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铁腕巡狩安河北 四十昼夜靖狼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景州的疫情,在“青蒿素”(尽管粗糙,但有效)的介入和强力管控下,终于得到了决定性的控制。每日新增病患大幅减少,康复者络绎不绝地走出隔离营。曾经死气沉沉的州府,开始恢复一丝生机。城外淤积的洪水在官民协力疏导下,渐渐退去,露出了泥泞但充满希望的土地。陈彦在景州又停留了半月,亲自坐镇,确保各项善后事宜步入正轨。他亲眼看到粥厂秩序井然,看到医棚内病患得到妥善救治,看到百姓们开始自发清理废墟,整修被冲毁的家园。民心,在绝望的深渊中被一点点拉回,对官府的信任,也在他身体力行的感召下,艰难地重建。
是时候继续前进了。
陈彦深知,景州只是一个缩影,整个河北道,还有无数州县在洪水和腐败的双重蹂躏下苦苦挣扎。他必须将景州的经验和雷霆手段,推向更广阔的区域。
临行前,他做了周密安排。他留下了两千新军,由一名沉稳果敢的校尉统领,负责维持景州秩序,震慑宵小,并协助地方恢复生产。同时,他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了在景州救灾中表现突出、不畏艰险、处事公允的原景州司马周正,暂代景州政务,总揽赈灾、防疫、安抚、重建等一应事宜。
“周正,” 陈彦将一枚调兵虎符和一道盖有钦差大印的手令交到他手中,目光凝重,“景州交给你了。记住八字:公正、廉明、仁恕、果断。 安抚流民,防控疫情,恢复生产,乃当务之急。遇有贪腐、欺民、抗命者,无论涉及何人,可凭此令,先斩后奏!若有难决之事,六百里加急报我!”
周正,一个四十多岁、面容黝黑、眼神坚毅的中年官员,激动地双手接过虎符手令,重重跪地:“下官周正,蒙大人不弃,委以重任!必当竭尽全力,安抚百姓,恢复民生,若有负大人所托,提头来见!”
“好!本官信你!” 陈彦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安排妥当,陈彦亲率其余新军精锐,携带着所剩不多的粮草和大量从景州官仓补充的药材,并未立刻分散巡查,而是传下第一道命令:
“传本官钦差令!命河北道下辖各郡太守,即刻放下手中一切事务,三日内,赶赴信都郡集结!本官有要事垂询!逾期不至者,以抗命论处!”
命令一出,整个河北官场为之震动!各地太守心中惴惴不安,不知这位杀伐果断的“陈阎王”意欲何为,但无人敢违抗钦差严令,纷纷快马加鞭,赶往信都。
三日后,信都郡,太守府大堂。
河北道下辖十余郡的太守,除去已被斩首或羁押的,几乎全部到齐。他们按品级肃立堂下,个个面色凝重,内心惶恐,窃窃私语,猜测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陈彦一身戎装,腰悬天问剑,端坐主位,面色冷峻,不怒自威。他没有寒暄,目光如冰冷的刀锋,缓缓扫过堂下每一位封疆大吏。
“诸位,”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沉重的压力,“本官奉旨巡抚河北,首要之务,自是赈济灾民,防控疫情,此乃陛下天恩,亦是朝廷本分。”
众太守稍稍松了口气,但陈彦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瞬间如坠冰窟!
“然!” 陈彦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凌厉无比,“本官一路行来,所见所闻,触目惊心!洪水泛滥月余,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瘟疫横行!此情此景,堪称人间地狱!本官想问诸位一句——”
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啪”的一声巨响,震得所有人心惊肉跳!
“尔等身为一方牧守,受国重恩,为何直至本官抵达之前,无一郡、无一县,向朝廷发出一份求援急报?!为何要隐瞒这滔天灾情,坐视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
声如雷霆,质问直刺人心!
堂下众太守顿时脸色惨白,冷汗涔涔而下,纷纷跪倒在地!
“钦差大人息怒!”
“下官……下官有罪!”
“实在是……实在是灾情突发,讯息不通……”
“下官本想控制住局面再……”
“控制局面?!” 陈彦冷笑一声,打断他们的狡辩,“是如何控制的?是像景州王归之那般,将灾民驱赶出城,任其自生自灭?是像阜城吴良德那般,贪墨赈粮,激起民变?还是如元城孙富贵那般,以霉米沙土充数,中饱私囊?!”
他每问一句,堂下众人的头便低一分,身体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尔等瞒报灾情,或许是为保乌纱,或许是真有难处,但无论如何,玩忽职守、罔顾民命之罪,确凿无疑! 按律,轻则革职流放,重则……与王、吴、孙等人同罪,斩立决!” 陈彦的声音冰冷,宣布着他们的命运。
“大人饶命啊!”
“大人开恩!下官知错了!”
堂下顿时哭嚎一片,求饶声不绝。
陈彦冷冷地看着他们,等哭求声稍歇,才缓缓道:“本官持天问剑,有先斩后奏之权。若依律法,尔等今日,难逃严惩!”
众人面如死灰。
“但是——” 陈彦语气一转,“如今河北百废待兴,灾民嗷嗷待哺,疫情仍需防控,重建刻不容缓。正值用人之际,陛下亦常怀好生之德。”
他站起身,走到堂中:“本官现在,就以钦差大臣身份,就地解除尔等河北各郡太守之职! 以示惩戒!”
