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老板,全城的锅都追着你跑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陆远刚迈出评审中心台阶三步,后颈的汗毛就竖起来了。

  右手边卖煎饼果子的阿姨正掀锅,那口擦得锃亮的黑铁锅突然“咔嗒”一声自己翻了个面,油星子在晨光里蹦出金点子。

  他下意识抬手,一根刚炸好的油条就精准掉进掌心,还带着滚烫的焦香。

  “得,这味儿比您平时炸的火候足。”阿姨举着铲子愣住,围裙兜里的铜铃铛被震得叮当响,“我这锅...昨儿还说要换电饼铛来着。”

  陆远捏着油条往嘴里送了半截,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闷响。

  回头正撞见辆环卫车缓缓驶过,后车厢里堆着的不锈钢盆、旧铝锅像商量好了似的,集体发出嗡鸣,金属震颤的声音混在一起,倒像是有人用筷子敲着饭盆唱山歌。

  他把油条塞给凌霜,弯腰扒拉背包里的玄铁锅。

  青纹在布料下跳得更欢了,活像个偷发消息被抓包的熊孩子。“您老又搞什么幺蛾子?”他压低声音戳了戳包,“上次把菜市场的活鱼都招到后厨,这次连废品站的家伙什儿都来凑热闹?”

  凌霜的腕表突然发出刺啦电流声,她垂眸扫过屏幕,眼尾的寒芒更盛了些。“三公里内检测到两千一百三十七个火种信号源。”她左手虚按在腰间,那里别着没开刃的唐刀,“他们正以我们为中心,呈放射状收拢。”

  陆远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这才发现人群里藏着的端倪——穿格子衬衫的大叔解开第二颗纽扣,露出藏在里面的铜质炊事员徽章;拎菜篮的老太太掀开幕布,竹篮底下压着半本油乎乎的《大众菜谱》;连刚才举缺边铁锅的马尾姑娘,此刻正把铁锅抱在怀里,指腹反复摩挲锅底那道磕痕,像在安抚什么活物。

  “他们是来找’饭魂‘的。”凌霜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我查过档案,七十年前特殊时期,所有民间菜谱都被收走统一销毁。

  有人把菜谱抄在锅沿内侧,有人把调味秘方刻在砧板背面——这些老物件,其实都是活的。“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小桃发来的加密语音。

  陆远刚点开,就听见监控室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老大!

  全国异常火种活动指数突破红线了!

  我现在把信号伪装成广场舞音箱干扰,但...您看这地图!“

  他点开共享界面,差点被密集的红点晃花眼。

  从南到北,从胡同到弄堂,原本灰扑扑的地图上,此刻像撒了把火星子——每个红点旁都标着“老灶台”“职工食堂”“外婆的碗”之类的备注。

  “三十年来头回啊。”小桃的声音带着点发颤的兴奋,“系统监测到这些老物件的共鸣强度,比当年销毁最后一批手抄菜谱时还高!

  我刚往’老灶台‘论坛发了段频谱,附了句’想吃饭的,自己点火‘——现在论坛帖子已经被顶到十万楼了。“

  陆远把手机揣回兜里,抬头正撞见凌霜似笑非笑的眼神。“看什么?”他摸了摸鼻子。

  “你耳朵红了。”女武神难得露出点调侃的意思,“上次在菜市场帮阿婆修蜂窝煤炉,也是这副表情。”

  话音未落,前方传来“哐当”一声巨响。

  陆远抬头,只见街角那家挂着“拆迁勿近”的社区食堂,锈迹斑斑的招牌突然砸在地上,露出后面斑驳的水泥墙。

  阳光斜斜切进来,照出墙上一行褪色的红漆大字:“1978年,一顿多加半勺米,记大过一次”。

  他的脚步顿在原地。

  玄铁锅在背包里震得更急了,布料被青纹顶出个小包,像在推他往前走。

  “进去看看?”凌霜已经当先跨进废墟。

  断砖堆里还躺着半块蓝白瓷砖,上面隐约能看见“粗粮细作”四个字。

  陆远蹲下身,从围裙口袋里摸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他爷爷传下来的酸菜母汁,深褐色的液体在罐子里轻轻摇晃,泛着琥珀色的光。

  “借个火?”他转头对凌霜笑。

  女武神二话不说抽出唐刀,刀背在砖头上一磕,火星子“噌”地窜起来。

  陆远用枯枝引着火,在断灶台上支起从背包里摸出的小砂锅——这是他今早出门时顺手揣的,原打算煮碗热汤面当午饭。

  水烧开时,他往锅里撒了把自己种的小青菜,抓了撮手磨的细盐。

  面条下进去的瞬间,整面墙的裂缝里突然渗出细密的热气,像有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在帮他扇风。

  “熟了。”他捞起一筷子面,吹了吹,正要送进嘴里,忽听得四周“吱呀”声此起彼伏。

  抬头望去,整条街的窗户都开了。

  二楼张奶奶家的防盗窗上挂着的酱肉,被风掀得晃来晃去;三楼外卖小哥的窗台摆着没拆封的预制菜,包装纸被吹得哗哗响;最离谱的是五楼王老板的落地窗——那扇平时连苍蝇都不让进的防弹玻璃,此刻正缓缓滑开条缝。

  无数双筷子从各个窗户里伸出来。

  竹筷、木筷、银筷、甚至还有双包浆的象牙筷,在空中微微颤抖,像在排队等他递面。

  陆远愣了两秒,突然笑出声。

  他夹起面条,先喂给最近的竹筷——那是楼下修自行车大爷的,筷头还沾着机油。

  面条刚入口,二楼传来“呜”的一声,张奶奶举着个豁口瓷碗探出头:“小陆啊!

