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做徐绾的思想工作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越州,营田军左军都督衙署,后堂书房内。

  冰盆驱散了些许暑气,却难解徐绾眉宇间那抹积郁已久的沉郁。他屏退了左右,亲自为前来视察的李振斟上一碗茶。李振何等人物,察言观色,早已看出徐绾有心事,却也不点破,只是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等待对方开口。

  徐绾搓了搓手,这位昔日能在扬州掀起腥风血雨的悍将,此刻在李振这位文士面前,竟显得有些局促。他深吸一口气,终于将憋了许久的话问出了口:“李参军,您是大王身边的心腹谋士,见识非凡。绾……绾是个粗人,有些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今日冒昧,想向参军请教一二。”

  李振放下茶碗,笑容温和:“徐都督何必客气,但讲无妨。振此番前来,除了察看营田安置事宜,大王亦有嘱托,要体察下情,听听诸位将领的心声。”

  听得“大王亦有嘱托”几字,徐绾精神一振,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不甘与困惑:“参军明鉴!当年在扬州,我、许再思、蔡稠、康暀四人,不忍杨行密苛待旧部,愤而起兵,搅得他扬州天翻地覆,最终南投大王。我等自问,带来的是数千敢战弟兄,是一份投效的赤诚!可……可为何归附大王之后,看似得了官职,却……却似乎未得重用?”

  他越说越激动:“我在这越州掌管营田,整日与田地、流民打交道;许再思去了飞挽军,掌管辎重运输;蔡稠在婺州做个司马,康暀在德胜军做个厢都指挥使,虽说也是军职,却远离核心牙兵……参军,您给句实话,是否……是否因我等在扬州做的事情,引得大王心中有所疑虑,不敢委以重任?”

  说到最后,他猛地站起身,单膝跪地,抱拳道:“李参军!我徐绾对天发誓,自南投之日起,此身此心,皆属大王!绝无半点异志!若有虚言,天打雷劈!只是……只是这胸中抱负,无处施展,实在憋闷!还请参军指点迷津,绾,感激不尽!”

  李振静静地看着徐绾,没有立刻扶他起来,而是任由他保持着宣誓的姿态片刻,这才缓缓起身,亲手将他扶起:“徐都督,快快请起。你的忠心,大王岂会不知?你之所虑,振,此番正是要替大王,为你等分说明白。”

  他引徐绾重新坐下,神色转为郑重:“首先,徐都督,你需明白一点。大王若真对你等有半分猜疑,岂会让你统领这数万营田军?岂会让许再思掌管关乎大军命脉的飞挽军?岂会让蔡稠、康暀分掌州郡司马、镇兵厢军之职?这些位置,看似不如牙兵显赫,却皆是实权要职,关乎地方稳定、大军后勤与次级兵力之根本!将如此要害之位交于你等,正是大王信重之体现!此其一也。”

  徐绾闻言,神色稍缓,仔细一想,似乎确是此理。若真不信任,大可给个虚衔高高挂起,岂会让他们手握实权兵卒?

  李振继续道:“其二,关于你等在扬州之事。大王曾私下对吾等言,诸将能弃暗投明,心向正道,此乃明智之举,大王心甚慰之。”他话锋微妙一转,“然,你等之举,毕竟是以武力对抗旧主,以下犯上。此事,于你等而言是义举,于大王治下风气而言,却不可公然提倡、鼓励。大王需统御四方,讲究的是上下尊卑,是令行禁止。若大肆褒奖以下克上之举,岂非暗示他人,若对上官不满,便可效仿作乱?此风不可长。故而,大王虽用你等之才,却需在职位安排上,稍作权衡,此非疑你等,实为维护大局法度,望你等能体谅大王之深意。”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徐绾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政治考量。钱镠需要用他们的能力和带来的力量,但不能鼓励这种反抗上级的行为模式。这种安排,既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无声的告诫。

  “原来如此……”徐绾喃喃道,心中的疙瘩解开了大半。

  李振见状,知道火候已到,便抛出了最重要的第三点,他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徐都督,你切莫要小看了大王赋予你等的职责!大王曾言,此乃对你等寄予厚望之安排,其中暗藏建功立业之阶梯!”

  “哦?”徐绾眼睛一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请参军细说!”

