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星穹修炼者 >第368章 木星风暴眼的洗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68章 木星风暴眼的洗礼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离开火星那片凝固着时间与谜团的赤色荒原,“希望号”调整航向,向着天枢星系真正的巨人——木星,进发。

  随着距离的拉近,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压迫感,透过观测窗和传感器,无孔不入地传递进来。它不再是一颗遥远的天体,而是一个充斥视野、色彩斑斓、时刻散发着恐怖力量的活着的世界。条带状的云系如同泼洒的油彩,白色、赭黄、橙红交织缠绕,以不同的速度奔腾涌动。行星周围那由无数碎冰和岩石构成的光环,在恒星照耀下闪烁着亿万个冰冷的光点,如同为巨人佩戴上了一条华丽而危险的项链。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颗行星表面那个巨大的、如同燃烧着的眼睛般的特征——大红斑。一个已经持续咆哮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超级风暴系统,其规模足以吞下数个天枢界。即使相隔甚远,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毁灭性能量。

  “希望号”并非要深入木星那致命的液态氢海洋,它的目标是抵近观测大红斑,并研究木星极端强大的磁场与辐射环境。但这意味着,它必须首先穿越木星轨道上那片远比主小行星带更为密集、混乱的特洛伊小行星群,并时刻抵抗木星那足以撕裂寻常星舰的强大引力和足以穿透厚重铅板的强烈辐射。

  “全体注意,我们即将进入木星强干扰区域。”林宸的声音在舰内回荡,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护盾全功率开启,所有非必要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导航组,我需要最精确的航线,避开引力异常点和主要辐射带。”

  舰桥内的气氛瞬间绷紧。与火星勘探时那种面对历史尘埃的沉静不同,此刻他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狂暴的宇宙伟力。一种源于生命本能的渺小感,悄然攫住了每个人的心脏。在这颗巨大的行星面前,即便是“希望号”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仿佛只是一叶随时可能倾覆的扁舟。

  导航组所在的区域,光屏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慕容芷和她的同事们,双眼紧盯着复杂的引力场模型和不断更新的小行星轨迹预测图,手指在控制界面上飞快跳动,计算着一条条可能的安全路径。这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预判能力,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飞船被引力捕获,或是与隐匿的陨石相撞。

  “希望号”尾部的主推进器光芒收敛,转而依靠遍布船体的姿态调整器,开始进行极其精密的机动。它如同一个小心翼翼的舞者,踏入了布满陷阱的舞台。

  就在穿越一片尤其密集的小行星区域时,一颗偏离预测轨迹的、房屋大小的不规则陨石,突然从侧前方翻滚着撞来!

  “紧急规避!右满舵,仰角十五度!”负责监测的导航员嘶声喊道。

  操纵舵轮的是一位名叫石岳的年轻舵手,以性格沉稳、手法精准着称。但在这一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他的额角也瞬间见汗,手指下意识地就要按照标准应急程序进行操作。

  然而,坐在舰长席上的林宸,却并没有直接下达具体指令。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导航数据和前方影像,用一种异常平稳的语速说道:“石岳,现在由你全权判断,执行你认为最合理的规避动作。”

  这道命令让石岳和舰桥众人都是一愣。在如此危急关头,宗主竟然将指挥权临时下放?

  石岳只愣了一瞬,随即,一股巨大的压力与同样巨大的信任感充斥心间。他摒弃了脑海中所有杂念,完全凭借平日里千锤百炼形成的肌肉记忆和对飞船性能的深刻理解,双手猛地拉动操控杆,同时脚下轻点动力踏板。

  “希望号”庞大的船体发出一阵低沉的呻吟,以一种与其体型不符的灵巧,猛地向左侧倾斜、抬头,船腹几乎擦着那块翻滚的陨石掠过!剧烈的震动通过船体传来,让所有人都晃了一下。

  “规避成功!”监测员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石岳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看向舰长席,林宸对他微微颔首,投来一个赞许的眼神。这一下临机决断的锻炼,比千百次模拟训练都更能磨砺一个优秀舵手的神经。

  经过数小时惊心动魄的航行,“希望号”终于有惊无险地穿越了小行星带,抵达了预定的观测位置——一个距离木星云顶约十万公里,能够相对安全地观测大红斑的轨道。

  从这里看去,那颗“眼睛”更加令人心悸。翻滚的猩红色云团如同沸腾的血海,巨大的涡流缓缓旋转,其边缘闪烁着恐怖的闪电,每一次电光划破云层,都仿佛巨神在咆哮。木星强大的引力场使得飞船必须持续消耗能量维持轨道,而无所不在的高能辐射,则让飞船最外层的复合装甲和护盾,持续不断地泛起如同水波般的密集灵光,那是防护阵法在全力运转、抵消辐射侵蚀的表现。