  给我也来口!“

  “得嘞!”他把砂锅往地上一放,抄起漏勺开始分面,“张奶奶的多加点酸菜母汁,李叔的面汤多舀半碗,外卖小哥的...您这预制菜今儿就别吃了,我给您加俩荷包蛋!”

  凌霜靠在残墙上,看着他忙得额头冒汗,嘴角不自觉翘了半分。

  她的腕表还在震动,但这次不是预警,而是来自总部的消息:“冰凰,是否需要支援?”

  她垂眸删掉消息,把腕表反扣在掌心。

  暮色漫上来时,陆远擦了擦手,发现自己的围裙兜里塞了把东西——有颗包着红纸的灶糖,半块用报纸裹着的绿豆糕,还有张皱巴巴的纸条:“陆师傅,我家的老砂锅在阳台放了十年,您要是用得着...”

  “该走了。”凌霜拍了拍他肩膀,下巴朝巷口抬了抬。

  停在巷口的皮卡后斗里,不知何时堆了小山似的锅具。

  搪瓷盆压着铸铁锅,砂煲挨着铝饭盒,最上面那口铜锅还沾着没擦净的藕粉,显然是刚从厨房跑出来的。

  “它们认你当’灶引人‘了。”凌霜坐进副驾驶,看着陆远盯着后斗发愣,“古籍里说,凡能让锅具自发共鸣者,便是能引动人间烟火气的’灶引人‘。

  现在...“她瞥了眼后斗里突然开始”叮叮当当“聊天的锅们,”你想甩也甩不掉了。“

  陆远发动车子,后视镜里的城市灯火渐渐模糊。

  后斗传来“哐啷”一声,是口缺了边的铁锅翻了个身,露出内侧用钢针刻的小字:“分给邻居半锅粥,日子就甜了。”

  他摸了摸兜里的《被除名的味道》,突然觉得这书该再添几页了。

  “凌霜,”他打了把方向盘,“明天去菜市场吧。

  我想买点新米——“

  “做什么?”

  “熬锅稠的。”他笑,“让那些锅们也尝尝,什么叫...有魂的饭。”

  夜色渐深,皮卡停在城郊的老院子前。

  陆远刚熄火,后斗突然安静下来。

  他回头望去,所有锅具都规规矩矩叠成小塔,最顶上那口铝饭盒正轻轻晃着,像在催促他下车。

  凌霜先下了车,突然顿住脚步。“有人来了。”她侧耳听了听,“是...脚步声。”

  陆远跟着下车,就见院门口的老槐树下,影影绰绰站着些人影。

  有拎着竹篮的老太太,扛着案板的大叔,甚至还有个抱着奶瓶的年轻妈妈——奶瓶里装的不是奶,是琥珀色的酸菜母汁。

  “陆师傅。”老太太举了举手里的蓝布包,“我家传了三代的蒸糕模子,能放您这儿吗?”

  “我们就想...给这些老物件找个家。”大叔拍了拍案板,上面还留着没擦净的面团,“它们说,跟着您,能活过来。”

  陆远接过蓝布包,手指触到模子上的雕花——是朵绽开的牡丹。

  他抬头,月光正好洒在院墙上,那里不知何时多了行新刷的红漆字:“2023年,一顿多煮十碗饭,不记功。”

  他笑了。

  “进来吧。”他推开院门,“灶里的火,一直没灭。”

  后斗的锅们突然集体发出轻响,像是在鼓掌。

  凌霜关上车门,望着院外渐次亮起的灯火——那是跟着他们来的人,正陆续点亮自家的灶火。

  她的腕表又震动起来,这次是小桃发来的定位:“老灶台论坛爆了,他们说要‘给每口锅找个会做饭的人’。”

  陆远蹲在灶前添柴火,火光映得他眼底发亮。

  他转头对凌霜喊:“帮我把后斗的锅搬进来!

  对了,那口铝饭盒...轻点儿,里面可能有宝贝!“

  女武神弯腰搬锅,指尖触到铝饭盒时,突然感觉里面有东西在动。

  她掀开盖子,里面躺着颗小得可怜的饭粒,金黄金黄的,还带着温热的香气。

  “这是...”

  “是张奶奶的爷爷传下来的。”陆远往锅里倒水,“她说,当年闹饥荒,她太奶奶用最后半升米蒸了锅饭,分给整村人。

  这颗饭粒,是大家偷偷省下的,说要留着...等能吃饱饭的那天,再种出更多饭来。“

  凌霜望着那颗饭粒,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些锅会自己跑过来了。

  夜色更深了,老院子里飘起饭香。

  清晨,陆远揉着眼睛打开车门准备出发,却被眼前景象惊住。
  http://www.hlys.cc/44371/3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