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第311章 老书铺的旧镇纸有文气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11章 老书铺的旧镇纸有文气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墨香街的中段,藏着家老书铺。铺子的八仙桌上,压着块青石雕的镇纸,雕的是松竹梅,边角被磨得圆润,石面上还留着淡淡的墨迹,是书铺掌柜吕先生的宝贝,打他爷爷在时就压着古籍了。这镇纸怪得很——你要是真心读书写字,它轻得像片瓦,压着的纸页平平整整;你要是心浮气躁,它沉得像块铁,还专往你砚台上磕,溅你一脸墨汁。

  守着镇纸的是吕先生的孙女,大伙儿喊她墨丫头。她的指尖总沾着墨痕,像是天生带的花纹,每天天不亮就临帖,说镇纸地落在纸上,是在跟笔墨。她有个小侄子叫砚台,六岁,总爱举着块小石头当镇纸,说老镇纸里住着管写字的老夫子。

  街口有个字画装裱铺老板叫赵潦草,总惦记着这镇纸。他听说老镇纸压过的字画容易卖高价,好几次想借去压新裱的画,都被砚台抱着腿不让,嘴里喊:想借镇纸糊弄人,墨会染你手!

  谷雨前后,宣纸涨价,装裱的工钱也该涨两成。赵潦草心眼活,用普通皮纸冒充宣纸,还把浆糊调得稀松,说新法子省料。有个秀才来裱字,刚展开就皱眉:赵老板,你这纸咋发脆?赵潦草脖子一梗:这是仿古纸,有古韵,你不懂!

  砚台蹲在书铺的门槛后听见,气得直攥小拳头。趁赵潦草来借墨丫头的砚台,故意把镇纸往他的裱画案子旁一放。他刚想说还是吕家的文房地道,突然叫了一声——镇纸不知咋的往他的假宣纸上一磕,溅起的墨点正好落在纸上,晕开的痕迹比真宣纸浅半截,一眼就看出是假货。赵潦草的脸腾地红了,卷着画就走,砚台扒着镇纸边偷笑,镇纸地轻拍了下桌面,像是在跟他击掌。

  没过几天,赵潦草的装裱铺就没人光顾了。来书铺的都说:还是墨丫头的字踏实,一笔一划见功夫。有人问墨丫头:宣纸贵了,咋不多收点润笔费?她擦着镇纸说:这老伙计说了,笔墨是养心的,不是用来哄钱的。

  入夏时,连下了半月雨,不少字画受潮起皱。赵潦草的铺子里堆着待修的字画,却因为心不在焉,越修皱得越厉害。他急得直转圈,说再修不好就得关门。

  墨丫头看着急,把镇纸在艾草水里泡了泡,又找来平整的石板,说让老伙计帮忙压平。怪得很,经镇纸压过的字画,皱痕慢慢舒展开,干了之后跟新的一样。赵潦草看得直咋舌,也想学样泡镇纸,却发现自家的石头一泡就掉渣,把好好的画污了一大片。砚台笑得直拍桌子:赵叔,你那石头没文气!

  赵潦草红着脸来求墨丫头,想借镇纸压几幅急修的画。墨丫头让砚台把镇纸递给他,说:拿去用吧,字画是念想,别糟蹋了。他送还镇纸时,拎来一刀真正的宣纸,红着脸说:丫头,以前是我浮躁,这纸你练字用。

  秋分晒书时,吕先生突然眼昏得看不清字。郎中说是常年看小字伤了眼,得用枸杞煮水喝。砚台急得直掉泪,赵潦草提着两斤新茶来看望,挠着头说:我去山里采过野枸杞,药效强,就是路不好找......

  当天夜里,砚台抱着小石头,趴在镇纸旁说:镇纸爷爷,救救爷爷吧,我以后天天给你擦墨,不让你脏。眼泪掉在镇纸上,顺着石雕的纹路流进缝隙里。第二天一早,他发现松竹梅的雕刻缝里卡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是包野枸杞,红得发亮,还带着股墨香。

  赵潦草一看就咋舌:这是山巅的枸杞!比药铺的金贵!他自告奋勇陪着墨丫头去镇上,把写好的字卖了,买回了明目药膏。吕先生喝了枸杞水,眼睛竟慢慢亮了,又能坐在书铺里教孩子们认字了。

  这事过后,老镇纸成了墨香街的宝贝。谁家孩子启蒙,来借镇纸压课本,说能开智;谁家办喜事,用镇纸压过的红帖,说能添文气。赵潦草也改了性子,装裱时用的都是真材实料,还总来帮墨丫头晒书,说:这镇纸教会我,写字跟做人一个理,得沉下心,一笔一划来,急不得。

  如今那青石雕镇纸还压在老书铺的八仙桌上,石面被磨得越发温润,松竹梅的纹路里浸着淡淡的墨色。路过的外乡人要是问起这镇纸的来历,墨丫头就会笑着说:哪有啥来历?它呀,就像这字里的笔画,看着简单,却认人心,你对它真,它就给你平整;你要是浮躁,它可不就给你泼点墨瞧瞧?

  赵潦草后来把装裱铺改成了书画社,教街坊们写字画画,案头总摆着个小石雕镇纸,谁来学画都要听他讲段镇纸的故事,末了加句:做人啊,得像这镇纸,能压得住纸,更能沉得住气,这样才能写出像样的人生。

  风一吹,书铺的纸页响,镇纸偶尔被风吹得地碰下砚台,混着墨香,听得人心里沉静——那是老物件在说,日子就像写字,得一笔一划踏实写,才能写出墨香满纸的好光景。
  http://www.hlys.cc/47232/3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