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丰收的滋味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坎儿井贯通带来的甘泉,如同给沙枣坡营地注入了最强劲的生命活力。蓄水池里的水日渐丰盈,清波荡漾,倒映着戈壁湛蓝的天空,成了营地最美丽的风景,也成了所有人心中安全感和希望的源泉。有了充足稳定的水源,宋书羽立刻着手实施【初级农业技术优化模块】提供的第一项技术——引水灌溉系统。他带领战士们,用烧制的陶管和开挖的明渠相结合,将蓄水池的水引到了试验田,并规划出了更大面积的待开垦土地。
清澈的泉水顺着新挖的沟渠,汩汩流入那片曾经饱经风沙摧残的试验田。干裂的土壤贪婪地吮吸着水分,那一片原本有些蔫黄的土豆苗和萝卜苗,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挺立起来,叶片变得更加翠绿、舒展。
“活了!全都活了!你看这叶子,多水灵!”李铁柱蹲在田埂上,咧着嘴,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一片土豆叶子,像是在触碰什么易碎的珍宝。
苏青带着女兵们,更加精细地照料着这些作物,除草、松土,甚至按照宋书羽从系统获得的、简化了的“叶面施肥”方法,用稀释后的人畜尿液在清晨喷洒,补充养分。
阿卜杜勒大叔和他的族人看到这引水灌溉的景象,更是啧啧称奇。他们世代逐水草而居,何曾见过如此“奢侈”而又精准的用水方式?这让他们对宋书羽和这支建设队伍更加佩服。
充足的日照,巨大的昼夜温差,加上稳定的水源和精心照料,试验田里的作物长势惊人。土豆的植株变得郁郁葱葱,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萝卜的缨子翠绿欲滴,地下的块茎开始膨大;就连后来补种的菠菜,也长得飞快,绿油油一片。
希望,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上,蓬勃生长。
与此同时,营地的其他建设也全面提速。
“军工小组”在李铁柱的带领下,已经成功修复了大部分损坏的铁镐和钢钎,并且尝试打造了几把新的坎土曼和匕首。虽然工艺粗糙,但极大缓解了工具压力。宋书羽开始指导他们尝试建造一个小型、坚固的“锻造炉”,以便对毛坯进行更好的锻打加工,提升工具质量。
陶器作坊在苏青的管理下,也走上了正轨。战士们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制作出各种规格的陶盆、陶罐、陶碗,不仅满足了营地自身需求,甚至还有了一些富余。阿卜杜勒大叔的部落用一些羊毛和兽皮,换走了一批陶器,双方关系更加融洽。
防御方面,除了加高的土坯墙和外围的沙障,宋书羽还利用系统知识,指导战士们在营地外围关键地段,挖掘了陷阱、布置了简易的预警装置(如用细绳连接空陶罐)。
整个营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井然有序的景象。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转眼到了播种后的第三个月。
这天清晨,苏青像往常一样去试验田巡视,突然,她发出一声惊喜的呼喊:“宋干事!大家快来看!土豆……土豆好像可以收了!”
所有人都被她的喊声吸引,纷纷跑到田边。
只见一些土豆植株的叶子已经开始微微泛黄,这是成熟的标志!
宋书羽蹲下身,用手轻轻扒开一株土豆根部的泥土。顿时,几个鹌鹑蛋大小、沾着新鲜泥土的、黄澄澄的土豆蛋子滚了出来!
“真的!长成了!”宋书羽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快!小心点!把它们都挖出来!”王营长牺牲后,宋书羽已然成为大家的主心骨,他强压着激动下令。
战士们小心翼翼地用木锹和手,开始挖掘。随着一株株土豆被挖出,人们的惊呼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
“哇!我这棵结了五个!”
“看我这个!有个大家伙!”
“还有红的!是红皮土豆!”
收获的喜悦,如同最甘甜的泉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虽然这些土豆个头普遍不大,有些还奇形怪状,但这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的第一茬粮食!是真正的,自己种出来的果实!
萝卜也获得了丰收,虽然同样不算硕大,但白白胖胖,看着就喜人。绿油油的菠菜更是鲜嫩可口。
当天晚上,沙枣坡营地举行了自建立以来,最丰盛、最欢乐的一次晚餐!
炊事班用新收获的土豆,做了香喷喷的烤土豆和土豆野菜汤;萝卜切丝凉拌,清脆爽口;菠菜则做了一大锅绿意盎然的菠菜蛋花汤(鸡蛋是极其珍贵的储备,这次破例用了几个)。
当冒着热气的食物端上来时,整个营地都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香气。
宋书羽拿起一个烤得焦香的土豆,剥开皮,露出里面金黄的瓤,咬上一口,软糯香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化开。这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这是劳动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他看着周围战士们狼吞虎咽、满脸幸福的样子,看着苏青小口喝着汤、眼中带笑的模样,看着阿卜杜勒大叔和他的族人学着用筷子夹土豆、连连称赞的样子,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这一刻,所有的艰辛、所有的牺牲、所有的汗水,仿佛都值得了。
“同志们!”宋书羽站起身,举起手中盛着热水的陶碗,“这第一口咱们自己种出来的粮食,让我们先敬王营长,敬所有为了这片土地牺牲的战友们!告诉他们,我们做到了!我们在这里,活下来了,并且,收获了希望!”
所有人都肃然起立,面向东方那座小小的纪念碑,将碗中的水酒(以水代酒)缓缓洒在地上。
“敬营长!敬战友!”
低沉而真挚的呼喊,在夜空中回荡。
接着,宋书羽再次举起碗:“这第二口,敬我们自己!敬我们每一个人的汗水和不屈!敬我们共同创造的这第一个丰收!”
“干!”
欢呼声震耳欲聋。
“这第三口,”宋书羽看向阿卜杜勒大叔和他的族人,“敬我们的维吾尔族朋友!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坎儿井不会这么快成功!让我们携手,创造更多、更大的丰收!”
“民族团结万岁!”李铁柱用刚学会的维吾尔语大喊了一句,引得众人开怀大笑。
阿卜杜勒大叔激动地站起来,用维吾尔语唱起了一首悠扬的、祝福丰收的古老歌谣。他的族人也跟着唱和起来,歌声苍凉而充满力量,在篝火旁回荡,汉维两族人民的心,在这歌声与丰收的喜悦中,贴得更近。
这一夜,沙枣坡营地无人入睡。丰收的滋味,不仅仅满足了肠胃,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所有人扎根于此、建设家园的信心。
宋书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有了成功的经验,他们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种植更多样的作物。系统的农业模块里,还有关于选种、轮作、病虫害防治等更多知识等待他去实践。
戈壁滩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http://www.hlys.cc/47207/1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