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董卓的“仁政”,减免赋税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刘备的手,在颤抖。

  不是因为恐惧,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一种被颠覆了认知后的,生理性的痉挛。

  他手中的那卷纸,很轻,是新制成的蔡侯纸,光滑细腻。可在他手里,却重逾千钧。

  《建安元年农税减免及阶梯式征收试行草案》。

  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让他感到无比陌生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力量。

  “阶梯式征收”,何意?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逐行扫过。

  “……凡年入粟米百石以下者,免其税。”

  “……百石至五百石者,什一税之。”

  “……五百石至千石者,五一税之。”

  “……凡工商之户,依其利,分三等九品,税率自什一至三一不等。豪商大贾,利愈厚,税愈重……”

  “……所征之税,一部分归国库,一部分立为‘仓储调节金’,丰年储粮,灾年平价售之,以抑粮价……”

  “……凡新垦荒地,首三年免税。”

  一条条,一款款,清晰、冰冷、精确,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又蕴含着一种足以撼动天下的“仁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减税了。

  这是在用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割这个王朝的肌体。它避开了贫弱的百姓,却狠狠地割在了那些富户、豪商、以及隐形的大地主身上。

  这是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治国方略。他读过的圣贤书里,讲的是“薄赋敛,轻徭役”,是一种笼统的仁德。而眼前这份草案,却是一种冰冷的、建立在数字和计算之上的,绝对的公平。

  “刘司农,可还看得懂?”李儒的声音幽幽响起,他欣赏着刘备脸上那副失魂落魄的表情,就像欣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相国大人说了,这叫‘取之于豪,用之于民’。那些脑满肠肥的家伙,平日里鱼肉乡里,现在,也该为国家出点血了。”

  刘备的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脑海里浮现的,是董卓那张肥硕粗鄙的脸,是他在大殿上啃着猪蹄,满嘴流油的模样。

  那个男人,那个在他眼中如同恶鬼、蠢猪一样的国贼,怎么可能制定出如此……如此精妙绝伦,又如此大逆不道的法案?

  这法案,哪里是“仁政”,这分明是在挖断士族与豪强的根!

  他终于明白,董卓之前的杀戮,兴修水利,推广新粮,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铺垫。而眼前的这份草案,才是他真正的杀招。

  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完全绕开士族豪强,由他直接面对天下万民的,全新的秩序。

  “刘司农,相国大人还有一事相托。”李儒慢条斯理地从袖中取出另一份盖着相国府大印的令书,“这份草案,将由你,亲自带人,颁行于关中各县。相国大人要你亲口告诉那些百姓,这份恩典,是谁给他们的。”

  “轰!”

  刘备感觉自己的天灵盖,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

  他踉跄着后退一步,脸色煞白如纸。

  ……

  长安城的告示栏前,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一份用最大号字体书写的崭新公告,被贴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起初,人群是安静的,带着一种惯有的麻木和怀疑。

  “减税?真的假的?”一个货郎伸长了脖子,满脸不信,“官府的话,能信?怕不是今天减一斗,明天就要加一石吧?”

  “就是,前汉王莽那会儿,也搞过什么新政,结果呢?越改,咱们的日子越难过。”旁边一个老者附和道,眼神里全是警惕。

  然而,随着识字的人,将公告上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念出来,人群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

  “……年入百石以下,免税?”

  “……做小买卖的,挣得少,交的也少?挣得多的,才交得多?”

  “……开荒地,三年不收一粒粮食的税?”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生怕自己听错了一个字。

  这……这是什么道理?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人群死寂了片刻,随即,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喧哗!

  “俺没听错吧?俺家那二亩薄田,一年到头也就收个几十石,这么说,以后就不用交皇粮了?”一个壮汉用力地拍着自己的脑门,仿佛要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我的天爷啊!这……这是真的吗?!”

  “快!快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别是哪个龟孙子拿咱们寻开心!”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告示栏,那些不识字的,就抓着识字的人,一遍遍地问,一遍遍地确认。当他们终于确定,那白纸黑字上写的,确确实实是这个意思时,那份压抑了太久的狂喜,如同火山般喷发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听完旁边书生的解释,浑浊的双眼瞬间涌出泪水。他转过身,朝着相国府的方向,“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他这一跪,就像一个信号。

  越来越多的人,转过身,跪了下去。

  起初是几十个,然后是几百个。最后,整个长街,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没跪过皇帝,却在今天,为了一份减税的公告,向那个他们曾经咒骂过的“国贼”,献上了最虔诚的膝盖。

  “董相国……真是活菩萨!”

  “相国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响起,汇成一股洪流,冲天而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而在这片狂热的欢呼声中,刘备正骑在马上,面无表情地穿过另一条街道。他身后,跟着一队官吏,车上装着的,正是要发往各县的公告文书。

  那些震耳欲聋的欢呼,像一柄柄无形的重锤,反复敲打着他的心脏。

  他要去执行这项“仁政”。

  他要去亲手将这份“恩典”,送到每一个百姓的手中。

  然后,再亲口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拜董卓所赐。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游街示众的囚犯,民众的每一次欢呼,都像是扔在他脸上的一块烂泥。

  冯翊县,某个村落的打谷场上。

  刘备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声音沙哑地宣读着相国府的政令。

  台下,是上千名村民。他们仰着头,一张张被风霜刻满沟壑的脸上,是那种刘备从未见过的,混杂着狂喜、激动与不敢置信的复杂神情。

  当他读到“凡年入粟米百石以下者,免其税”时,台下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惊雷般的欢呼。

  一个老农激动得浑身发抖,他拉着身边儿子的手,老泪纵横:“听见了吗?听见了吗!咱家……咱家以后不用交税了!剩下的粮食,够你娶媳妇了!”

