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第202章 君臣坦荡释心疑,未雨绸缪布新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02章 君臣坦荡释心疑,未雨绸缪布新局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贾诩并未立刻退下,他站在原地,微垂的眼帘下目光闪烁,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片刻后,他再次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冒犯的探究之意:

  “陛下,臣……心中仍有数个疑惑,积压已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日斗胆,望陛下能为臣解惑。”

  刘协看着这位向来明哲保身、惜字如金的老臣,此刻竟主动提出心中疑惑,不由得感到一丝意外,同时也升起了几分兴趣。他回到御座,姿态放松了些,抬手示意:“哦?文和竟也有疑惑难解之时?但说无妨,朕今日许你畅所欲言。”

  贾诩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将埋藏心底近一年的问题逐一抛出,语速平稳,却字字千斤:

  “其一,陛下登基之初,局势危如累卵,内外交困。臣贾文和,自认并非声名显赫、德高望重之辈,且素行低调,甚至……在某些人眼中,或有不佳之风评。陛下当时,是如何确信臣能担任绣衣府令此等要害职位,赋予监察天下之权,而不虑臣……怀有二心,背刺陛下?”

  “其二,”他继续道,目光中带着深深的审视与不解,“陛下仿佛生而知之,对诸多原本籍籍无名或将星蒙尘之人,如黄忠、赵云、甘宁,乃至……臣与徐庶等人,似乎早有洞察。初次擢升,便往往委以重任,授予实权兵柄。须知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陛下何以如此笃定,我等必会忠心耿耿,而非拥兵自重,甚至反噬其主?此等魄力与识人之明,远超常理,臣实难索解。”

  “其三,”贾诩的声音压得更低,却更显清晰,“陛下所授之种种惊世技艺——曲辕犁、新式计数、造纸、印刷,乃至如今工坊中正在攻克的蒸汽机、火炮……此等知识,闻所未闻,精妙绝伦,绝非寻常积累可得。?”

  最后,他抬起头,问出了一个看似突兀,却暗藏机锋的问题:“其四,臣观陛下布局,深谋远虑,对潜在威胁似有预见。然河内司马氏,名声不显,陛下却似乎对其抱有极深戒心,……不惜诛族。臣愚钝,不知司马家因何能引得陛下如此忌惮,除之而后快?”

  这四个问题,尤其是前三个,直指刘协穿越身份和“智能”外挂的核心秘密,以及他用人行政的最大依仗和风险。最后一个关于司马家的问题,则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未来潜在的威胁。

  殿内陷入一片沉寂,炭火偶尔的噼啪声显得格外刺耳。刘协没有立刻回答,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目光深邃,仿佛在审视贾诩,又仿佛在穿越时空,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

  良久,刘协忽然轻笑一声,带着一丝玩味看向贾诩:“文和,你可知,你今日问了这许多不该问、也不能问的问题,就不怕朕……现在就杀了你灭口吗?”

  贾诩闻言,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露出一抹近乎解脱的淡然笑容。他再次躬身,语气平静得可怕:“陛下,以臣如今所知之机密——无论是天灾,还是代替陛下研制那些足以改变国运、甚至颠覆乾坤的利器,其中任何一件,都足够臣死上十次、百次了,陛下若真想杀臣,臣……早已不知死了多少回,尸骨皆寒矣。”

  他顿了顿,坦然道:“臣之性命,早已系于陛下之手。陛下予臣信任,臣便竭诚效力;陛下若觉臣碍事,臣亦无怨。”

  刘协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贾诩说完,他才猛地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贾文和!深知朕之心性!”

  笑声渐歇,刘协站起身,走到贾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既有感慨,也有一种如释重负:“文和,你所问这些,皆乃朕心中最深之秘,关乎天命,亦关乎朕之根本。非是朕不信你,实乃时机未至。”

  他目光投向殿外:“待到此番平定二袁,扫清世家痼疾,真正实现大汉一统,四海靖平之时……朕,自会给你一个答案。届时,你等自会明白朕之用心,亦会知晓这一切的由来。”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深深一揖:“臣,拭目以待。必竭尽残年,助陛下成就此不世功业,亲眼见证那海晏河清之日!”

  此事暂告一段落,贾诩话锋一转,回到了现实的布局上:“陛下,方才臣言及借拍卖丝路之利与清算世家之机,行‘请君入瓮’之策。然则,世家商贸网络盘根错节,一旦骤然清除,虽利在长远,短期内恐生混乱。糜家虽得陛下信重,其商队网络亦堪称庞大,然若战后全盘接手如此巨利,一家独大,恐……日久生变,尾大不掉。陛下不可不防。”

  刘协闻言,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亦有考虑,垄断必然滋生新的问题。“文和有何良策?”

  贾诩显然早有腹案,从容道:“臣以为,可引入制衡。河北中山无极,有一甄家,乃当地望族,世代经商,家资巨万,信誉卓着,其商业脉络主要在北地,与糜家侧重南方、中原有所不同。如今其家主甄逸已故,长子甄豫亦早夭,如今主事者乃是甄逸之妻张夫人。此女颇有才干,能稳住家业。其膝下有一幼女,名唤甄宓,年约十一,聪慧明丽,素有佳名。陛下或可下旨,以褒奖甄家昔日支持刘幽州(刘虞)、心怀汉室为由,特召此女入长安,与蔡中郎之女蔡琰、以及糜子仲之妹糜贞一同学习。如此,既示陛下恩宠,亦可令甄家感恩戴德,更可借此与甄家建立联系,使其成为制衡糜家商业势力的一枚重要棋子。待其成长,或联姻,或另有任用,皆可从容布局。”

  刘协听完,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关于“甄宓”的历史信息。他略一沉吟,并未立刻采纳联姻之议,只是淡淡道:“甄家之事,朕已知之。张夫人能于乱世中支撑家门,确非易事。召甄宓入京就学,以示朝廷抚恤忠良之后,此议甚好。可先行铺垫,暗中关照,待北地战事平定,再行下旨不迟。至于其他……容后再议。”

  他心中暗忖,引入甄家作为商业上的制衡,确是一步好棋。但具体如何运用,是单纯扶持其商业与糜家竞争,还是如贾诩暗示般进行更深度的绑定,还需观察时局发展与人物成长,不必急于一时。

  贾诩见天子采纳了前半部分建议,且心中自有计较,便知此事已在天子掌控之中,不再多言,躬身道:“陛下圣裁。若无他事,老臣告退。”

  刘协点了点头:“去吧。迁徙百姓、监控韦端、以及筹备‘丝路拍卖’与‘召见世家’诸事,需加紧进行,不容有失。”

  “老臣遵旨。”贾诩再次一礼,身影如同融入阴影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

  空荡的殿内,刘协独立良久

  低声自语:“快了……就快了。待这一切尘埃落定,一个崭新的大汉,将真正浴火重生。”
  http://www.hlys.cc/44821/2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