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立业成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2002年的夏天,热浪席卷着海市。路知晓站在公司大楼前,抬头望着那闪闪发光的“海市建筑节能集团有限公司“四个大字,手心微微出汗。他紧了紧领带,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正装之一,为了今天的入职特意从箱底翻出来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师,月薪3000元。“路知晓在心里默念着这个让他兴奋了一周的数字。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更别说他这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
“你好,我是新来的路知晓,今天报到。“他向前台的接待员递上自己的入职通知书,声音有些发紧。
接待员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了职业性的微笑:“路先生是吧?请跟我来,司马总监已经在等您了。“
路知晓跟着接待员穿过宽敞明亮的办公区,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键盘敲击声。他注意到有人抬头看他,眼神中带着好奇。他知道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一米七五的个子在建筑公司里显得格外单薄。
“司马总监,新来的路知晓到了。“接待员敲了敲半开的办公室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浑厚的男声。
路知晓走进办公室,看到一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正低头批阅文件。他有着典型的北方人长相,浓眉大眼,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
“司马总监好,我是路知晓,今天来报到。“路知晓站得笔直,声音比刚才稳了些。
司马经行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在路知晓身上停留了几秒,突然笑了:“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啊。坐吧,别拘束。“
路知晓小心翼翼地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只坐了三分之一的位置。
“你的毕业设计我看过了,那个智能楼宇控制系统很有想法。“司马经行开门见山,“我们公司现在正需要你这样懂技术又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谢谢司马总监,我会努力的。“路知晓感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
“别叫我总监,私下叫我老马就行。“司马经行摆摆手,“工资待遇人事部跟你说了吧?3000一个月,比一般老员工高两百。“
路知晓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为什么给我这么高?我才刚毕业...“
“因为你值这个价。“司马经行打断他,“我看过你的档案,大学四年靠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过来的,成绩还一直名列前茅。这样的年轻人,值得投资。“
路知晓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他没想到自己的努力会被这样认可。
“不过...“司马经行突然压低声音,“隔壁办公室的罗燚可能会找你麻烦。她比你早来两年,工资才2800。女人嘛,心眼小,你多担待。“
路知晓还没来得及消化这句话,办公室门就被推开了。
“司马总监,这份预算表需要您签字。“一个穿着时尚的年轻女性走了进来,目光在路知晓身上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下撇。
路知晓立刻明白了司马经行刚才的警告。罗燚确实漂亮,烫着时髦的卷发,妆容精致,但眼神中的锋芒让人不敢直视。
“这是新来的路知晓,电气自动化工程师。“司马经行介绍道,“路知晓,这是罗燚,我们公司的造价工程师。“
“你好。“路知晓站起来伸出手。
罗燚敷衍地握了一下,指尖冰凉:“哦,就是那个工资比老员工还高的新人啊。“她转向司马经行,“司马总监,我那份调薪申请...“
“下个月再说,下个月再说。“司马经行打着哈哈,迅速签完字把文件还给她。
罗燚离开时重重地关上了门。
“看到了吧?“司马经行无奈地摇头,“不过别担心,有我在她不敢怎么样。对了,你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吗?“
路知晓摇摇头:“我暂时租了个地下室,先安顿下来再说。“
司马经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公司年底可能会有一批福利房,你留意着点。现在嘛...“他拉开抽屉拿出一个信封,“这是两千块安家费,公司规定,拿着。“
路知晓接过信封,手指微微发抖。这两千块对他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谢谢司马总监...不,谢谢老马。“
“去吧,人事部会带你办手续。记住,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司马经行拍拍他的肩膀。
走出办公室,路知晓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新篇章正式开始。
三个月后,路知晓已经完全适应了工作节奏。他负责的几项电气自动化改造项目都得到了客户好评,司马经行在部门会议上多次表扬他。
这天午休时间,路知晓正在食堂吃饭,罗燚端着餐盘坐到了他对面。
“听说你最近表现不错啊。“罗燚的语气听不出是夸奖还是讽刺。
路知晓谨慎地回答:“还在学习中,都是同事们帮忙。“
“谦虚什么。“罗燚撇撇嘴,“司马总监那么看重你,肯定有过人之处。“她突然压低声音,“你知道吗,大家都在传,司马总监特别照顾你是因为你家里穷,'根基浅',多给你两百是让你好找女朋友。“
路知晓的筷子停在半空,脸上火辣辣的。他确实听司马经行说过类似的话,但没想到会成为办公室八卦。
“我...“他刚要解释,罗燚已经站起身。
“别紧张,我就是随便说说。“她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对了,市场部新来了几个女同事,挺漂亮的,要不要我给你介绍?“
路知晓摇摇头:“不用了,谢谢。“
罗燚耸耸肩离开了。路知晓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确实该考虑个人问题了,但以现在的经济状况...
