悸。那几名被苏慕雪保护下来的年轻科学家,更是感激地看着她,若非她及时反应和果断救援,他们很可能就要永远留在这片异星荒原上了。
苏慕雪安抚地对他们点了点头,随即接通了与“希望号”的通讯:“林宸,我们已安全返回登陆艇。沙暴来袭,暂无法撤离。已获取部分遗迹扫描数据,正在回传。”
轨道上,“希望号”舰桥,林宸看着主屏幕上那片被沙暴笼罩的区域,沉声道:“收到。保持通讯畅通,等待沙暴过去。‘希望号’会持续监测你们的位置。”
数小时后,沙暴终于渐渐平息。
当登陆艇的舱门再次打开时,外面的世界已然变了模样。原本的地形被沙丘重新塑造,那片穹顶遗迹的大部分区域被掩埋得更深,只有那几根最高的支撑柱,依旧顽强地刺破沙海,指向粉红色的天空。
苏慕雪带着队员们走出登陆艇,再次来到那巨大的、破损的穹顶之下。空气中还弥漫着沙尘的腥味,四周一片狼藉。她抬头,透过那断裂的穹顶骨架,仰望火星奇异的天色,感受着脚下这片土地数十亿年的死寂与沧桑。
那曾经可能存在的文明,为何兴起?又为何湮灭?是环境的剧变?是内部的战争?还是……遇到了某种无法抗拒的宇宙力量?
疑问,如同眼前的赤色沙海,无边无际。
但这一次的勘探,并非没有收获。他们确认了火星曾有水的痕迹,发现了确凿的智慧文明遗迹,更重要的是,他们积累了宝贵的异星勘探经验,尤其是如何在激动与危险中,保持理智、敬畏与团队协作。
“希望号”的第一次外星登陆,在惊叹、遐想与自然的考验中,画上了一个充满问号,却意义非凡的句号。星海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一角,露出了其下更深邃、更引人入胜的谜题。
http://www.hlys.cc/42054/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