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初试交易露锋芒 金蝉脱壳会暗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博多港那家兼营宿泊、名为“波止场”的酒楼安顿下来已有数日。陈彦并未因初至异国而急于行动,反而愈发沉静。他深知,自己这一行人乃是真正的外来者,若像寻常小贩般,将带来的珍贵货物零散、小股地推向市场,不仅效率低下,易被本地盘踞的商贩联手压价。必须速战速决,并且要找一个足够大、能吞下这批货,且有一定信誉的“地头蛇”合作。经过几日缜密的探查,陈彦将目标锁定在了博多港,乃至在整个九州都声名显赫的大商会——“堺屋”。
“堺屋”并非博多本地商会,其本据在更为繁华的堺市(位于摄津国,靠近京都和奈良),那是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贸易都市。而博多港的“堺屋”乃是其重要分支。商会背景深不可测,传闻与京都的公家(贵族)、甚至掌控实权的幕府将军麾下的某些实力派人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主要经营唐物(中国货)、南蛮物(南洋及欧洲货)等高利润商品,资金雄厚,渠道遍布倭国各地,是处理大宗高端货物的最理想对象。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陈彦命人从“安远号”上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只樟木箱。箱内是他精心挑选的样品:三匹光泽如流水、暗纹隐现的苏杭顶级冰蚕丝绸,一套釉色如玉、绘有青花山水亭阁的景德镇官窑瓷瓶与茶具,以及两饼用油纸密封、隐隐透出陈香的云南百年老茶树普洱茶饼。
他仅带了费尔南多(充作通译与顾问,因其能听懂部分倭语并了解商界规矩)以及两名最为机警沉稳的亲随,四人皆换上质地良好但款式普通的商人服饰,将精钢短刃暗藏于袍内,这才离船登岸,向着位于博多港最繁华地段的“堺屋”商铺走去。
虽是清晨,已有伙计在洒扫庭除。陈彦等人步入店内,立刻有一股混合着檀香、药材和纸张的特有气味扑面而来。
一名身着整洁麻衣、眼神精明的中年掌柜迎了上来,用倭语客气地询问。费尔南多上前,用生硬的倭语夹杂着手势表明来意,称有大雍顶级货品欲与贵商会交易。
掌柜起初见陈彦等人面生,并未太过在意,但当他目光扫过赵虎打开的木箱,看到那在晨曦微光下流淌着异样光彩的丝绸和温润如玉的瓷器时,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的客气瞬间变成了真正的恭敬。
“贵客!请!快请内间用茶!” 掌柜连忙躬身,将陈彦四人请入一间布置雅致、铺着榻榻米的静室,并立刻吩咐伙计去请商会中专司鉴定的“目利”(鉴定大师)。
片刻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目利”在两名学徒的陪同下走了进来。老目利显然见多识广,但当他看到陈彦带来的样品时,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几分。他仔细观察后。
老目利与掌柜低声用倭语急速交谈了几句,掌柜的脸上顿时放出光来。他转向费尔南多,态度愈发谦卑:“贵客的货物,实乃……实乃珍品中的珍品!尤其是这丝绸和瓷器,怕是京都的公家大殿也会趋之若鹜!不知贵客欲以何价相让?存量又有多少?”
