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第264章 青蒿素现破疫魔 众志成城复家园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4章 青蒿素现破疫魔 众志成城复家园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陈彦以雷霆手段肃清景州官场、并以身作则亲驻疫区的强力推动下,景州的救灾防疫工作,终于从最初的混乱与绝望中,逐步走向了有序。

  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化悄然发生。

  最显着的变化,是人心。当百姓们看到那位年轻的钦差大臣,并非如以往官员般高高在上、只知盘剥,而是真的将行辕设在了危险的隔离区旁,每日戴着那奇特的“面罩”(口罩),巡视营区,监督粥厂,查看药棚,甚至亲自过问尸体的掩埋和环境的消毒时,他们心中那层厚厚的、对官府的恐惧与不信任的坚冰,开始慢慢融化。

  “看,陈大人又去疫营了。”

  “听说他昨晚批公文到三更天,就睡在那边的帐篷里。”

  “他真的不怕死吗……”

  “有这样的官在,咱们……咱们或许真有活路?”

  窃窃私语中,绝望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微弱的希望之光。当官府再次组织民夫清理河道、加固堤坝时,响应者不再是寥寥无几,而是渐渐有了许多自发前来的青壮。他们虽然依旧面黄肌瘦,但眼中有了光,动作有了力。

  “乡亲们!加把劲!把这段河道清出来,积水就能退得更快!咱们就能早日回家!” 一名小吏在工地上大声吆喝着。

  “好嘞!为了早日回家!”

  “为了陈大人!”

  人们喊着号子,奋力挥动着锄头、铁锹,将淤泥和堵塞物一筐筐抬走。一条条新的导流渠被开挖出来,将城内外的淤积死水,艰难地引向远处正在被疏通的河道。虽然进度缓慢,但希望,如同初春的嫩芽,在泥泞中顽强地生长。

  陈彦每日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公务——调配粮草、分派任务、弹压不法、接待各地前来请示的官员,之后雷打不动的行程,便是前往那片被严格隔离的疫病营。

  他并不会亲自去喂药、擦身、照顾病患,这些有专业的医官和招募来的胆大心细之人负责。但他只要出现在那里,戴着口罩,目光沉静地走过一排排简陋的病棚,偶尔停下脚步,询问医官病情,查看药汤的成色,或者只是对病榻上那些眼神惶恐、气息奄奄的患者微微点头,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他的存在本身,就如同定海神针,让惶惶不安的医官、志愿者乃至病患们,心中莫名地安定下来。

  “陈大人来了……”

  “大人还在,说明朝廷没放弃我们……”

  “好好喝药,会好的……”

  这种精神上的慰藉,有时比药物更为重要。疫病营中的死亡人数,开始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然而,陈彦的眉头并未舒展。他敏锐地观察到,这次瘟疫的症状——周期性发冷、高热、大量出汗、呕吐、脾脏肿大——与他记忆中后世一种名为疟疾的传染病,极为相似!而传统的治疗伤寒、痢疾的汤药,效果甚微,只能勉强维持,无法根治。每天依旧有人被瘟疫夺去生命,尤其是那些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孩子。

  “必须找到更有效的药物!” 陈彦心中焦急万分。他苦苦思索,努力回忆着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突然,一个名字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青蒿素! 对!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是从一种名为青蒿(黄花蒿)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他记得前世看过相关资料,知道古人虽用青蒿入药治疗“寒热症”(疟疾的古称),但传统的煎煮法会破坏其有效成分,效果不佳,必须用低温萃取法才能提取出有效的青蒿素!

  “快!传医学博士和所有精通药理的医官立刻来见本官!” 陈彦急切地命令道。

  很快,以医学博士为首的数名老医官匆匆赶来。陈彦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诸位,可知青蒿(或黄花蒿)此物?本地可有生长?”

  医官们面面相觑,一名老医官拱手道:“回大人,青蒿遍地皆是,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其气芳香,民间亦有采其嫩叶捣汁或煎汤,用以治疗暑热、虚热之症,然……然其性寒,并非治疗此等瘟疫之主力药材啊。”

  “就是它!” 陈彦抚掌,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本官曾于云州军中,偶得一古方,言明此疫(他不敢直接说疟疾,以免无法解释),乃由一种肉眼不可见的‘瘴虫’通过蚊虫叮咬传入人体血液所致!而青蒿中,蕴藏着一种能专门杀灭此‘瘴虫’的精华!但此精华畏高热,传统煎煮之法,将其大半破坏,故药效不显!”

