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暗流涌动啊
推荐阅读:
都市之最强狂兵
逆道战神免费阅读全文
柯南里的捡尸人
重生空间:首席神瞳商女
重生96:权力之巅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神级愿望系统全领域制霸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这个谷主不一般
四合院:盖世无双何雨柱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李鸣风推行的“包容性创新”理念在千湖市取得了显着成效,试验区建设与传统产业升级相辅相成,城市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就在他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时,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周五下午,李鸣风按照计划前往省会南陵市,参加全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结束后,他被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悄悄引至一个小会议室。省委副书记周明远正在那里等候。
“鸣风来了,坐。”周明远神色平静,但眼神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李鸣风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同寻常:“周书记,您找我?”
周明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泡了杯茶推到他面前:“千湖市最近工作很有起色,特别是平衡试验区建设与传统产业发展的思路,省委是肯定的。”
“谢谢周书记肯定,我们还在探索中。”李鸣风谨慎回应。
周明远点点头,话锋一转:“但是鸣风啊,有时候工作做得太好,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李鸣风心中一凛:“请周书记明示。”
“最近省里收到一些关于千湖市的反映材料。”周明远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推到李鸣风面前,“主要是关于试验区建设中土地审批、资金使用以及人才政策方面的问题。虽然看起来都是工作层面的反映,但数量不少,来源也多。”
李鸣风翻开文件夹,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看似客观,实则都暗指他在试验区建设中“独断专行”、“重政策轻程序”、“好大喜功”。
“这些反映并不符合事实。”李鸣风平静地说,“试验区的每一项决策都经过集体研究,重要事项都向市委和省委做了汇报。”
“我知道。”周明远摆摆手,“但你要明白,这些材料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我了解到,最近有人在京城活动,试图影响对千湖试验区的评价。”
李鸣风立即警觉起来:“是针对试验区,还是...”
“既针对事,也针对人。”周明远直视李鸣风,“你在千湖的工作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你的快速成长也引起了某些人的不安。明年省委班子将要调整,这个时候出现这些声音,不是巧合。”
李鸣风沉默片刻,问道:“周书记,您知道这些材料的来源吗?”
“具体是谁在背后推动,我不便多说。”周明远意味深长地说,“但你想想,千湖试验区建设影响了谁的利益?你的晋升可能阻碍了谁的进步?”
离开省委大楼,李鸣风的心情变得沉重。他原本专注于干事创业,却不得不分心应对这些暗地里的较量。周明远的提醒很明确:有人正在组织针对他的行动,而且可能来自不止一个方向。
回到千湖市,李鸣风立即找来自己最信任的市政府秘书长杨帆。
“杨秘书长,最近有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情况?”李鸣风问道。
杨帆想了想说:“确实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上周省审计厅突然要求提供试验区专项资金使用明细,比常规审计要详细得多。另外,我发现最近有一些陌生面孔在开发区周边活动,像是在调研什么。”
“还有,”杨帆补充道,“我听说邻省某市组织了一个高规格的代表团,专门来我们这里‘考察学习’,但却避开了官方接待,私下接触了我们不少企业和人才。”
李鸣风眼神锐利起来:“知道是哪个市吗?”
“好像是东江市。”杨帆答道,“他们最近也在申报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但被我们抢了先。”
李鸣风若有所思。东江市是经济强市,产业基础雄厚,这次落选首批试验区确实出乎很多人意料。他们的市长赵志坚以手段强硬、善于运作着称,据说在中央部委也有不少人脉。
“还有别的吗?”李鸣风继续问。
杨帆压低声音:“还有一个情况。上周市委组织部接到匿名举报,说您在北京跑项目时有不正当交往,还附了几张您和某位女企业家的合影。虽然内容荒谬,但传播范围不小。”
李鸣风冷哼一声:“看来是组合拳啊。工作问题加上生活作风问题,典型的搞垮干部的手法。”
“市长,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吗?”杨帆问道。
李鸣风沉思片刻,摇摇头:“暂时不要打草惊蛇。你帮我做几件事:第一,全面梳理试验区各项审批流程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所有程序合规、透明;第二,注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但要低调进行;第三,对那个东江市的代表团,以礼相待,主动邀请他们参观交流,显示我们的开放态度。”
“明白。”杨帆点头应道。
杨帆离开后,李鸣风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夜幕降临的城市。灯火辉煌的千湖市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任何风波都可能影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他回想起周明远的提醒,思考着可能的对手。东江市是一个方面,但省内的竞争也不容忽视。他想起最近一次省级会议上,某位领导对千湖试验区的评价就颇为微妙,表面肯定实则质疑。
更让他担忧的是,这些暗地里的动作是否已经影响到高层对千湖试验区的看法?国家部委的信任和支持是试验区成功的关键。
第二天,李鸣风安排了一次小范围会议,只有试验区建设指挥部的核心成员参加。他通报了当前面临的情况,要求各部门立即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检验。
“同志们,试验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既要大刀阔斧推进工作,也要如履薄冰严守规矩。”李鸣风严肃地说,“从今天起,所有重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所有审批流程必须全程留痕,所有资金使用必须公开透明。”
会后,李鸣风特意留下了负责人才引进工作的副市长刘薇。
“刘市长,人才引进方面最近有什么异常吗?”李鸣风问道。
