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16

  这正是当初曹操征召他时许诺的时机。

  曹公,此刻郭李正在长安交战,贸然介入恐使其停战联手。徐庶提醒道。

  曹操大笑,示意郭嘉解释。

  郭嘉慵懒地道:元直有所不知,天子已离开长安向东而行。

  郭汜李傕分兵两路,一路护送天子,一路追击。

  徐庶恍然大悟。

  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既能迎奉天子脱离西凉军掌控,

  又可乘虚夺取长安,收复关中。

  原来曹操在宛城按兵不动,

  就是在等候这个时机。

  荆州刘表等人,

  乃至天下诸侯,

  都被这瞒天过海之计所蒙蔽。

  **【烽烟北指】**

  徐庶执礼上前,眸中锋芒隐现:“机不可失,当挥师北上。庶愿效死力,助明公成此大业。”

  赵云与曹洪目光交汇,抱拳齐声:“末将听令!”

  曹操袍袖一振:“五千精骑予尔等,用兵之道自行决断——子龙任主将,子廉副之,元直参赞军务。此行唯有一旨:取长安,据长安,为吾军叩开关中门户!”

  “若郭李反扑,可联西凉马腾为援;商洛徐晃亦随时策应。”

  “主公……”赵云忽而抬首,“陛下安危当如何?”

  ——这本该是徐庶的谏言。

  徐庶眉头微动,眼底掠过一丝讶色。

  曹操朗笑:“天子身侧自有高人护持,许县亦布下后手。尔等只管盯住——”他猛然戟指西北,“长安!长安!唯有长安!”

  “诺!”三人肃然应喝,帐内回响的地名,昭示着曹操志在必得的狠绝。

  长安若破,郭李流寇便如失巢之雀,西凉军亦将土崩瓦解。

  一子落定,满盘杀机。

  高明!

  明面鏖战南阳,暗刃已刺向关中。此计若成,曹操大义之名将如日中天,而荆州刘表……只怕要遗臭万年了。

  好深的局!

  郭奉孝,这翻云覆雨的手笔,莫非尽出汝之谋?

  恐卧龙之智,亦难企及啊……

  ————

  “奉孝缘何独留?”

  曹操卷起舆图,瞥向倚榻假寐的郭嘉。

  那人连眼睫都未掀:“主公既在等戏志才,嘉若先离,少不得被您唤回。”

  “咳……”曹操握拳抵唇,“何以见得?”

  “子廉临走时,主公以目示意,他必去寻志才。”郭嘉懒洋洋支起半边身子,“不如赌一局?若胜,许我畅饮十日——”

  “痴心妄想!”曹操斩钉截铁。

  “明公何至……”郭嘉话音未落,帐帘骤掀。

  “郭奉孝欲如何?”

  戏志才踏雪而入。

  郭嘉当即瘫回席上:“当吾胡言,尔速忘之。”

  “藏头露尾,岂是大丈夫?”戏志才冷笑,抬脚踹翻他面前食案。木案轰然倾倒,酒盏咣当滚落——这位挚友兼长辈,向来不留情面。

  “戏!忠!”郭嘉狼狈翻滚避让,“这般暴戾,迟早众叛亲离!”

  戏志才停住脚步,转身对曹操说道:主公差子廉叫我来,可是出了什么要紧事?

  郭嘉都在场,肯定不是小事。

  曹操答道:公台已将先生近日所讲的故事记录下来,送到了我这里。

  什么?先生又讲了新故事?

  郭嘉猛地跳起来,整个人精气神十足,哪还有半点懒散模样。

  主公怎么不早说!早知道有故事书稿,我就不在这儿白费口舌了。时间宝贵啊!

  曹操露出惯常的狡黠笑容:

  这可不能怪我,你又没问。

  戏志才抢先一步夺过书稿,郭嘉懊恼不已,仿佛被人抢走了心爱的姑娘。

  志才快看,看完给我!郭嘉只能催促道。

  戏志才回道:

  等着吧,你先和主公认事,我看完再说。

  郭嘉望向曹操,曹操继续说道:公台还附了一封信。

  信中说……曹魏后期诸葛亮死后,我孙曹睿也去世了,曾孙曹芳继位,由司马懿和曹真之子曹爽辅政。

  曹爽先夺权,后被司马懿算计,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

  司马懿效仿我的做法,担任丞相,独揽大权,曹魏兵马尽归其掌控!

  果然!

  最后竟是司马懿熬到了最后,夺走了曹魏的江山。

  之前司马懿屡次拒召,郭嘉就已心生疑虑。

  汉末三国故事中,司马懿出场次数太多,郭嘉隐约觉得会出问题。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主公,司马懿可曾加九锡?

  如果司马懿也加了九锡,那曹魏之后的晋朝,极有可能就是司马氏建立的。

  司马家,将成为华夏的罪人!

  戏志才闻言,也立刻放下书稿。

  司马懿要加九锡?

  曹操摇头:先生的故事讲到这儿就断了。

  断章!

  果然是先生的风格。

  主公是想试探司马家?戏志才问道。

  曹操召集二人,显然是要商议如何处置司马家。

  曹操神色凝重:司马懿不肯应召,躲在黎阳,你们可有办法?

  戏志才提议:司马懿和司马朗都是司马防之子,若能先将司马防带到许县,司马家便插翅难飞。

  以司马氏惯于韬光养晦的本事,要寻隙治罪倒非易事?

