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电波纵横,无线通讯联四海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一百五十二章 电波纵横,无线通讯联四海郑沧澜舰队探新大陆时,汴梁格物院实验室,正爆通讯革命的突破。
实验室灯彻夜亮,空气飘焊锡焦味、机油气息。墨衡穿沾油污的灰长衫,眼满红血丝,盯桌上无线电收发报机 —— 这是他和团队熬三月的成果,单调试信号稳定,就败了二十次。
“院长,再试次?线圈匝数从六十调六十五,电容换了新陶瓷的。” 助手小陈捧记录板,声带疲惫却藏期待。手上沾黑碳粉,是改电路图留的痕。
墨衡点头,揉发胀太阳穴。之前原型机,要么功率不够,传不过三百里;要么信号不稳,遇点阴雨就断联;最关键是体积大,像半人高铁箱,根本装不上军舰。
这次改进,不仅缩机身,还革新核心部件 —— 用轻质合金代铸铁做壳,减重一半;重设线圈结构,让信号接收更灵。
“通电!” 墨衡令下,小陈按电源开关。
“滋滋 ——” 电流过线圈的声响起,收发报机屏幕上,淡蓝信号波纹缓现。不似以往断断续续,这次波纹平滑稳定,像静流的小溪。
“功率测试开始!” 另一助手拿信号检测仪,走十米外角落,“传距十米,信号满格!”
“五十米!”“一百米!”“五百米!” 距离渐增,检测仪信号只弱降一格。等助手走到实验室外,距机器足一千米,检测仪屏幕上,信号仍清晰。
“功率测试完!” 助手跑回,激动得声颤,“比原型机强三成!能稳传千里,机身重只之前一半,完全能装军舰或据点!”
墨衡深吸气,缓按收发报机电键。“滴滴答答 —— 滴滴 —— 答答答 ——” 脆电流声荡实验室,每节奏都准,没卡顿。他看屏幕上稳闪的绿指示灯,绷三月的神经终松,眼角竟湿:“成了…… 终于成了!”
实验室工程师瞬欢呼,有人击掌,有人蹦起。这三月,每天只睡三四时辰,饿啃干粮,困趴桌眯会,现在所有付出都有回报。
消息连夜传皇宫。林烨刚处理完西域军务奏折,听内侍禀报,立刻起身,连龙袍都没换,带侍卫赶格物院。
林烨进实验室,见桌上只有两抽屉大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眼瞬亮。弯腰细打量,指轻拂合金壳,触感光滑坚固。“这就是能传千里的机器?”
“回陛下,正是!” 墨衡忙上前演示,“能稳传千里,还抗点风雨干扰。试过,遇中雨信号也不会断,就是传得慢些。”
林烨点头,语气坚定:“立刻下令!从今日起,建覆盖乾朝核心区的无线电通讯网!星火港、北境工业城、西域都督府,还有西南茶马古道据点,全要竖无线电天线塔!朕要乾朝每处重要角落,都能收汴梁的电波!”
旨意飞传乾朝各地。
星火港码头,正盛夏,烈日像火球烤地。几十工人顶烈日,扛沉金属支架,往海边高地走。天线塔高三十米,由数百钢管拼,每根要四五人合力搬。
“再加劲!陛下等咱消息呢!” 工头挥草帽喊。汗顺工人脸颊流,湿粗布衫,阳光下泛油光,却没人抱怨。
只用三天,星火港天线塔立起,银白塔身直插云霄,钢丝绳拉得笔直,像利剑守这片海。
北境工业城工厂旁,寒风呼啸,卷地上沙尘。工匠浇天线塔基座,水泥混砂石,低温下凝得慢。“烧热水!把水泥搅匀!” 老工匠喊。
士兵也来帮忙,有的搬钢筋,有的搭脚手架。天虽冷,每人脸都满劲 —— 知道这塔建成,北境钢产量、武器造进度,都能实时传汴梁,不用等半月次的快马传书。
西域都督府城墙外,风沙更大,呼吸都带沙粒。都督亲自带士兵、百姓动手,先挖坑五米深,埋粗木柱,周围用石块、水泥加固。
“小心!别让风沙吹混水泥!” 都督擦脸沙,叮嘱。当地百姓也积极,有的送水,有的送干粮 —— 知道有这能 “说话” 的机器,以后遇急事,能更快得朝廷支援。
才半月,乾朝核心区天线塔连成无形网,从东海到西域大漠,从北境雪原到南方水乡,每座天线塔都像忠哨,随时准备收、传远方消息。
这日,汴梁承天殿内,气氛紧又兴奋。
无线电收发报机放殿中央,黑合金壳在宫灯照下泛冷光,屏幕信号满格,电键静静躺,等被按下的时刻。
林烨穿明黄龙袍,站机器前,墨衡和几名核心工程师立旁,手心攥出汗。殿内大臣也屏息,目光紧盯机器 —— 虽不懂 “无线电” 是啥,但都知今天试验,会改乾朝未来。
“陛下,所有设备调试完,星火港、北境工业城、西域都督府天线塔都准备好,随时能收信号!” 墨衡轻声禀,声带点紧。
林烨点头,深吸气,伸右手,指轻落电键。指尖微冷,动作却坚定。
“滴滴 —— 答答 —— 滴滴滴 ——”
电键按下,脆电流声荡庄严承天殿,每节奏都含期待。这简电码,载乾朝皇帝对远方的问候,也载帝国对通讯革命的渴望。
无形电波从承天殿出发,穿宫墙,飞远方,越山川河流,朝千里外星火港去。
殿内所有人屏息,目光死盯接收机屏幕。时间像慢了,每秒都格外长。
一秒、两秒、三秒……
突地,接收机 “滴滴” 响两声,屏幕跳黑电文:“星火港收到!信号清晰!陛下万岁!”
