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两个世界的握手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云海星港最深处的“万象殿”,其设计本身就象征着两个文明的初次深度碰撞。殿顶并非实体,而是一片流动的星辰光幕,模拟着昆仑星域的夜空,繁星如斗,灵能如河,缓缓流淌。脚下是光滑如镜的黑曜石地面,隐隐倒映着上方的人影与光华。大殿两侧,座位泾渭分明地排列着——左侧是地球代表团的科学家、工程师与官员,身着剪裁得体的正装或科研服,神情中带着文明使者的矜持与对未知的审视;右侧则是星穹宗门的各位长老与核心弟子,宽袍大袖,气度沉凝,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傲然。林宸与苏慕雪坐在主位之下,作为此间主人与融合计划的核心推动者,他们将是这场交流的桥梁与锚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熏香、臭氧与精密仪器冷却液的味道,奇异却并不难闻,恰如这场会议本身。
“首先,我谨代表星穹宗门,再次欢迎来自故乡的同胞。”林宸的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今日之会,意在增进了解,展示彼此所长,为未来的共生共荣,奠定基石。望我们都能敞开胸怀,不吝分享。”
地球代表团团长,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张澜,微微颔首,接过话头,他的声音通过衣领上的微型翻译器同步转化为此地语言:“感谢林宸真人、苏慕雪女士及宗门的盛情。地球文明怀着最大的诚意与敬意而来。我们相信,知识与技术的交流,是文明进步的唯一阶梯。”他的措辞严谨而外交化,目光扫过对面的宗门众人,带着一种属于科技文明的自信。
“那么,便由我们抛砖引玉吧。”张澜侧身示意,他身后一名年轻的量子物理学家陈博士——正是后来引发“灵力过载”事件的那位,此刻他眼中闪烁着对未知领域纯粹的研究热情,快步走到大殿中央。
他没有携带任何笨重的设备,只在手腕上一个轻薄如纸的终端上快速点击了几下。嗡——细微的蜂鸣声中,大殿中央的空地上,无数道淡蓝色的光线凭空浮现,迅速交织、构建,眨眼间便形成了一座完全由光影构成的、复杂精密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立体结构。那结构不断变幻,呈现出齿轮、杠杆、能量回路以及种种无法理解的符号形态。
“这是我们基于‘墨子三号’量子超算系统,构建的‘万物推演模型’的简化演示版。”陈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它能够基于基本物理法则和输入的数据,模拟绝大多数自然现象与机械结构的运行。”
他再次操作,光影模型的核心部分骤然亮起,模拟的能量流开始按照既定的逻辑运转。“现在,我们将加载一个目标——模拟贵宗门的‘基础聚灵阵’能量汇聚与流转过程。”
话音未落,那光影模型的一部分开始剧烈变化,试图模拟出灵能粒子被吸引、汇聚、并按特定轨迹循环的景象。起初似乎有些滞涩,但超算强大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开始显现,模型迅速自我调整,很快,一个虽然细节粗糙,但能量流动大势与真实聚灵阵有七八分相似的模拟影像,便稳定地运行起来。甚至,模型还在尝试优化能量路径,提出了几种理论上效率更高的流转方式!
“请看,”陈博士语气兴奋,“我们的模型,仅凭外部观测数据和能量读数,便能逆向推导并模拟出贵方阵法的部分核心原理,甚至能提出优化方案!这证明了科技逻辑的强大普适性。假以时日,接入更全面的数据,我们或许能模拟、乃至推演出贵方更高级的阵法、功法,为双方的共同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算力支持!”
地球代表团一方,不少人露出了自豪与期待的神色。这是一种无声的宣言:你们的玄奥体系,同样可以被我们的科学逻辑解构、理解,甚至优化。
宗门一方,则陷入了短暂的寂静。许多年轻弟子面露惊奇,交头接耳,显然被这种“无中生有”、推演万物的手段所震撼。但几位资深长老,如面容古拙、眼神锐利的严岳,眉头却微微蹙起。他们看到的不是便利,而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宗门千百年来口传心授、依赖个人悟性与精神感应的“道”,在这些冰冷的机器与算法面前,似乎有被“解剖”、“量化”乃至“复制”的危险。那种源于未知与心传的玄妙,正在被理性的光芒照亮,这让他们本能地感到不适。
林宸面色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凝重。他看向苏慕雪,只见她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光影模型,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的玉板上划动着,似乎在记录和分析着什么,眼神中既有科学家的探究欲,也有一丝对宗门传承可能被“祛魅”的隐忧。
“非常精彩的演示。”林宸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他的声音依旧平稳,“科技之力,化繁为简,推演万物,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这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另一条坚实的路径。”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宗门一方,“那么,接下来,也请我们的同门,向故乡的同胞,展示一下星穹之道,与万物共鸣的另一面。”
一位身着素雅长裙、气质温婉如水的女修——静心长老,缓步而出。她并未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只是双手捧着一枚看似普通的、嫩绿的新生叶片。
她走到大殿中央,对着地球代表团微微欠身,然后便闭上了双眼。一股无形的波动以她为中心悄然扩散开来。她手中的叶片,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散发出柔和的翠绿光辉。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大殿角落,一盆原本有些蔫搭搭的、来自地球的观赏绿植“绿萝”,仿佛受到了召唤,无风自动,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挺立、油亮,甚至顶端抽出了一丝鲜嫩的新芽!
