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村口的石碓会说话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月牙泉村的村口,立着个老石碓。碓窝深得能坐下个孩子,碓杵磨得光溜溜,是花岗岩凿的,硬得能砸碎铁疙瘩。这石碓怪得很——你要是真心实意舂米,它响得匀实,米糠分离得干干净净;你要是想偷懒少舂两下,它准会硌着颗小石子,让你舂出来的米里带着沙。守着石碓的是个聋奶奶,姓郑,大伙儿都喊她碓窝婆。奶奶年轻时不是聋子,是被山洪里的石头砸坏了耳朵,从此听不见声响,却能凭着石碓的震动辨快慢。她有个孙子叫石头,十五岁,壮得像头小牛,每天帮奶奶舂米,说能从石碓的回声里听出还是。
村西头有个粮贩子叫赵滑头,总惦记着这石碓。他听说老石碓舂出的米能多放半年不坏,好几次想借去试试新收的谷子,都被石头用扁担赶跑了,嘴里喊:想借石碓掺沙子,门儿都没有!
开春那会儿,村里遭了虫灾,谷子减产三成。赵滑头心眼活,往新米里掺了陈米,还故意弄湿了让重量增加。有户人家的媳妇来买米,刚付了钱就发现米袋底下潮乎乎的,哭着去找赵滑头理论,他却耍赖说:米潮才压秤,你赚了!
石头看在眼里,气不过。趁赵滑头来村里收米,故意把石碓舂出的新米摆在路边。赵滑头刚要伸手抓把看看,石碓突然地响了一声,碓杵弹起来,掉了颗小石子在他手心里。他捏着石子骂:哪来的破石头!石头蹲在碓窝旁笑:这是碓窝爷给你提个醒。
没过几天,赵滑头的掺假米就被揭穿了。买米的村民们提着米袋找上门,把他的铺子围得水泄不通。赵滑头没办法,只好乖乖退钱换货,还被村长老烟袋罚了五斗新米。他蹲在石碓旁叹气,碓窝婆摸着碓杵(其实是比划),石头翻译:奶奶说,米是良心粮,掺不得假。
入夏时,山里下了场暴雨,冲垮了村里的粮仓。村民们把剩下的粮食搬到石碓旁,想赶紧舂出来防潮。可粮食太多,石碓就一个,大家急得直搓手。赵滑头也来帮忙,却总觉得碓杵沉得拎不动,舂两下就累得直喘气。
石头笑着说:赵叔,你得跟碓窝爷说心里话。赵滑头半信半疑,对着石碓念叨:老伙计,帮帮忙,我以前不对,以后再也不掺假了。话音刚落,他突然觉得碓杵轻了不少,舂起米来响,比石头舂得还快。
更奇的是,石碓舂出的米堆里,自动分出一小堆陈米——是赵滑头以前掺过的那种,现在全被挑了出来。赵滑头的脸腾地红了,把那堆陈米装起来,说要带回家自己吃。
秋天收玉米时,碓窝婆突然病倒了,浑身发烫,迷迷糊糊总喊。郎中说是风寒入体,得用老生姜煮红糖喝。石头急得直掉泪,赵滑头提着两斤红糖来看望,红着脸说:我……我去镇上见过西洋的退烧药,就是贵得很......
当天夜里,石头蹲在石碓旁,摸着冰凉的碓窝说:碓窝爷,救救奶奶吧,我以后天天给你洗碓窝,不让你沾一点糠。说着说着,眼泪掉进碓窝里。第二天一早,他发现碓窝底沉着块生姜,足有拳头大,还带着泥土,闻着辣乎乎的。
赵滑头一看就咋舌:这是山里的老黄姜!他自告奋勇陪着石头去镇上,把家里的玉米卖了,买回了退烧药。碓窝婆吃了药,烧竟慢慢退了,又能坐在石碓旁晒太阳了。
这事过后,老石碓成了月牙泉村的宝贝。谁家娶媳妇,来借碓窝舂袋喜米,说能早生贵子;谁家盖新房,用碓杵在地基上敲三下,说能镇宅辟邪。赵滑头也改了性子,不再掺假,还在村口开了家粮店,招牌上写着碓窝爷监秤,生意好得很。
后来碓窝婆活到九十六岁,在一个晒米的午后安详地走了,石头接过了照看石碓的活儿。他娶了邻村的姑娘,生了个儿子叫。小家伙刚会走路,就爱抱着小碓杵敲石碓,咚咚咚敲得欢,老石碓也地应,像是在跟他对歌。
如今那石碓还立在月牙泉村的村口,碓窝被磨得越发光滑,碓杵上缠着新麻绳。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石碓的来历,石头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咱村的泉眼,看着笨,心里亮,你对它实在,它就给你白净净的米;你要是耍心眼,它可不就给你点硬气尝尝?
赵滑头的粮店越开越大,柜台上总摆着个石碓模型,谁来买米都要讲段石碓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石碓,一杵是一杵的实在,才能舂出好日子。
风一吹,村口的杨树叶响,石碓舂着米,听得人心里踏实。
http://www.hlys.cc/47232/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