此言一出,众太守如遭雷击,彻底瘫软在地。罢官了!终究还是没能保住官位!
然而,陈彦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看到了一线生机。
“然,职可免,事仍需做!” 陈彦目光扫过他们,“所有被免职太守,均以白衣代理身份,留于原郡,戴罪立功! 负责统筹本郡一切赈灾、防疫、安抚流民、恢复生产事宜!本官会派遣新军御史,监督尔等行事,核查账目,听取民情!”
“在此期间,若有勤勉任事,安抚地方,卓有成效者,待灾情平息后,本官可酌情上奏陛下,陈明其功,或可从轻发落,甚至官复原职亦未可知!”
“但!” 他声音骤然转寒,“若有阳奉阴违,推诿塞责,甚至胆敢再行贪墨克扣、欺压百姓之事,则两罪并罚,立斩不赦!绝无姑息!尔等可听明白了?!”
从地狱到天堂,再到悬着一根线的天堂!众太守的心情如同坐了一场疯狂的过山车!虽然被免职,但至少保住了性命,更获得了戴罪立功、甚至东山再起的机会!
“下官……草民明白!谢钦差大人不杀之恩!”
“草民定当竭尽全力,戴罪立功,安抚百姓!”
“绝不敢再负大人厚望!”
众人磕头如捣蒜,感激涕零,心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将功补过的决心。
“很好!” 陈彦满意地点点头,“即刻返回各自郡县,依本官方略,全力救灾!若有困难,可及时上报!退下吧!”
处置完高层官员,陈彦的铁腕巡狩,才真正开始。 他亲率六千新军精锐,如同旋风般,席卷河北各州府县。
他的行程毫无规律,时而明察,时而暗访。所到之处,第一件事便是封库查账,核对朝廷拨付的粮草、银钱、药材是否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他随身带着一批从洛阳带来的精通算学的书吏和军中耿直的低级军官,组成稽查小组,账目必须清晰到每一粒米,每一文钱!
在赵州, 他发现郡丞钱益,利用职权,将上好药材偷偷换成了劣质草药,高价卖给民间药铺,中饱私囊。陈彦查实后,直接将钱益绑赴集市口,当着无数灾民的面,宣读罪状,明正典刑!人头落地,百姓欢呼雷动!
在冀州, 有豪强刘霸天,勾结官府小吏,强占灾民临时安置点,欲改建为自家别院。陈彦亲率骑兵,直接踏破其庄园,将刘霸天及涉案官吏一并锁拿,查抄家产,田地归还灾民,主犯斩首,从犯流放!
在深州, 他发现县令王仁(人如其名,表面仁义,实则贪婪),在发放赈灾粮时,故意克扣斤两,还向灾民索要“手续费”。陈彦微服私访,拿到确凿证据后,亮明身份,当场将其拿下,就地正法!
剑光闪烁,人头滚滚!
陈彦手持天问剑,毫不留情。他深知,在这种非常时期,仁慈就是对善良百姓的残忍。唯有霹雳手段,方能显菩萨心肠。每一个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倒下,都伴随着抄没的赃款赃物被迅速转化为灾民的救命粮、御寒衣。百姓们最初是震惊,继而便是发自内心的拥戴!“陈青天”、“活阎罗”的名号,在河北大地不胫而走,既是敬仰,更是无边的敬畏。
各地的官员,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钦差大臣,如朕亲临”!他们每日提心吊胆,生怕下一刻陈彦的仪仗就出现在自己的城门口。以往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勾当,再也无人敢做。赈灾的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虽然依旧艰苦,虽然瘟疫的阴影仍未完全散去,但秩序,一种带着血腥味却无比高效的秩序,开始在河北大地建立起来。
四十多个日夜的奔波,四十多个日夜的杀戮与拯救,陈彦几乎未曾好好合眼。 他踏遍了洪水肆虐的疮痍之地,视察了无数个赈济点,斩杀了不下二十名罪大恶极的贪官劣绅。他的脸庞瘦削黝黑,眼窝深陷,但那双眼睛,却如同寒星,锐利依旧。
终于,当最后一份关于河北全境灾情基本稳定、疫情得到控制、流民初步安置的汇总文书,由各州县快马送至他临时的行辕时,陈彦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最艰难、最危险的阶段,总算过去了。
他下令,大军开拔,返回河北道的核心重镇——信都郡。他需要找一个相对安稳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同时梳理这四十多天的见闻,撰写详细的奏章,向远在洛阳的皇帝,汇报这用铁与血换来的阶段性胜利。
信都郡衙,后院。
亲兵打来热水,陈彦脱下那身沾染了无数风尘、甚至隐约带着血腥味的戎装,将疲惫不堪的身体浸入温热的水中。巨大的倦意如同潮水般袭来,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的是这几个月来的腥风血雨、生死挣扎、百姓的哀嚎与最终浮现的希望……
“河北,暂时安定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但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头……晋王……匈奴……”
带着无尽的思绪和沉重的责任,陈彦在热水的包裹中,沉沉睡去。这是他数月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安眠。
http://www.hlys.cc/43875/3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