这还没完。静心长老身侧,黑曜石地面上一道细微的、几乎不可见的能量纹路(是星港基础阵法的一部分)仿佛被唤醒,发出微弱的共鸣荧光。空气中游离的灵能粒子,不再是无序飘散,而是如同被无形之手梳理,变得愈发温顺、充满生机。甚至连地球代表团中,一位因长途旅行而有些头痛的官员,都感觉额角一松,不适感减轻了许多。
这并非强行改变,而是一种“邀请”与“共鸣”。静心长老并未使用任何蛮力,她只是通过自身精深的精神修为与灵能掌控,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与周围的植物、能量场、乃至他人的生命磁场,建立了一种和谐的连接,引导它们向着更美好、更有序的状态发展。
她缓缓睁开眼,手中的叶片光芒内敛,但那份勃发的生机却留在了空气中。她轻声开口,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此非创造,亦非掌控,乃是‘启灵’——感应万物内在之性,引其自发向上之机。一草一木,一石一尘,乃至星辰流转,皆有其灵。我辈修士,所求不过是与之共鸣,和谐共处,借天地之力,明己身之道。”
没有复杂的数据,没有炫目的光影,只有一种直达心灵深处的、对生命与自然本质的触动。这种“感性”的、强调内在连接与精神境界的展示,与刚才地球方那种“理性”的、强调外部解析与逻辑推演的展示,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地球代表团这边,陷入了另一种沉默。科学家们试图用生物学、能量场理论、心理暗示等概念来解释眼前的现象,却发现任何单一的理论都显得苍白。陈博士张了张嘴,最终没能说出什么,只是眼神中的狂热研究欲更加炽烈。张澜团长表面维持着镇定,但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他意识到,对方展示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更接近宇宙本质的“底层技术”,这种技术依赖于个体的内在修为与玄妙的感悟,是目前的科技手段极难量化甚至复制的。
这引发了另一种层面的“被取代”恐惧——如果未来的发展,更加依赖于这种难以批量培养的“感悟”与“灵性”,那么地球倚仗的、可大规模普及的科学体系,其优势地位是否会动摇?
表面的和谐与赞叹之下,是双方内心掀起的惊涛骇浪。地球方震撼于“启灵”的玄妙与不可测,宗门方警惕于“量子推演”的解构与颠覆力。
林宸将双方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叹。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技术的展示,赤裸裸地揭示了两种文明体系的核心差异与潜在冲突。融合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苏慕雪则在沉思。她看着静心长老,又看了看陈博士面前尚未消散的光影模型。一个念头在她心中逐渐清晰:量子超算的“推演”与修士的“感应”,是否并非对立,而是认知世界的两种不同维度?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将理性的“算”与感性的“悟”结合起来?
“感谢静心长老的展示,让我等见识了与万物共鸣的玄妙。”张澜终于开口,语气恢复了沉稳,“两种道路,各具神妙,令人大开眼界。这更坚定了我们深入交流、互补长短的决心。”
林宸点头,接过话头:“正如张团长所言,大道三千,皆可通玄。科技与修炼,或许正如这殿顶星辰与脚下大地,看似遥远,实则同处一片苍穹之下。如何让星辰之光滋养大地,让大地之基承载星辰,正是你我需要共同探索的未来。”
会议在一种更加复杂微妙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双方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对方手中掌握的、足以改变文明进程的力量,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那股潜藏在合作表象下的、源于文明本能的竞争与警惕。
第一次正式的“握手”,在相互的震撼与悄然滋生的危机感中,画上了句号。而真正的较量与融合,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www.hlys.cc/42054/4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