费尔南多将话翻译给陈彦。陈彦并未直接报价,而是通过费尔南多淡然道:“价格好商量,只要公道。至于数量,此番带来的,仅是样品。”
掌柜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意识到遇到了大主顾。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主要通过费尔南多传话,陈彦偶尔用笔在纸上写下数字),最终达成的价格,远超陈彦之前的预估。一匹丝绸作价黄金二十两,一套瓷器作价黄金五十两,一饼茶作价黄金十两。样品总价高达二百两黄金!支付方式清一色是倭国官方铸造的、成色十足的小判金。
当沉甸甸、黄澄澄的小判金被装入铺着红绒的木盒,推到陈彦面前时,连见多识广的费尔南多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陈彦面色平静,示意赵虎收好金盒。
交易完成,气氛更加融洽。陈彦品了一口送上来的抹茶(味道苦涩,他不太习惯),放下茶碗,通过费尔南多缓声道:“掌柜的,实不相瞒,此类货物,陈某手中尚有不少。此次登门,除了这笔小生意,陈某更想拜会贵商会的会长三井忠信大人,商谈一笔更大、更长久的生意。”
掌柜闻言,神色一凛,收敛了笑容。他仔细打量着陈彦,见其气度沉稳,目光深邃,绝非普通海商,而且一开口就要见会长,显然所图非小。他沉吟片刻,躬身道:“贵客请在此稍候,用些茶点,容小人即刻前往禀报会长大人。只是……会长事务繁忙,能否拨冗相见,小人不敢保证。”
“有劳。” 陈彦微微颔首。
掌柜匆匆离去。等待的时间里,静室落针可闻,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声。费尔南多有些紧张地搓着手,赵虎、钱豹则手按腰间暗处,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动静。陈彦则闭目养神,心中快速盘算着接下来的说辞。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掌柜才返回,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贵客,会长大人正在‘松之间’等候,请随小人来。”
陈彦四人跟着掌柜,穿过几重回廊庭院,来到一处更为幽静的院落。
室内的主位上,跪坐着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他身着墨色丝绸吴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额头宽阔,一双细长的眼睛半开半阖,却偶尔开合间精光四射,仿佛能看透人心。他并未起身,只是微微抬手示意,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威势。此人正是“堺屋”商会的会长,三井忠信。
“在下陈彦,见过三井会长。” 陈彦依足礼节,微微躬身。费尔南多、赵虎、钱豹则留在室外廊下等候。
“陈先生远来辛苦,请坐。” 三井忠信的声音平和舒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他说的竟是略带口音但颇为流利的汉语(官话)!这让陈彦心中微凛,看来此人果然不简单,对大明(大雍)情况颇为了解。
陈彦坦然在三井忠信对面的蒲团上跪坐而下(入乡随俗),姿态不卑不亢。
“听闻陈先生手中有一批顶级的明国货,并有意与敝商会做大生意?” 三井忠信开门见山,目光如炬,直视陈彦。
“正是。” 陈彦迎着他的目光,语气从容,“陈某手中,确有大批与样品同等品质,乃至更胜一筹的丝绸、瓷器、茶叶。数量……足以满足贵商会数月之需。陈某希望,能与‘堺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井忠信脸上看不出喜怒,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哦?大批货物?不知陈先生的货船,现今停泊在博多港何处?老夫或许可派人前去验看,以便估算价值,商讨细节。”
果然问到关键处了。陈彦心念电转,面上却依旧平静:“会长明鉴。为安全计,货船并未停靠博多港。如今海上,风浪莫测,倭寇更是猖獗。陈某不得不谨慎行事,将货物存放在一处隐秘所在。”
他略一停顿,抛出了真正的方案:“陈某此次前来,正是想与会长约定一个海上交易的地点与时间。届时,你我双方船队于海上预定地点汇合,当场验货、交割,银货两讫,各自方便。如此,可免去货物装卸、仓储之繁琐,亦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海上交易?” 三井忠信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和更深沉的审视。他沉吟良久,室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沉香袅袅,更添几分诡谲。
半晌,三井忠信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探究:“陈先生行事……果然非同寻常,谨慎至此。恕老夫冒昧,观先生气度,绝非寻常商贾。不知先生……究竟来自何方?此番大手笔,所图又为何?”
尖锐的问题直指核心。陈彦感受到对方目光中的压力,但他早已准备好说辞。他淡然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商人的精明与恰到好处的坦诚:“会长果然慧眼。陈某确非小打小闹之辈。不瞒会长,陈某乃大雍商人。” 他刻意强调“大雍”二字,观察着对方的反应。“如今海禁渐松,正是我辈搏击风浪、谋求厚利之时。此番前来,别无他图,只为求财二字。”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显得推心置腹:“与贵商会合作,正是看中‘堺屋’在倭国的信誉与实力,可让这批货卖出最好的价钱,也省去陈某诸多琐碎。若会长觉得此方式可行,我们便约定时间地点;若会长觉得风险过大,或有所顾虑,陈某亦不敢强求,只好另寻他家合作了。” 他以退为进,将选择权抛回给对方。
三井忠信的目光在陈彦脸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透过皮囊看清其内心真实想法。最终,他脸上那商人特有的、圆滑而精明的笑容重新浮现,仿佛之前的审视从未发生:“陈先生快人快语,老夫欣赏!好!这笔生意,我‘堺屋’接了!只要货物与样品无异,价格就按今日所议,支付黄金,绝无问题!”