  “先说蔡稠,婺州司马,看似地方佐官。然,大王志在统一东南,下一步兵锋所指,极有可能是福建!届时,蔡稠若能主动请缨,随军出征,以其才智于军前献策,或协调地方,立下功勋,何愁不能晋升?此乃静待时机,蓄势待发之位!”

  “康暀所在之德胜军,乃镇兵主力之一,驻守衢婺,正是应对福建、江西之前沿!一旦战事起,镇兵必然调用,出征机会就在眼前!斩将夺旗,便是他的晋身之阶!”

  “再说许再思之飞挽军!徐都督,你乃知兵之人,当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理!飞挽军掌管全军辎重转运,粮秣、军械、被服皆系于此。每逢大战,飞挽军必随军行动,保障后勤。一旦大军得胜,这赫赫战功之中,岂能少了飞挽军稳定后方、输送补给之大功?此乃不可或缺之功勋!”

  最后,李振目光灼灼地看向徐绾:“而徐都督你,所掌之营田军,更是大王深谋远虑之棋!营田军,岂止是种田屯垦?”

  他屈指数道:“一,营田军平日军训不断,保持战力,乃大军之后备兵源。一旦牙兵、镇兵有缺额,优先从营田军精锐中选拔补充!你实则为大王掌管着一座精兵仓库!”

  “二,凡大王新拓之疆土,初期驻防、安抚地方、维持秩序之责,多由营田军承担!此乃信任,亦是赋予你开疆拓土、稳定地方之重任!”

  “三,日后所有战场俘获之降卒,其看押、甄别、转移、乃至初步整编之事宜,大王属意皆由营田军负责!此乃掌控人力、消化敌军之关键环节,权责何其重大!”

  李振声音愈发低沉而有力:“徐都督,你细想,这些职责,哪一件不是关乎国本,哪一件不是立大功、积大勋的机会?大王将此等重任交予你,正是看重你的能力与忠诚,期望你在此位置上,为大王,也为你自己,打下更坚实的根基!只要兢兢业业,做出成绩,加官进爵,封侯拜将,岂非指日可待?何必执着于一时之名位,而忽视了这实实在在的权柄与远大前程?”

  这一番剖析,如同拨云见日,彻底驱散了徐绾心中的阴霾。他之前只看到牙兵的风光,却未深思自己职责背后的潜力和机会。此刻经李振一点拨,顿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这营田都督之位,哪里是闲职冷灶,分明是一座等待挖掘的功勋宝库!

  他激动地再次起身,对着李振深深一揖,声音都有些颤抖:“多谢参军指点!绾……绾愚钝,竟未能体会大王之深意与信重!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绾必当竭尽全力,经营好营田军事务,不负大王厚望!”

  李振含笑点头:“徐都督能明白其中关窍,便不负大王与振此番苦心。此外,大王亦有示意,望徐都督能将这些道理,私下转告蔡、许、康诸位将军,让他们亦能安心任事,戮力向前。大王对于真心效忠之人,从不吝啬赏赐。”

  “一定!一定!”徐绾连声应承,“我即刻便修书,将大王之深意与参军之教诲,告知他们!”

  送走李振后,徐绾心潮澎湃,立刻铺开纸笔,奋笔疾书。他将与李振的对话,尤其是钱镠的“信重”、“深意”与其中蕴含的建功立业之机,详加转述,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与重新燃起的激情。

  不久之后,婺州的蔡稠、飞挽军的许再思、德胜军的康暀,都收到了徐绾的密信。阅信之后,几人反应与徐绾如出一辙,原本心中若有若无的失落与疑虑顷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钱镠用心良苦的感佩和抓住机会、奋力一搏的决心。

  蔡稠开始更加积极地研究福建地形、军政,等待着随军出征的机会;许再思将飞挽军打理得井井有条,确保后勤链条高效运转;康暀则加紧操练本部镇兵,摩拳擦掌;而徐绾,更是将营田军治理得铁桶一般,屯垦、练兵、内部管理无一松懈,静待钱镠下一步的调遣。

  一场可能滋生怨望和内部分裂的潜在危机,被李振巧妙地借势化解,反而将这股力量牢牢拧成了一股绳,更加稳固地绑在了钱镠的战车之上。至于历史上曾发生的徐绾、许再思之叛乱,在此刻钱镠层层布局、恩威并施、洞察人心的严密掌控下,其发生的土壤,已被悄然铲除。
  http://www.hlys.cc/47828/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