几乎是林烨发报的下刻,确认电文就传回来!
“成功了!” 墨衡猛攥拳,激动得声颤,眼眶瞬红,“陛下!成了!从此万里之遥,如咫尺!”
工程师欢呼,有人抱一起。大臣也上前祝贺,承天殿气氛瞬沸腾,宫灯光似更亮。
林烨看屏幕电文,嘴角扬欣慰笑。他知,这不止是次简单技术突破 ——
过去,中央控地方,全靠快马传书,汴梁到西域,一来一回要月,遇急事根本来不及反应;军队调度更甚,前线战况半月传朝廷,朝廷指令又要半月送前线,常错过最佳战机;商业上,各地物价、货源信息传得慢,商队常因信息滞后亏本。
现在有无线电,这一切都要变。中央指令能实时传地方,地方情况能及时反馈;军队在战场能随时收总部命令,协同作战更高效;商人能快掌各地行情,贸易更便。
更重要的是,远在太平洋的郑沧澜舰队,也带了两台实验船载无线电。虽受距离、海上天气影响,通讯还不稳,时断时续,但已是连本土与远洋舰队的生命线。
之前,舰队跟本土联系,全靠通讯舰往返传消息,一来一回至少半年。舰队在新大陆遇啥情况,朝廷要半年后才知;朝廷有啥指令,舰队也要半年后才收。
现在,只要电波能覆盖,就能随时知舰队情况,遇危险也能及时支援。
此刻,太平洋上 “镇远号” 舰桥,通讯兵小李盯船载无线电屏幕。屏幕满雪花点,偶闪丝弱信号,却快消失。他已在这守三天,每天都试收本土信号。
“还不行?” 郑沧澜走来,轻声问。心里也满期待,虽知船载无线电还在实验阶段,却仍想早收家里消息。
小李摇头,有些丧:“将军,海上干扰太大,信号总不稳。”
就在这时,屏幕突闪,雪花点渐消,行模糊电文慢现:“汴梁问候舰队…… 一切安好?”
“有了!将军!有信号了!” 小李激动得跳,赶紧拿纸笔抄电文。虽有些字模糊,但大意能懂。
郑沧澜快步过去,看电文字,眼里瞬满惊喜。接过纸笔,亲自改几个模糊字,对小李说:“快!回陛下!说舰队安好,已抵新大陆,在永安湾建补给港,发现当地文明,贸易顺!”
小李立刻按电键,“滴滴答答” 电流声荡舰桥。虽电文传出后,没再收到回复,但这短交流,已让舰上所有人振奋。
“陛下知咱情况了!”
“咱不是孤军!”
消息快传全舰队,船员涌甲板,望东方,眼里满激动自豪。之前在海上漂三月,都想家,现在收本土问候,所有疲惫思念,都变继续探索的劲。
无形电波还在扩散。
从汴梁承天殿到星火港码头,从北境工业城工厂到西域都督府城墙,再到远太平洋上的 “镇远号”—— 这张电波织的网,正以从没有的速度,把庞大乾朝帝国连得更紧。
未来,不管是内陆城镇,还是远洋舰队,不管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边疆,都能被这无形电波裹住。再没跨不过的距离,再没传不了的消息。
乾朝的通讯时代,就此开新篇章。这张电波网,也会成乾朝走强的重要支柱,撑这帝国在探世界的路上,走更远、更稳。
http://www.hlys.cc/47104/1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