  司马防这老狐狸,依我之见……郭嘉略作停顿,不如让他永远消失在众人视野为好。

  这是要取司马防性命。

  曹操神色漠然。对颠覆曹魏的司马氏,对引发五胡乱华的祸首,他心中唯有厌恶。

  司马懿确是难得之才,但正因如此,更显危险。

  于华夏龙腾毫无裨益。

  奉孝可有良策?沉默良久,曹操终是开口。

  似已决断。

  虽是乱世,无故诛灭世家大族,终非易事。

  黎阳毗邻太平山南麓,乃河内与黑山军交汇之地。

  假匪类之手,破城屠族,不过寻常。

  郭嘉从容道:兵荒马乱之年,河内生变实属平常。

  身为校事府主事,郭嘉行事果决。

  剪除祸根,天经地义。

  戏志才欲言又止。

  五胡乱华实在可怖。

  更可畏者,是司马懿的长寿。此人自出生便在养生?

  历经曹操、曹丕、诸葛亮、曹睿四朝,终成权臣。

  将天下英杰悉数熬垮。

  简直是只千年龟,留之后患无穷。

  此事暂缓,待先生讲完后续,再作计较。曹操最终决定从长计议。

  错杀贤才,反伤国本。

  ......

  宛城!

  报!大都督,徐晃突袭武关,曹军已控制丹水上游!

  急报传来,正巡视归来的蔡瑁踉跄几步,几欲跌倒。

  武关失守?

  众将俱惊,怒视传令兵。

  昨夜曹军诈关,守军不察,遂失要隘。

  蔡瑁面如土色。

  武关乃连通关中要道,此关一失,荆州顿成孤岛。

  彻查!立即彻查!蔡瑁咬牙下令后,昏厥过去。

  苏醒时,众将环伺。

  可有眉目?

  其弟蔡中禀报:都督,武关失守已确认无疑。

  昨夜曹军施展神妙手段,悄无声息将兵卒送上了武关城头,内应趁势接应,转眼间武关便落入曹操掌中。

  曹操若从丹水上游南下,岂不危及我宛城后方?蔡瑁皱眉问道。

  众将皆摇头。

  蔡瑁这才稍稍安心。

  当真愚钝!竟不趁势南下夺取顺阳、阴县,直取樊城!

  文聘拱手道:都督,虽曹军尚未行动,但不可不防。当速派兵增援顺阳、阴县等地,以防不测。

  蔡瑁颔首:正合我意。

  仲业,着你率一万精兵镇守顺阳一带,绝不能再让曹贼偷袭我荆州城池!

  文聘心中苦涩。

  前往南乡顺阳这等边陲之地,无异于被发配边疆。有功难赏,有过必罚。

  也罢。

  荆州本就缺乏良将。既然宛城暂无战事,便去当这偏师守将罢。

  文聘领命!

  ............

  幽州渔阳地界。

  哨骑疾驰而来:禀主公,刘备见我大军压境,已率部向北逃窜!

  自右北平一路行来,公孙瓒始终保持警惕。虽轻视刘备,却也不敢太过托大。

  谁知兵至渔阳,原本围攻邹丹的刘备竟闻风而逃。

  公孙瓒勃然大怒。

  未料刘备如此怯战。

  追!纵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生擒刘备!

  见刘备不往蓟县方向撤退,反而向北逃窜,公孙瓒暗自窃喜。若退往蓟县,反倒不好追击。如今逃往渔阳以北,当真是自寻死路!

  顾不得入城听取邹丹禀报,公孙瓒当即亲率两万铁骑向北追击。

  越往北行,地势愈发险峻。燕山山脉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广袤平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错综复杂的河谷地貌与茂密山林。

  主公,不能再追了!单经谏言道,此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且山路狭窄,极易中伏。

  追袭多时,始终未见刘备踪影。步卒竟能快过骑兵,实在蹊跷。

  将军的意思是,刘玄德故意引诱我军深入,附近还藏着刘虞的伏兵?单经神色骤变,脊背陡然生出一股寒意。

  公孙瓒嘴角泛起森然笑意,掌中长矛发出刺耳的嗡鸣:

  不错!若非刘虞暗藏杀机,本将怎会轻易追击?刘玄德以为得计,殊不知......这正是本将将计就计!不入险境,焉能破局!

  简直丧心病狂!

  单经只觉得主将已然癫狂。

  如此铤而走险之计,岂是常人所能为?

  着你分兵设伏于左近,未得军令不得擅动!本帅自领三千精骑入山!公孙瓒眸光如电,沉声发令。

  这位威震北疆的名将绝非鲁莽之辈。

  他分明感受到,那蛰伏的杀机正渐渐收紧......

  山阴处,密林间。

  大哥,公孙瓒当真会来?张飞抓着虬髯百无聊赖,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刘备抚剑而立:必至无疑。伯圭最好颜面,既知我军行迹,岂会置之不理?

  待其入彀,你与云长两翼夹击。若其败走,不必穷追,自有乌桓部族料理后事。

  虽怀深仇,刘备却不敢赶尽杀绝。

  世族间的博弈,讲究凡事留一线。

  欲取幽州士族之心,便不能做得太绝。
  http://www.hlys.cc/47640/2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