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锦堂现春深 >第175章 风波已定,福祸相依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75章 风波已定,福祸相依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好!”皇帝拍案而起,声震殿宇,“即日起,睿王梁策为江南治水钦差大臣,祺王梁阅为副使,三日后启程,不得延误!”

  梁弈脸色霎时铁青,犹自不甘:“父皇!六弟身兼户部要职,骤然离京,部务恐生阻滞…”

  “弈儿。”

  皇帝淡淡开口,声音不怒自威,如无形的巨掌压下。

  “你秋猎头彩的赏赐,尚未领取吧?西域新贡的汗血宝马,已在御苑候你多时了。”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梁弈面色陡变,如同被无形的鞭子抽中。

  皇帝明面上是提醒他领赏,实则是警告他适可而止——甜头已给,休要得寸进尺。

  “儿臣…知错。”梁弈咬牙退下,垂下的眼帘遮住了眼底翻涌的阴鸷。

  “户部一应事务,暂由陆爱卿代管。”皇帝一锤定音,目光转向陆无涯,意味深长,“侍郎升任代尚书,想必更能尽心竭力。”

  陆无涯受宠若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激动得发颤:“臣…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隆恩!”

  他额头触着冰凉的金砖,心中却是一片灼热。

  这突如其来的擢升,是机遇,更是烫手的山芋。

  梁阅还怔怔地站在原地,似乎不敢相信这泼天的差事真落在了自己头上。

  直到梁策不动声色地轻扯了一下他的衣袖,他才如梦初醒,结结巴巴道:“儿臣…儿臣领旨!定…定当…”

  他忽然扑通跪下,声音带着点哭腔:“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皇帝难得显出几分耐心,眉宇间的威严似乎被这憨直冲淡了些许。

  梁阅哭丧着脸,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儿臣…儿臣怕蛇…听闻江南水泽之地…多…多水蛇…”

  满朝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哄堂大笑。

  连御座之上素来严肃的皇帝,也忍俊不禁,朗声笑道:“朕准你多带几个侍卫打蛇!”

  朝会竟在这罕见又略带荒诞的轻松气氛中结束。

  退朝时,百官依序鱼贯而出。

  梁策故意缓下脚步,待梁蘅行至身侧,方与之并肩而行。

  紫金砖铺就的漫长甬道上,唯有袍袖摩擦的细微声响。

  “多谢大皇兄方才仗义执言。”梁策的声音压得极低,仅容二人听闻。

  梁蘅目不斜视,步履沉稳,神情依旧淡然。

  “不必谢我。”

  他顿了顿,侧首看了梁策一眼,目光深邃。

  “你们这局棋,下得妙。”

  梁策正欲再探问其深意,忽听前方“哎哟”一声。

  只见梁阅被高高的朱红门槛绊了个趔趄,险些扑倒,引得身后几位官员又是一阵低笑。

  梁策忙疾步上前,稳稳扶住兄长手臂。

  “六弟!”

  梁阅反手紧紧抓住梁策的衣袖,眼中光芒亮得惊人,带着雀跃与不敢置信。

  “我真的…真的能去江南了?父皇当真…让我去?”

  梁策无奈地替他仔细拍去袍角沾染的浮尘,低声道:“五哥且冷静些,此去不是游山玩水,江南水患深重,稍有不慎,便是…”

  “我知道!我知道!”

  梁阅兴奋地打断他,旋即又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我就是…就是没想到…父皇他还记得我。”

  他眼角微微泛红,声音轻了下去:“从小到大,我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

  梁策心头蓦然一软。

  他这位五哥虽常闹笑话,心思单纯近乎憨直,可这份未被权势浸染的赤子之心,却比朝堂上任何玲珑剔透的算计都显得珍贵。

  他放缓了语气,难得透出温和:“五哥放心,到了广陵,我亲自带你去认认真正的泄洪闸门,看看分水鱼嘴。”

  梁阅闻言,破涕为笑,正欲再说,身后却陡然传来一道阴冷的声音。

  “六弟好手段。”

  梁策身形未动,缓缓转身,面上已是一派云淡风轻:“三哥过奖。”

  梁弈不知何时已立在廊柱的浓重阴影里,半边脸被暗影吞噬,更显阴沉,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笑意。

  “弟弟我不过是,举贤不避亲罢了。”梁策淡淡道。

  梁弈眼中寒意森然,一字一顿,带着毫不掩饰的威胁。

  “江南水情诡谲,地远人杂,万丈波涛之下,暗流涌动…万一途中…六弟或是五弟,出了什么意外,可要当心啊…”

  “三哥多虑了。”

  梁策面上微笑如春风和煦,按在腰间佩剑剑柄上的手指却无声地收紧。

  “水虽无常形,政却有常道。只要循道而行,以民为本,纵有险阻,亦能化险为夷。何况…”

  他话音微顿,目光扫过梁弈:“父皇圣烛千里,自有明断。”

