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粮仓角的旧斗斛有秤心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黄土岗村的老粮仓角落,立着个梨木斗斛。斗身四四方方,边角被磨得圆润,内侧刻着二字,是村里老刘家传了三代的物件。这斗斛怪得很——你要是诚心分粮,一斗就是一斗,多一粒都盛不下;你要是想多占,斗里的粮食准会往外淌,淌到正好够数才停。守着斗斛的是个瘦高老汉,姓刘,大伙儿都喊他斗斛爷。老汉的指甲缝里总嵌着谷糠,手里总攥着个木刮板,每天天不亮就去粮仓转,说斗斛磕地的声响是在跟他。他有个孙女叫谷穗,十二岁,辫子上总系着谷壳编的小穗子,最爱捧着斗斛玩,说斗底的木纹是会变的数字。
村南头有个囤粮户叫马大肚子,总惦记着这斗斛。他听说老斗斛量过的粮食不会发霉,好几次想借去量量新收的谷子,都被谷穗用木刮板赶跑了,嘴里喊:想借斗斛多占粮,门儿都没有!
开春那会儿,村里分救济粮。马大肚子仗着自己是村会计,想多占两斗,趁夜里偷偷把斗斛里的刮板磨短了半寸。第二天分粮时,他拿着磨过的刮板往斗里刮,刚刮到第三下,斗斛突然地跳了一下,粮食往外淌,淌得比没刮时还少。
谷穗蹲在粮仓门后偷笑,看见斗斛内侧的二字像长了眼,正对着马大肚子的手。村民们都看出不对劲,村长老烟袋夺过刮板一量,立马瞪起眼:马大肚子,你这刮板咋短了?马大肚子的脸腾地红了,低着头把多占的粮食倒了回去。
斗斛爷摸着斗斛的边角笑:这老伙计,肚子里装着杆秤呢。
入夏时,连着下了半月雨,粮仓漏了水,不少谷子发了芽。马大肚子急得直转圈,说再这么下去,存粮就得全扔。斗斛爷看着急,把斗斛倒扣在潮湿的谷堆上,说让它吸吸潮气。
过了三天,他把斗斛翻过来,斗底竟凝着层白霜似的东西。奇怪的是,沾了白霜的谷子不再发芽,晒过之后还能吃。马大肚子看得直咋舌,也想学样,却发现自家的木斗倒扣在谷堆上,不仅不吸潮,还长出了霉斑。
谷穗笑得直拍腿:马叔,你那斗没长心眼!马大肚子红着脸来借老斗斛,斗斛爷摆摆手:拿去吧,粮食金贵。他用完送回来时,特意拎了只自家养的老母鸡,说:刘大哥,这鸡下蛋勤,给谷穗补补。
秋天打场时,斗斛爷突然咳得直不起腰,痰里带着血丝。郎中说是常年守粮仓受了寒,得用老冰糖炖川贝。谷穗急得直掉泪,马大肚子提着两斤红糖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山里采过川贝,就是路远难寻......
当天夜里,谷穗抱着斗斛,用布擦斗身上的霉点:斗斛斗斛,救救爷爷吧,我以后天天给你刷斗底,不让你沾潮气。眼泪掉在斗斛上,顺着木纹渗了进去。第二天一早,她发现斗斛的角落卡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是几颗川贝,还带着泥土的腥气。
马大肚子一看就咋舌:这是崖上的川贝!比药铺的金贵!他自告奋勇陪着谷穗去镇上,把家里的新米卖了,买回了冰糖和药膏。斗斛爷吃了药,咳嗽竟慢慢好了,又能拎着斗斛去粮仓分粮了。
这事过后,老斗斛成了黄土岗村的宝贝。谁家娶媳妇,来借斗斛量回喜米,说能日子富足;谁家盖新房,用斗斛装些五谷杂粮奠基,说能年年有余。马大肚子也改了性子,分粮时总把斗斛擦得锃亮,说:这斗斛教会我,占小便宜吃大亏,心里踏实比啥都强。
后来斗斛爷活到九十七岁,在一个晒谷的午后安详地走了,谷穗接过了那个旧斗斛。她嫁了个种粮的后生,生了个儿子叫。小家伙刚会走路,就爱抱着小斗斛往里面装石子,磕着地,老斗斛也跟着响,像是在跟他。
如今那梨木斗斛还立在黄土岗村的粮仓角,斗身被摩挲得越发温润,二字虽淡了些,却依旧清晰。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斗斛的来历,谷穗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咱庄稼人的心眼,看着实诚,里头像明镜,你对它敞亮,它就给你准头;你要是藏私,它可不就给你漏点提醒?
马大肚子后来不当会计了,在村口开了家杂货铺,柜台上总摆着个斗斛模型,谁来买东西都要讲段斗斛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斗斛,肚子里能装粮,更能装公道,这样才立得住。
风一吹,粮仓的木门响,斗斛偶尔被风吹得磕地,听得人心里熨帖——那是老物件在说,啥时候都别忘了,公平这杆秤,在人心里,也在天地间。
http://www.hlys.cc/47232/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