晚上回到潮湿阴暗的地下室,路知晓拿出计算器开始算账。工资3000,还助学贷款1000,房租500,生活费800,还能剩下700。如果省着点,每月能存下1000左右。他叹了口气,这样的积蓄速度,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个城市立足?
手机突然响了,是四哥打来的。
“晓啊,工作还顺利吗?“四哥的声音总是那么温暖。
“挺好的,领导很器重我。“路知晓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
“那就好。对了,妈让我问你,有对象了没?“
路知晓苦笑:“四哥,我才工作几个月啊,哪来的对象。“
“抓紧啊,你都24了。“四哥语重心长,“家里就你读书最多,出息最大,妈等着抱孙子呢。“
挂掉电话,路知晓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也许罗燚说得对,他确实该考虑找个女朋友了。
第一次约会以失败告终。
路知晓在同事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叫小雨的女孩,在商场做销售。第三次约会时,小雨看中了一款新手机。
“这款手机拍照效果特别好,我闺蜜都买了。“小雨在手机柜台前流连忘返。
路知晓看了看标价:2800。这相当于他一个月的积蓄。但看着小雨期待的眼神,他一咬牙:“喜欢就买吧,我送你。“
小雨惊喜地抱住他:“真的吗?你太好了!“
路知晓刷完卡,钱包几乎见底。回家的路上,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坦白自己的经济状况。
“小雨,其实我现在的工资大部分要还助学贷款,住的地方也很简陋...“
小雨的笑容慢慢消失了:“你是说,你现在没什么存款?“
路知晓点点头:“但我工作前景很好,领导很看重我,过几年...“
“我们性格不合适。“小雨打断他,把新手机紧紧攥在手里,“谢谢你的礼物,但我觉得我们还是做朋友比较好。“
那天晚上,路知晓独自走回地下室,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冷漠。
第二次尝试是和公司市场部的林莉。路知晓吸取了教训,一开始就坦白了自己的经济状况。林莉表示不介意,两人相处了一个月。但当路知晓邀请她去自己住的地方看看时,林莉看到那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后,第二天就发短信说“还是做同事比较好“。你这状况在上班十五年看能买得起海市五十万最便宜的房子不。
接连的打击让路知晓开始怀疑自己。也许在这个物质至上的城市,像他这样“根基浅“的年轻人,根本不配拥有爱情?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路知晓代表公司去海市职业技术学院做技术讲座。讲座结束后,一位女老师留下来问问题。
“路工程师,您刚才讲的建筑电气节能方案对我们很有启发。“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是建筑系的李芳,教建筑设备课程。“
路晓抬头,看到一张清秀的脸庞,不施粉黛却格外动人。李芳的眼睛很特别,像是含着笑意,让人不自觉地感到温暖。
他们聊了很久,从专业技术到教学理念。临走时,雨下得更大了。
“我送你回去吧,我带了伞。“李芳主动提议。
共撑一把伞的近距离接触让路知晓心跳加速。李芳身上有淡淡的茉莉花香,让他想起了家乡母亲种的那株茉莉。
“我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小公寓,室友刚搬走,正在找新房客。“分别时,李芳突然说,“如果你现在的住处不方便,可以考虑一下。价格很实惠。“
路知晓知道这可能是接近她的好机会,但想到自己前两次的失败经历,他犹豫了:“我现在的经济状况...“
“我知道刚工作的年轻人都不容易。“李芳微笑着打断他,“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如果你感兴趣,周末可以来看看房子。“
周末,路知晓来到了李芳的公寓。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但采光很好,干净整洁。李芳的房间摆满了书和绿植,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
“这些都是你画的?“路知晓惊讶地问。
李芳点点头:“业余爱好。对了,这是空着的房间,虽然不大,但比地下室强多了。“
路知晓这才意识到她特意打听过自己的住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搬进李芳公寓的那天,路知晓的八个兄姐都打来电话祝贺。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虽然各自家境都不富裕,但总是互相扶持。