  刘备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下。

  他宣读完了政令,按照李儒的吩咐,最后扬声说道:“此皆相国大人之恩典,尔等当感念相国活命之恩,勤于耕作,为相国效力!”

  说完这句话,他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草民,谢相国大人天恩!”

  台下,上千名百姓,乌泱泱地跪了下去,朝着长安的方向,拼命地磕头。那场面,比祭祀天地时还要虔诚。

  刘备站在台上,看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一边磕头,一边对怀里的孩子说:“娃,记住,是董相国,让你有饭吃的。”

  他看到一个断了条腿的老兵,拄着拐杖,也挣扎着跪下,嘴里喃喃自-语:“俺给大汉打了半辈子仗,没过上一天饱饭日子。没想到,到头来,是董相国让俺这把老骨头,能安生等死了……”

  张飞站在刘备身后,那双豹眼瞪得血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想冲下去,想大吼,想告诉这群愚昧的百姓,董卓是国贼,是恶魔!可他看着那些人脸上那种发自肺腑的笑容,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希望,他喉咙里的话,却怎么也喊不出来。

  关羽依旧沉默,只是那双丹凤眼,不知何时已经闭上了。他那张枣红色的脸,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凝重。

  刘备踉跄着走下高台,百姓们自发地让开一条路,用一种近乎崇敬的目光看着他。

  一个村里的三老,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他面前,手里捧着一个装着新米的陶碗。

  “刘使君,这是俺们全村人的一点心意……俺们知道,是您不辞劳苦,才把相国大人的恩典带给了俺们。您是个好人,是个大好人啊!”

  刘备看着那碗米,看着老人那双布满老茧、因为激动而不断颤抖的手,他伸出手,想要去接,却感觉那只手,重如泰山。

  他最终还是没有接。

  “老丈,备,受之有愧。”

  他绕过老人,几乎是逃也似的,在关羽和张飞的护卫下,离开了村子。

  身后,是经久不息的,对“董相国”的称颂声。

  ……

  相国府。

  陈默正躺在温室花房的摇椅上,一边喝着冰镇的葡萄酿,一边听着貂蝉给他念诗。

  【叮!检测到宿主推行“阶梯税法”,成功将士族豪强的财富转移至底层民众,极大稳固了统治基础,万民归心,民望达至顶峰!】

  【警告!宿主行为严重偏离“暴君”人设!正在进行最终逻辑判定……】

  陈默心里一紧,差点把酒杯捏碎。

  【又来?老子这明明是“劫富济贫”,多标准的“反派”操作啊!怎么就偏离人设了?】

  【判定完成……】系统的声音似乎也停顿了一下,【宿主行为,从根源上摧毁了“士族门阀与皇权共治”的传统统治结构,动摇了维系千年的社会根基。此行为,比单纯的烧杀抢掠,更具颠覆性与破坏性,是对整个时代秩序的终极挑战。判定为:最高等级之“恶”!】

  【评价:无与伦比!奖励反派点数 !解锁科技:【基因优化技术(初级)】!隐藏修正值 20!】

  【呼……】陈默长出了一口气,差点笑出声。

  【原来如此!我算是搞明白了,这系统的逻辑,不是看我表面上做了什么好事,而是看我的行为,对这个旧世界的“剧本”破坏得有多彻底!杀士族,把钱分给老百姓,这是在刨封建王朝的祖坟啊!在系统看来,我这是最大的“恶”!太好了!我爱死这逻辑了!】

  他心情大好,正想让貂蝉换一首欢快的曲子,李儒却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狂热与激动的神情。

  “主公!”李儒的声音,甚至有些颤抖。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陈默懒洋洋地瞥了他一眼。

  李儒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怀中,无比郑重地捧出了一卷用黄绫包裹的卷轴。他双手高高举起,躬身呈上。

  “主公,关中三百里,各县、乡、亭之父老、三老、豪杰,共计万余人,联名上书。”

  “哦?又是什么歌功颂德的屁话?”陈默不耐烦地摆摆手,“拿去烧了当柴火。”

  “主公!”李儒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四射,死死地盯着陈默,“此次,不同以往!”

  陈默见他神情有异,这才坐直了身子,接过那份沉甸甸的“万民书”。

  他随手展开,目光落在开头的几个字上,脸上的醉意与懒散,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见那黄绫之上,用最工整的血色小楷,写着一行触目惊心的字:

  “臣等冒死,请相国废汉自立,顺天应人,登基为帝!”

  李儒看着陈默骤然变化的脸色,缓缓地,深深地拜伏于地,用一种近乎咏叹的语调,一字一句地说道:

  “主公,民心如水,天命已现。汉室气数已尽,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啊!”
  http://www.hlys.cc/45685/4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