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会记账的算盘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平遥城里有个杂货铺掌柜,名叫王算盘,人如其名,可算来算去总差着数。卖斤红糖能多找俩铜板,收账时又能少记一串钱。街坊们都说:“他这铺子没赔本,怕是财神爷夜里来帮他拨算盘。”这天王算盘去旧货市淘物件,在个瘸腿老汉的摊子上瞅见个老算盘,紫檀木框子,珠子包浆发亮,就是缺了颗上珠,看着像被耗子啃了。老汉说:“这是前清票号的账房先生用的,五文钱拿走,夜里珠子自己会蹦。”
王算盘当玩笑,揣着算盘回了铺。半夜他起夜,听见柜台“噼里啪啦”响,点灯一看,那算盘上的珠子正自己蹦跶,缺珠的地方空着,其余珠子打得比账房先生还溜。
“活的?”他吓得差点把尿壶摔了,算盘突然“啪”地一响,最底下的珠子跳起来,撞得木框颤:“瞎咋呼啥?我是光绪年间的账房魂,名叫秦先生,当年被东家坑了,气绝在算盘前,魂就附在这上面了。”
王算盘哆嗦着摸了摸算盘,紫檀木还带着点温乎气。“你会算账?”秦先生的声音透着股酸劲儿:“不光会算,还能算出人心,谁藏着亏心事,我这珠子就跟谁较劲。”
第二天一早,油坊的李掌柜来结欠账,说欠了三十二文。王算盘刚要画押,算盘突然“噼里啪啦”响,珠子摆出“五十一”的数,还“啪”地弹了颗下珠,正打在李掌柜手背上。
“你这账不对吧?”王算盘皱眉。李掌柜脸一红,挠着头笑:“老糊涂了,是五十一,是五十一。”秦先生在算盘里哼了声:“当我没瞧见你昨儿个偷偷改账本?”
打这起,老算盘成了王算盘的“活账本”。
有回粮商来送货,说一麻袋小米二十斤,要价一百文。王算盘刚要掏钱,算盘突然自己蹦起来,珠子“哗啦啦”摆出“十五斤”,还“啪”地撞向粮袋,袋底漏出把沙土——原是掺了沙子充数。
“你这秤怕是吃了回扣?”王算盘喊。周围的街坊都围过来看,粮商红着脸,按十五斤算的钱,临走时瞪着算盘:“这破算盘怕不是长了眼。”
铺子里常来个挑货郎,名叫翠姑,筐里的针线比别家便宜,就是总穿着件打补丁的蓝布衫。她每次来买红糖,王算盘都想多给一勺,可算盘总把分量卡得死死的,多一丝都不行。
“你的算盘比县太爷还公正。”翠姑笑着说。王算盘红了脸,算盘突然“啪”地响,上珠摆出“加二钱”,翠姑笑得更欢了:“看来它比你心疼人。”
城里的税吏是个胖子,姓胡,总爱多收商户的钱,说“凑个吉利数”。这天他来王算盘的铺子,说这个月税钱得加五十文,不然就封铺子。王算盘急得直搓手,算盘突然“噼里啪啦”响,珠子摆出胡税吏偷偷藏银子的地方——就在他家炕洞里。
“胡老爷家的炕洞怕是比银库还满?”王算盘故意大声说。胡税吏脸一白,周围的商户都笑,他赶紧溜走,再也不敢多收王算盘的税。
翠姑的爹原是票号的伙计,被诬陷偷了银子,关在大牢里。她天天去衙门喊冤,可县太爷收了好处,根本不理。王算盘看着揪心,算盘突然“啪”地弹起颗珠子,打在墙角的木箱上——里面是翠姑爹当年的账本,记着银钱往来,能证明清白。
“这能帮你爹脱罪?”王算盘抱着账本和算盘跟着翠姑去了衙门。算盘突然自己打起账来,珠子摆出的数目明明白白,证明银子是掌柜自己挪用的。县太爷的脸白了,赶紧放出翠姑的爹,还了他清白。
翠姑的爹要给王算盘谢礼,王算盘摇头:“是这算盘帮的忙。”算盘“啪”地轻响,像是在说“该谢的是你自己心善”。
后来王算盘娶了翠姑,俩人把杂货铺打理得井井有条。老算盘就放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谁来买东西都要夸两句:“这算盘真准,一分一厘都不差。”只有王算盘知道,这算盘不是准,是懂得啥该多给,啥该少要——给孤寡老人多称点粮食,对贪心人就卡得死死的。
有天夜里,算盘突然“啪”地一响,缺了的那颗上珠处冒出点金光,随后算盘就成了普通的旧算盘,珠子再也不会自己蹦了。王算盘心疼得不行,翠姑却笑着说:“它完成任务了,你现在算账比谁都精。”
王算盘摸着算盘框子笑,确实,自从有了这算盘,他的脑子像是开了窍,铜板数得清清楚楚,账目记得明明白白。他把算盘擦得锃亮,摆在柜台里,说:“这是我的老伙计,得留着。”
再后来,他们的儿子也学着管铺子,问:“爹,这算盘真会自己算账?”王算盘指着算盘上的包浆笑:“它算的不是钱,是良心。谁该帮衬,谁该提防,心里那杆秤比啥都准。”
风从铺子门帘钻进来,吹动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像是秦先生在算账,又像是无数个铜板在唱歌,听得人心里踏实,比任何金银都让人暖和。
http://www.hlys.cc/47232/3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