  众医官听得目瞪口呆,“瘴虫”?“肉眼不可见”?这说法闻所未闻,但出自屡创奇迹的钦差大人口中,又由不得他们不信。

  陈彦继续道:“本官需要你们,立刻召集人手,大量采集新鲜青蒿,尤其是其嫩叶!然后,按照本官说的方法进行提炼:将青蒿叶洗净,捣碎成浆,用冷水或低度酒浸泡,反复挤压、过滤,取其汁液,静置沉淀,最终得到一种……或许是淡绿色的结晶或提取物! 整个过程,务必避免火烤、蒸煮!可能失败,但必须不断尝试!这是拯救万千性命的关键!需要多少人手,需要什么器具,尽管提!本官全力支持!”

  尽管觉得此法匪夷所思,但看着陈彦那充满自信和急切的眼神,想起他之前的种种神奇手段,医学博士一咬牙,躬身道:“下官……遵命!定当竭尽全力,按大人之法尝试!”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炼药”行动,迅速展开。 大量人手被派往城外尚未被水完全淹没的野地、田埂,采集青蒿。州府的药局和临时征用的民宅内,摆满了捣药的石臼、浸泡的大缸、过滤的纱布……医官和药师们按照陈彦那“古怪”的方法,日夜不休地反复试验、摸索。

  失败,失败,再失败……得到的往往是浑浊的汁液或毫无用处的残渣。质疑声开始出现,但陈彦顶住压力,不断鼓励,甚至亲自到场查看进度,提出调整建议。

  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后,一名年轻的药师,在一次用低度酒浸泡、并通过多次精细过滤和低温蒸发后,终于得到了一小撮淡绿色的粉末状结晶!

  “大人!大人!好像……好像成了!” 年轻药师激动得声音发颤,捧着那一点点珍贵的粉末,飞奔到陈彦面前。

  陈彦小心翼翼地接过,仔细观察,又闻了闻那特有的微苦香气,心中激动万分!虽然纯度、产量都远不如前世,但这形态、这气味,与他记忆中的青蒿素极为相似!

  “快!立刻拿去疫病营,找几名……找几名病情最重、药石罔效、已被医官判了‘死刑’的患者,试用!” 陈彦强压激动,下令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必须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医学博士亲自带着这来之不易的一点“青蒿素”,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重症病棚。他挑选了三名已经昏迷不醒、气息微弱的患者,在陈彦的亲自监督下,将微量粉末溶于温水,小心翼翼地喂服下去。

  所有知情者,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结果。时间,仿佛过得格外缓慢。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半天过去了。

  就在众人几乎要再次失望时,一名负责照看的医徒突然惊呼:“醒了!醒了!张三好像醒了!热度……热度好像退了一点!”

  众人连忙围过去,只见那名原本昏迷的汉子,竟然真的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依旧虚弱,但眼神中有了些许神采,不再是死灰色!另外两名患者,虽然还未清醒,但原本急促的呼吸似乎平缓了一些,骇人的高热也的确有所减退!

  “有效!真的有效!” 医学博士激动得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在陈彦面前,“天佑百姓!天佑大雍!钦差大人真乃神人也!此药……此药竟有奇效!”

  消息迅速传开,整个疫病营,乃至整个景州府,都为之震动!绝望的阴霾中,终于透下了一道无比耀眼的希望之光!

  “快!加大采集!扩大提炼!所有医官药师,全部学习此法!全力生产此药!” 陈彦毫不犹豫,立刻下达了大规模生产的命令,“优先救治重症患者,然后逐步推广至所有病患!这是我们战胜这场瘟疫的真正利器!”

  大规模的救治行动,迅速展开。 虽然初期的“青蒿素”提取物产量有限,纯度不高,但其显现出的惊人效果,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的士气。越来越多的患者病情开始好转,死亡人数骤降,康复出营者日益增多。

  景州的天空,似乎真的开始放晴了。百姓们自发协助官府清淤、修堤、重建家园的热情更加高涨。陈彦站在行辕外,望着远处渐渐退去的积水和忙碌的人群,手中紧握着那一小瓶淡绿色的粉末,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力量。

  他知道,最危险的关头,或许正在过去。
  http://www.hlys.cc/43875/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