  梁弈眯起双眼,阴鸷的目光在梁策平静的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一旁有些瑟缩的梁阅,最终化为一声冷哼。

  “但愿如此。”

  说罢,重重拂袖而去。

  梁阅缩了缩脖子,心有余悸地望着梁弈远去的背影:“三哥…他好像更生气了。”

  “无妨。”

  梁策不再看那离去的背影,转而望向殿外那片被朝阳渲染得无比灿烂的天空,语气平静而辽远。

  “江南多雨,正好洗洗这满殿积郁的火药味。”

  巍峨宫墙之上,秋风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

  一抹深紫的窈窕身影凭栏而立,裙袂在风中轻扬。

  正是璇枢公主梁宓。

  她纤细莹白的指尖轻抚过汉白玉栏杆上精雕细琢的凤纹,唇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目光悠悠,投向下方渐次散去的官员和那两位并行的亲王身影。

  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看到了更远的江南烟雨。

  .

  玉芙宫。

  庭院里,几树金桂开得正盛,馥郁甜香裹着秋阳的暖意,在青石小径上筛落碎金点点。

  陆皓凝扶着侍女的手,缓步而行。

  肩胛处的箭伤虽已收口,行走间却仍牵起缕缕隐痛,针砭般细细密密地啮咬着她。

  “王妃来了。”

  定妃身边那位面容慈和的老嬷嬷远远瞧见,忙不迭迎上前,躬身行礼,笑意盈盈。

  “娘娘方才还念叨着呢,说王妃今日气色定是好了不少。”

  陆皓凝微笑颔首:“劳嬷嬷带路,母妃今日可好?”

  “好,好着呢,就是惦记王妃的伤。”嬷嬷一边引路,一边絮叨着,“娘娘新得了些上好的桂花蜜,特意让用旧年收的雪水沏了茶,就等王妃来尝尝鲜。”

  “劳母妃费心了。”陆皓凝心下微暖。

  穿过一道藤萝葳蕤的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

  玉芙宫的后园不似别处宫苑那般堆金砌玉,反倒依着江南园林的韵致,叠石理水,曲径通幽。

  几处竹亭掩映在假山流水间,清简雅致,别有风骨。

  定妃正独坐临水的小亭中,垂首刺绣。

  一袭素绫衣裙,浑身上下无半点珠翠,只发间簪一支莹润无瑕的白玉芙蓉簪,却如亭外池中虽残犹有风骨的莲梗,自有一股清雅高华的气度。

  “母妃。”陆皓凝近前,敛衽为礼。

  定妃闻声抬首,眉眼间霎时漾开温柔笑意,如春风拂过静水。

  “凝儿来了,快坐。”

  她放下手中绷紧的绣架,亲自起身相携,关切询问。

  “伤可好些了?”

  “多谢母妃挂念,已无大碍了。”

  陆皓凝依言在铺了软垫的石凳上落座,接过侍女奉上的青瓷茶盏。

  轻啜一口澄黄茶汤,只觉一股清甜裹着暖意滑入喉间,她不由赞道:

  “母妃这茶好生特别。”

  “是加了桂花和蜂蜜的。”定妃眼中含笑,“策儿小时候最喜这个味道,每每闹脾气,一杯下去总能安静下来。”

  陆皓凝闻言莞尔,实难将记忆中那喜怒不形于色的梁策,与定妃口中这撒泼打滚的稚童模样重叠起来,心下不由生出几分奇异的感觉。

  定妃细细端详她略显清减的面庞,忽而轻叹一声:“瘦了。”

  她伸手,指尖轻柔地拂过陆皓凝鬓边一缕微乱的发丝,动作珍重。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陆皓凝心间一颤。

  在陆府深宅那些年,任凭她如何隐忍退让,换来的永远是嫡母刻薄的刁难,与生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漠然。

  而定妃这一声“辛苦你了”,却似穿透重重迷雾,直抵她深藏的不易与酸楚,熨帖得令人鼻尖发酸。

  “不辛苦。”

  她慌忙垂眸,长睫掩住眼底泛起的微红湿意,声音低柔。

  “能嫁给阿策,得母妃如此疼爱,是凝儿天大的福气。”

  竹影摇曳,亭中风暖,二人闲话家常,言笑晏晏,融融暖意驱散了秋日薄暮的微凉。

  定妃问了些饮食起居的细枝末节,又叮嘱了伤后调理的注意事项,语气寻常,却处处透着真切的关怀。

  .

  下朝后,梁策步履沉稳,绛紫官袍的袍角在秋风中微扬,正欲转向通往玉芙宫的朱红宫墙夹道。

  未行几步,一道身影却如幽影般自廊柱后悄然闪出,无声拦住了去路。

  “睿王殿下留步。”李公公躬身,嗓音压低,“陛下在御书房候着您呢。”

  梁策脚步微顿,眼底闪过一丝诧异,旋即恢复如常:“有劳公公带路。”
  http://www.hlys.cc/47705/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