“晓啊,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大姐在电话里语重心长,“这姑娘听起来人不错。“
路知晓确实在努力“把握机会“。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被李芳吸引——她温柔但不软弱,独立但不强势,对生活充满热情却又脚踏实地。每次看到她备课到深夜,或是耐心解答学生问题,路知晓的心就不自觉地柔软起来。
但他不敢贸然表白。前两次的失败让他心有余悸,更何况现在他们是室友关系,万一被拒绝,连朋友都没得做。
转机出现在路知晓生日那天。他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推开门却发现客厅里摆着一个小蛋糕,李芳坐在沙发上等着他。
“生日快乐。“她微笑着点亮蜡烛,“许个愿吧。“
在摇曳的烛光中,路知晓看着李芳温柔的脸庞,突然鼓起勇气:“我的愿望是...希望能做你男朋友。“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心跳声。李芳的脸慢慢红了,她低下头,轻声说:“那你的愿望实现了。“
就这样,路知晓收获了人生中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一段真挚的感情。
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海建集团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司马经行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房地产事业部负责人,他点名要路知晓加入团队。
“公司准备开发一批福利房,员工可以内部认购,价格比市场低三成。“司马经行在项目启动会上宣布,“首付只需要30%,剩下的可以分期。“
路知晓心动了。如果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和李芳的未来就有了保障。但30%的首付对他来说仍是天文数字。
那天晚上,他心事重重地回到家。李芳看出他的异常,关切地问:“怎么了?工作不顺心?“
路知晓摇摇头,把福利房的事告诉了她。
“这是好事啊!“李芳眼睛一亮,“首付要多少?“
“最小的户型70平,内部价28万,首付要8万4。“路知晓苦笑,“我现在存款才3万多,差远了。“
李芳沉思了一会儿:“我这里有1万积蓄,可以先借给你。“
路知晓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第二天,他给八个兄姐分别打了电话。没想到,每个人都毫不犹豫地答应借他五万。
“晓啊,你是我们家的骄傲。“大哥在电话里说,“这钱不用急着还,先把房子买了,把婚结了。“
“就是,我们几个就你读书最多,出息最大。“三姐附和道,“钱的事别担心,有我们呢。“
一周后,路知晓的账户上多了40万。他手抖着给兄姐们一一回电话,承诺一定会尽快还钱。
“傻弟弟,急什么。“二姐笑着说,“先把房子装修好,带李芳回家见见妈才是正经事。“
有了家人的支持,路知晓顺利买下了公司的福利房。交房那天,他带着李芳去看毛坯房。
“这里可以做成书房,那里放张大床...“路知晓兴奋地规划着,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补充,“我是说,如果你愿意的话...“
李芳红着脸点点头:“我愿意。“
2005年春天,路知晓和李芳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八个兄姐都来了,加上司马经行和几个要好的同事,小小的婚礼热闹而温馨。
新婚之夜,路知晓搂着李芳,看着窗外的星空,轻声说:“我终于在这个城市扎下根了。“
李芳靠在他肩上:“我们的根会越来越深的。“
是的,路知晓想,从一无所有到有家有业,他用了三年时间。而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有爱人,有家人,有事业,有了在这个城市立足的根基。
正所谓:《知晓哥立业成家感赋》
草根立志出乡关,
薪火初燃鬓已斑。
两段情伤磨剑冷,
八方援手筑巢艰。
节能技术开新局,
地产风云闯险湾。
最是洞房花烛夜,
芳心一片暖人间。
注:此诗严格遵循平水韵,押删韵部。中二联以“情伤磨剑“对“援手筑巢“,“技术开局“对“风云闯湾“,形成事业与情感的时空交响。尾联化用“洞房花烛“典故,既合传统又显新意,展现主人公历经挫折终获真情的圆满。
http://www.hlys.cc/46355/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