刘薇想了想说:“确实有个情况。我们原本已经谈好的几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最近突然表示要推迟决定。我私下了解,是有其他地方给出了更优厚的条件,并且...暗示千湖试验区可能面临政策调整。”
“知道是哪里在挖人吗?”李鸣风问。
“多方面都有,但最积极的是东江市。”刘薇答道,“他们开出的条件确实很有诱惑力,安家费比我们高50%,科研启动资金翻倍,还承诺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问题。”
李鸣风面色凝重:“这是有针对性的精准挖角啊。他们对我们的人才政策非常了解。”
“更令人担忧的是,”刘薇压低声音,“他们似乎知道我们正在洽谈的一些尚未公开的合作项目,提前与对方接触,提出了类似但条件更优的合作方案。”
李鸣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说明我们内部的信息管理可能出了问题。”
当晚,李鸣风约见了市委书记王哲,向他详细汇报了近期发生的种种异常情况。
王哲听后沉默良久,然后缓缓说道:“鸣风,这种情况我早有预料。千湖试验区这块蛋糕太大,盯着的人自然多。你现在风头正劲,明年省委班子调整在即,有人想把你拉下来也很正常。”
“书记,我个人进退是小事,关键是试验区建设不能受影响。”李鸣风诚恳地说。
王哲点点头:“你有这个觉悟很好。但我提醒你,政治斗争不可避免,不能一味防守。有时候,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您的意思是?”李鸣风问道。
“东江市那边,你可以适当反击。”王哲意味深长地说,“我了解到,他们申报材料中有些数据并不实在,特别是在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方面。你可以通过适当渠道,让相关部委了解到真实情况。”
李鸣风沉思片刻,摇摇头:“书记,我觉得这样做不妥。一来可能引发两地恶性竞争,二来如果被对方察觉,矛盾只会进一步激化。”
“那你的想法是?”王哲问道。
“我打算亲自去一趟京城。”李鸣风说,“一方面向相关部委汇报试验区进展,消除不实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听说国家正在酝酿第二批试验区扩围计划,东江市确实有很强实力,如果能够同时入选,反而可以形成区域协同效应,避免零和博弈。”
王哲有些惊讶,随后露出赞赏的笑容:“鸣风啊,你的胸怀和视野确实不凡。好,就按你的思路办。需要市委支持的地方,尽管开口。”
一周后,李鸣风带队前往北京。此行他做了充分准备,不仅带了试验区建设的最新成果汇报,还专门准备了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方案。
在国家发改委,李鸣风不仅汇报了千湖试验区的进展,还客观分析了周边地区产业基础,建议将东江市纳入第二批试验区名单,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一位司长惊讶地问:“李市长,通常地方领导都是为自己争取资源,你怎么反而为竞争对手说话?”
李鸣风笑道:“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是一城一地的事情,需要区域协同、产业链互补。东江市在高端制造方面有优势,与我们的研发优势可以形成互补。如果两地都能入选试验区,完全可以实现共赢发展。”
汇报结束后,几位部委领导对李鸣风的表现评价很高。高技术司司长私下对他说:“鸣风同志,最近确实听到一些关于千湖的杂音,但今天你的表现让我们很放心。千湖试验区交给你这样的干部,我们是放心的。”
在京期间,李鸣风还特意拜访了几位曾经对千湖试验区提出质疑的专家学者,虚心听取意见,并邀请他们到千湖实地考察。他的诚恳态度打动了许多人,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专家转变了看法。
回到千湖后,李鸣风得知东江市代表团再次来访,这次是正式访问。他立即安排接待,并亲自陪同参观。
东江市带队的是常务副市长张伟。参观过程中,张伟对千湖试验区的发展赞不绝口,但李鸣风能感觉到他眼中的复杂情绪。
当晚的招待宴会上,张伟举杯对李鸣风说:“李市长,不瞒您说,我们来之前带着挑刺的眼光,但看了之后真是心服口服。千湖试验区确实名副其实。”
李鸣风笑道:“张市长过奖了。东江市产业基础雄厚,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一直认为,两地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竞争。我已经向国家部委建议,将东江市纳入第二批试验区名单。”
张伟闻言一愣,随即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您...您为我们说话?”
“为什么不说呢?”李鸣风真诚地说,“区域经济发展不是零和游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张伟沉默片刻,然后郑重地举起酒杯:“李市长,您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以后有什么需要东江配合的,尽管开口。”
送走东江市代表团后,杨帆有些不解地问李鸣风:“市长,您为什么帮竞争对手说话?万一他们真的入选,不是会分流我们的资源吗?”
李鸣风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化敌为友比消灭敌人更有效。东江市实力摆在那里,即使我不说话,他们入选的可能性也很大。现在这样,反而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友谊,将来可能成为合作伙伴。”
事实证明李鸣风的策略是成功的。东江市的态度明显转变,停止了针对千湖的挖角行动。省内的各种“杂音”也渐渐平息,可能是看到李鸣风得到了国家部委的明确支持。
然而,李鸣风明白,这场风波只是暂时平息,更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在权力和利益的角逐场上,永远不会风平浪静。
一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正式启动第二批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试验区申报工作。东江市顺利进入候选名单。
得知消息后,东江市市长赵志坚亲自给李鸣风打来电话:“李市长,感谢你的支持。之前我们有些做法不太妥当,还请你海涵。希望以后两地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李鸣风笑着回应:“赵市长客气了。我们应该携手把产业做大做强,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挂掉电话,李鸣风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他深知,前方的路还很长,暗流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但只要坚持公心、秉持正道,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方向,引领千湖市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桌上的日历显示,距离省委班子调整只剩不到半年时间。李鸣风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http://www.hlys.cc/46345/1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