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深谋远虑抗天灾,鸭阵井网定民心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贾诩退下后,德阳殿内重归寂静,然而刘协的心潮却难以平复。蝗灾的阴影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逼迫他必须争分夺秒,与即将到来的天灾赛跑。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意识再次沉入脑海,沟通那好不容易攒了两个月能量的“智能”。此刻,他迫切需要的是应对这场具体危机的方法。“查询!面对即将爆发的大规模蝗灾及伴随的旱灾,有何具体、可行且高效的应对措施?”他在心中急切地发问。
短暂的延迟后,一段清晰而详尽的信息流涌入他的意识,仿佛久旱后的甘霖:
【应对蝗灾旱灾综合方案建议:】
【一、水源保障。】 立即组织人力,在旱情可能严重的区域,如兖州、司隶、豫州等地,大规模挖掘深井,深度需达五十米以上,以获取稳定的地下水源。此为首要任务,确保人畜饮用水不受地面干旱影响,维持基本生存与生产力。
【二、根除虫卵。】 对已发现及可能存在的蝗虫卵聚集区(如河滩、湖滨淤泥地、荒地)进行紧急处理。措施包括:组织人力深翻土地,将深层虫卵翻出;利用日光曝晒;集中焚烧已发现的虫卵块及经过曝晒的淤泥,从根本上减少蝗虫孵化基数。
【三、生物防治。】 大规模收购、放养鸭子。一只成年鸭子一天可捕食100-200只蝗虫,是极佳的生物防治手段。需注意:鸭子需适量喂食粟米等饲料,不可完全依赖蝗虫为食;同时必须保证鸭群的饮用水源。
【四、资源化利用(高风险,需谨慎)。】 可组织民众捕捉成虫,将其晒干或烘干后磨成“蝗虫粉”。此粉为高蛋白、高营养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铁、锌、钙)及维生素(如b12),其蛋白质为“完全蛋白”,含有人体所有必需氨基酸。建议以1:10比例(1斤蝗虫粉兑10斤粮食)混合主食,可增强体质。
【重要警告:此方案存在三大风险:1、部分人群可能对高蛋白过敏;2、群居蝗虫可能产生苯乙腈,并可在体内转化为氢氰酸(有毒)。需通过沸水煮沸至少3分钟(苯乙腈易挥发、溶于水)以降低风险;3、若蝗虫取食了含有特定植物碱(植物毒素)的植物,其体内可能残留毒素,极难处理,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综合建议:优先考虑前三项措施,此方案可作为备选,并严格管理。】
仔细消化着这些信息,刘协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尤其是看到关于“蝗虫粉”的警告后,他立刻做出了决断。缺水环境下大规模捕捉、清洗、煮沸蝗虫本就耗费珍贵的水资源,且存在中毒风险,得不偿失。相比之下,利用鸭子进行生物防治,显然是更安全、更可持续的选择。
“传鲁肃、贾诩即刻觐见!”刘协不再犹豫,声音斩钉截铁。
不过片刻,鲁肃与去而复返的贾诩便匆匆赶回殿内。
“子敬,文和,应对蝗旱之策,朕已有初步构想。”刘协开门见山,语速快而清晰,“首要在于水!即刻以八百里加急传旨兖州、司隶、豫州(朝廷控制区),各郡县、各亭(汉制基层单位),必须立即组织人力,依托现有改进的深井技术,挖掘深井,深度至少需达十五丈(约50米)!务必确保每亭至少有两口深井,保障人畜饮用水无虞!此事关乎数百万军民生死,由各地太守、县令亲自督办,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所需物资、工匠,由大司农衙门及工部全力协调支持!”
“臣遵旨!”鲁肃神色凛然,深知此令之重,立刻记下。
“其二,清理虫卵,刻不容缓!”刘协继续道,“动员各地官民,对已知的河渠淤泥、荒滩湿地进行彻底清理。发现蝗卵,立即就地焚毁!同时,对相关区域进行深翻、曝晒,尽可能根除隐患。各地驿站沿线,亦需同步进行,并确保驿站自身水井充足,粮储丰沛,以备不时之需,并为后续可能的迁徙队伍提供补给。”
“其三,”刘协目光转向鲁肃,“子敬,你立刻以朝廷名义,联系糜家,以及兖州、司隶境内所有与我们合作的世家、豪强、大农户,不惜代价,从荆州、益州、冀州等地大量收购活鸭(汉代可能叫鹜,这里直接写鸭)!数量越多越好!理由……”他略一沉吟,“便说为供应大军肉食,亦可言宫中近日偏好此物,需大量储备。具体缘由,由他们自行揣测,朕只要看到活鸭子!准许你动用郿坞银钱。”
鲁肃虽对大量收购鸭子有些疑惑,但见天子神色不容置疑,且联系到蝗灾,心中隐隐有所猜测,当即领命:“臣明白,即刻去办!”
安排完这几项紧急措施,刘协又将目光投向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文和,还有两件事,需你绣衣府去办。”
“陛下请吩咐。”贾诩躬身。
“其一,”刘协压低声音,“可悄然放出风声,就说朕在收复凉州、打通丝路之际,于敦煌获得绝世琉璃珍品,晶莹剔透,华美异常,乃天宫造物。朝廷不日举办丝绸盛会,……价高者得。”
贾诩眼中了然之色一闪而过,这是为后续“拍卖”与“召见”世家埋下诱饵。他微微点头:“老臣明白,此风必会悄然吹遍各大世家耳中。”
“其二,”刘协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下一道旨意,就说朕近来尤喜食鸭,宫中每日必备,且须现宰现烹,方觉鲜美。令尚食监近日膳食,也多以鸭为主,各户养鸭超过是10只可免赋税3年,但需要是成品鸭子,但记住鸭子价格控制好。”
贾诩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天子这是要以自身为榜样,引导风向,使得收购、蓄养鸭子之事显得顺理成章,甚至成为一种风尚,从而间接推动民间养鸭、购鸭的热情,但贾诩并不明白鸭子和蝗虫有什么必然联系。
“陛下圣明,此二事,老臣必办得妥帖。”贾诩心领神会,躬身领命。
鲁肃与贾诩领命而去,迅速投入紧张的部署之中。一道道加盖皇帝玺印的诏令从长安发出,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向各州郡。
司隶、兖州等地刚刚从战争的紧张中稍有缓和的官府,再次如同上紧了发条般高速运转起来。
“水井为基,鸭阵为兵……朕能做的,已然尽力。接下来,就看天意,以及前线的将士们,能否抢在这天灾彻底爆发之前,为朕,为这大汉,扫清最大的障碍了!”
http://www.hlys.cc/44821/2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