气氛顿时缓和。双方随即开始商定具体细节。最终约定:三日之后,午时正,在博多港外海偏东南方向约三十海里的一处无名小岛(由费尔南多海图标注,易于识别且相对僻静)附近海域进行交易。“堺屋”将出动三艘大型货船,携带足额黄金;陈彦则需出示约定数量的货物,并允许对方派员登船抽验。
事情谈妥,陈彦便起身告辞。三井忠信亲自送至院门,态度客气,甚至带着一丝热络。
然而,陈彦等人刚离开“堺屋”商铺,转入一条相对僻静的街巷,费尔南多便凭借其多年航海养成的、对视线和环境的极端敏感,迅速贴近陈彦,用极低的声音道:“大人,有‘尾巴’。两个,分开跟着,很专业。”
陈彦眼角余光向后一扫,果然发现巷口有两个看似寻常的行人,目光偶尔扫过他们,行动节奏与他们保持着微妙的同步。他心中冷笑,果然,老狐狸还是起了疑心,想摸清他们的落脚点和底细。
“陪他们玩玩,甩掉。” 陈彦低声吩咐,脚下步伐不变。
赵虎、钱豹立刻会意,一左一右稍稍落后半步,无形中形成了掩护。陈彦则带着费尔南多,突然加快脚步,拐进了一条岔路密集的商业街。博多港的市街布局复杂,店铺林立,人流如织。陈彦看似随意地走进一家贩卖漆器的店铺,片刻后又从侧门走出;赵虎则故意在一个卖团子的摊前停留,挡住跟踪者的视线;钱豹则迅速穿过一条窄巷。利用对地形的事先粗略了解和默契的配合,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在几个巧妙的穿插和掩护下,便将身后那两条经验丰富的“尾巴”彻底甩脱。
确认安全后,四人迅速汇合,绕路返回了码头,登上了“镇海号”。
一回到相对安全的船舱,赵虎便忍不住道:“大人!对方果然心怀叵测!这交易恐怕有诈!是否考虑换一家商会?”
陈彦站在舷窗边,望着窗外渐渐喧嚣起来的博多港,摇了摇头,目光冷静而深邃:“暂时不必。对方跟踪,乃是常情。这说明他们对我们的货物和能力极感兴趣,但又心存疑虑,想摸清我们的虚实。这是商场上试探对手的惯用伎俩。”
他转过身,分析道:“‘堺屋’是本地数一数二的大商会,注重信誉,直接黑吃黑、毁约火并的可能性不大,那会砸了招牌。但提防之心不可无。三日后的交易,才是真正的试金石。若他们按约定,携带足额黄金,公平交易,则说明可信,可长期合作。若他们敢耍花样,妄图吞掉我们的货……”
陈彦眼中寒光一闪,语气森然:“那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雷霆手段!也省得我们再去费心寻找其他买家,正好杀鸡儆猴,在这博多港立下规矩!”
“传令!起锚,升帆!我们即刻离开博多港,回驻泊地与张校尉他们会合,全力准备三日后的‘大生意’!”
“是!” 赵虎、钱豹凛然遵命。
很快,“镇海”、“安远”两船升起风帆,收起铁锚,缓缓驶离码头,向着外海方向驶去。船影逐渐变小,融入海天一色之中。
几乎就在陈彦船队离开后不久,“堺屋”商会那间幽静的“松之间”内。
三井忠信依旧跪坐在原地,听着手下两名擅长追踪的“目付”汇报跟丢目标的消息,他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跟丢了?在博多,我们的地头上,跟丢了几个外来商人?” 他的声音依旧平和,但室内温度仿佛瞬间降低了几度。两名跪伏在地的目付额头渗出冷汗,不敢抬头。
“会长恕罪!那几人……绝非普通商贾,他们对巷道的熟悉程度,穿梭人群的灵活身法,尤其是那种警惕性……更像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探子或军人……” 一名目付硬着头皮回禀。
三井忠信沉默片刻,挥了挥手,让两人退下。他独自坐在幽室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茶杯边缘,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大雍商人……身手矫健如豹……船不入港……海上交易……还能轻易甩掉我最好的目付……” 他低声自语,每一个词都带着深深的思量,“此人,绝不简单。他所图,恐怕不止是钱财那么简单……三日后……哼,老夫倒要看看,你究竟是何方神圣,这海上之约,是福是祸……”
http://www.hlys.cc/43875/3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