  “希望号”如同一位勇敢的风暴观测者,悬浮在这片绚烂而致命的背景之中,船体反射着木星云带变幻的光彩,又因自身激发的护盾灵光而显得朦胧而神秘,宛如一只在风暴中穿梭不屈的海燕。

  科学团队早已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工作。各种观测设备对准了下方的云海和大红斑,记录着风暴的结构、能量释放、化学成分等宝贵数据。

  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很快吸引了苏慕雪的注意。

  在分析大红斑边缘区域的能量频谱时,她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弱、但规律奇特的能量波动信号。这些信号并非木星本身磁场或闪电活动的产物,它们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低语的共鸣。

  “调整高敏能量感应阵列,聚焦扫描坐标区域。”苏慕雪下达指令,秀眉微蹙。

  当感应阵列调整到位,传回的图像让科学官席位周围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在木星那狂暴的云海与强磁场交界处,一些难以用肉眼直接观测,但却能被灵能和高维感应手段捕捉到的“存在”,正悠然漂浮着。

  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更像是一团不断变幻、旋转的、半透明的能量聚合体,内部流淌着如同极光般绚烂的色彩。它们随着木星强大的磁场线流动,时而舒展如同漂浮的水母触手,时而收缩凝聚成闪烁的光团。它们的存在本身,似乎就与木星极端的环境融为一体,那足以撕碎钢铁的引力和湮灭生命的辐射,对它们而言,仿佛是赖以生存的温床。

  “能量生命体……”苏慕雪喃喃道,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这是比火星遗迹更令人震撼的发现!不是在死寂的过去,而是在活着的、极端的环境下,存在着不同于碳基、也不同于硅基的,纯粹的能量形式的生命!

  “暂命名为‘星璇水母’。”她迅速做出判断,“尝试与它们建立低强度神识接触,注意,极其温和,不要带有任何侵略性。”

  然而,神识接触的尝试如同石沉大海。这些能量生命似乎存在于另一个感知维度,对常规的神识波动毫无反应。

  “它们似乎依靠磁场和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辐射波进行交流和感知。”一位专精能量生命的学者分析道,“我们需要捕捉它们散发的特殊能量波动样本,才能进一步研究。”

  这个提议,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在木星如此强大的本底磁场和辐射干扰下,如何精准地、非破坏性地捕捉到那微弱的、属于“星璇水母”的特有能量波动?

  科学组立刻开始设计捕捉方案。他们提出利用高纯度灵辉晶簇制作一个微型的“能量共鸣陷阱”,设定为只对“星璇水母”散发的那种独特波动频率产生共振并记录。

  工程组则面临更大的压力。李源和他的团队需要确保在维持全船护盾、抵抗木星环境的同时,能稳定地分配出一部分能量,供给这个精密且耗能不小的捕捉设备,并且要防止木星强大的环境能量对捕捉过程造成污染。

  导航组也需要重新进行精密的轨道计算,让“希望号”尽可能稳定地悬浮在合适的区域,为捕捉创造最佳条件。

  团队合作再次面临极限考验。

  方案确定后,一个微型的、如同银色蜘蛛般的捕捉探测器,被小心翼翼地释放出舱。它在工程组的远程操控下,缓缓靠近一只漂浮的“星璇水母”。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探测器伸出的、由灵辉晶簇构成的感应触须,开始发出与目标同频的微弱共鸣。

  成功了!那“星璇水母”似乎被这同频的波动所吸引,并未远离,其身体周围散发的特有能量涟漪,开始被探测器的核心单元一丝丝地抽取、记录。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一刻钟,直到探测器内置的存储单元达到饱和。

  “样本采集完成!回收探测器!”

  当探测器安全返回“希望号”舱内,科学团队立刻对那份珍贵的能量波动样本进行了初步分析。那是一种极其复杂、蕴含着某种原始生命韵律的能量编码,与已知的任何能量形式都截然不同。

  震撼与狂喜,席卷了科学团队,也通过内部通讯感染了全船。他们不仅直面了宇宙的伟力,更在这伟力之中,发现了全新的、不可思议的生命形式!这极大地拓宽了他们对“生命”定义的认知。

  “希望号”在木星风暴眼的边缘,经受住了引力、辐射和未知生命的洗礼。它带走的,不仅仅是大红斑的观测数据和“星璇水母”的能量样本,更是一种对宇宙深邃与神奇的更深层次敬畏,以及人类在探索未知道路上,那永不磨灭的好奇心与勇气。
  http://www.hlys.cc/42054/3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