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潮头稳舵行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省数字经济发展局的局长办公室位于新建的政务中心A栋18层,俯瞰着边西江两岸的繁华景象。四十三岁的齐昊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中拿着刚送来的《边西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这是他就任局长后要推动的第一个重要文件。

  “局长,九点的局务会议已经准备就绪。”秘书轻声提醒,“各分管副局长和处室负责人都到了。”

  齐昊点点头,拿起笔记本走向会议室。这是他正式上任的第二天,局里上下都在观望这位年轻局长的施政风格。

  会议室内,八位副局长和十二个处室的负责人已经就座。齐昊在主席位置坐下,开门见山:“今天主要讨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请大家畅所欲言。”

  分管基础设施的副局长首先发言:“规划中提出的‘全省5G网络全覆盖’目标,时间节点可能过于乐观。特别是偏远山区,建设成本太高。”

  “成本问题可以多渠道解决。”齐昊回应,“除了财政投入,可以引入社会资本。但前提是确保网络安全。”

  这时,分管产业发展的副局长提出异议:“引入社会资本固然好,但如果设置太多安全门槛,恐怕会影响企业积极性。比如规划中要求的数据本地化存储,很多企业反映会增加运营成本。”

  会议顿时出现了分歧。齐昊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分歧背后,可能存在着更复杂的利益考量。

  “安全和发展必须统筹兼顾。”齐昊一锤定音,“规划原则上通过,具体条款再做细化。散会。”

  会后,齐昊把办公室主任叫到身边:“帮我调阅一下最近三年局里重大项目的决策记录,特别是涉及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三天后的下午,齐昊正在审阅这些记录,突然接到省政府办公厅的紧急通知:次日上午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工作推进会,要求他做专题汇报。

  他立即组织团队准备汇报材料。在梳理资料时,他发现一个异常现象:局里近年来批准的智慧城市项目中,有七成由三家企业承建,而这三家企业都与“速支付”存在股权关联。

  “这个情况以前没人提出过吗?”他问分管副局长。

  副局长面露难色:“这三家企业技术实力强,而且...有领导推荐过。”

  齐昊不再追问,但在汇报材料中特意加入了“防止市场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内容。

  次日的推进会上,齐昊的汇报引起了省长重视:“齐昊同志提出的促进公平竞争问题很重要。数字经济要发展,但不能形成新的垄断。”

  会后,一位副省长特意留下齐昊:“齐局长,你刚来可能不了解情况。那三家企业是省里重点培育的本土企业,还是要适当支持。”

  齐昊听出了话外之音,但仍坚持:“请您放心,我们会公平对待所有企业。”

  这件事后,局里的工作氛围开始变得微妙。一些原本积极推进的工作,突然遇到了各种阻力。

  一周后,齐昊带队调研边西市数字经济园区。在参观一家AI企业时,企业负责人悄悄告诉他:“齐局长,我们上次申报的项目,其实技术评分第一,但最后给了另一家企业。”

  “哪家企业?”

  “就是那三家中的一家。”

  回到局里,齐昊立即调阅了该项目评审的原始记录,发现技术评分果然存在问题。他责令重新评审,最终改变了结果。

  这件事在局里引起了震动。当晚,齐昊接到一个陌生来电:“齐局长,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你是谁?”

  “一个提醒你的人。省里的水很深,你还年轻,不要得罪太多人。”

  齐昊不为所动。第二天,他在局务会上宣布成立项目评审监督小组,由他亲自担任组长。

  就在他大力整顿局内风气时,新的危机出现了。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成的联合督查组突然抵达边西省,对数字经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组在检查中发现,省数字经济发展局有三个项目存在资金挪用嫌疑。

  齐昊立即组织自查,发现这三个项目都是前任局长在位时批准的,而且确实存在程序瑕疵。

  “局长,这件事可大可小。”办公室主任忧心忡忡,“要不要找省里领导先沟通一下?”

  “不必。”齐昊摇头,“积极配合督查,该整改的整改。”

  督查工作进行了一周。这期间,局里人心惶惶,各种流言四起。有传言说齐昊可能要被问责,甚至调离。

  关键时刻,齐昊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他主动向督查组提供了更多项目资料,并坦承局里在项目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详细的整改方案。

  督查组对他的态度表示赞赏。最终,督查报告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肯定了新领导班子的整改决心。

  风波过后,齐昊在局内的威信不降反升。借此机会,他推动建立了项目全流程公开制度,所有项目的评审结果、资金使用情况都要在局内公示。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郑毅的电话:“督查组的事情我听说了,你处理得很好。但现在有个新情况:我们监测到‘老师’的境外组织正在尝试重建数字通道。”

  “他们想卷土重来?”

  “比这更复杂。”郑毅语气凝重,“他们改变策略,试图通过合法投资的方式重返国内市场。最近可能有一批外资会来边西省考察。”

  三天后,省商务厅果然发来通知:某境外投资集团将考察边西省数字经济项目,指定数字经济发展局参与接待。

  考察团抵达当天,齐昊在参会名单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国华的特助。此人曾在“速支付”任职,后来随李国华出逃。

  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省委汇报,同时加强了对考察活动的监控。

  在考察座谈会上,那位特助表现得十分专业,对答如流。但在茶歇时,他悄悄找到齐昊:“齐局长,我们集团对贵省的数字基建很感兴趣。如果合作顺利,我们可以带来百亿投资。”

  “欢迎所有合法投资。”齐昊不动声色。

  “另外,”特助压低声音,“我们老板托我给您带句话:往事已矣,来日可期。如果您行个方便,必有重谢。”

  齐昊立即将这次谈话内容记录在案,并向上级做了汇报。在后续的考察安排中,他特意避免让考察团接触核心数字基础设施。

  考察结束后,他撰写了详细报告,指出该投资集团与“老师”团伙的关联,建议审慎对待其投资申请。

  这份报告在省里引起了争论。有领导认为不应该把外资拒之门外,也有领导支持齐昊的谨慎态度。

  最终,省委采纳了齐昊的建议,对该投资集团的项目实行严格审查。

  这件事让齐昊深刻认识到,与“老师”团伙的斗争已经从明处转入了暗处,形式更加复杂。

  一个月后,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省长突然点名:“齐昊同志,数字经济发展局成立半年了,谈谈你的工作体会。”

  齐昊有条不紊地汇报了工作进展,最后说:“最大的体会是,数字经济领域已经成为新时代斗争的前沿阵地。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促进发展,也要确保安全。”

  他的发言获得了省长的肯定。会后,省长特意留下他:“齐昊同志,你的工作省委是认可的。省里正在考虑让你兼任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加强数字领域的统筹协调。”

  这个任命意味着齐昊将进入更核心的决策层。但他明白,职位越高,责任越大,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加严峻。

  在就任新职的第一天,齐昊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一个匿名寄来的U盘。里面是一段录音,记录着某些人密谋如何通过数字经济项目牟取私利的内容。

  随录音附有一张字条:“小心身边人。”

  齐昊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璀璨的夜景。他知道,在新的岗位上,他将面对更加隐蔽的敌人和更加复杂的局面。
  http://www.hlys.cc/47221/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