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赢零的应战,令大唐群臣始料未及。

  狂妄至极!我大唐才子名扬四海,他竟真敢应战!

  区区王侯榜末尾之人,何谈才情?且看他如何自取其辱。”

  大唐臣子们面露傲色,对本国文采充满信心。

  在他们眼中,大秦不过蛮荒之地,除武力外岂能与诸国比肩。

  九公子说笑了,老朽才疏学浅,怎敢与公子比试。”

  见赢零出列,王文泰捋须笑道:

  不过我大唐有王杨卢骆四大才子,皆是当世俊杰。”

  九公子既为秦国文采之首,我大唐自当以顶尖才子相迎。”

  公子贵为宾客,有权挑选对手。

  不知想与四位中的哪位切磋?

  赢零虽居秦国,亦久仰大唐文采风流。”

  赢零平静道:既然四位皆能代表大唐,不如请他们一同出场。”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连李世民与李丽质都为之变色。

  以一敌四?赢零未免太过托大!

  赢零竟要独战四人?

  殿中议论纷纷,这完全超出了大唐群臣的预料。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是大唐文坛翘楚,堪称国之瑰宝。

  赢零竟要同时挑战四人,莫非是自暴自弃?

  赢零,你怎能这般轻率

  李丽质粉腮微鼓,又急又气。

  蒙毅等秦使面面相觑,难以置信赢零会如此决断。

  九公子当真胸有韬略?

  九公子,此话当真?

  王文泰紧盯着赢零,生怕他变卦。

  大秦以诚信立国,言出必行,从无戏言!

  妙极!九殿下果然豪迈过人,既然殿下有心与我大唐四位俊杰切磋才学,我大唐自然乐见其成。”

  王文泰抚掌而笑,可谁都听得出来,这笑声里藏着几分讥讽。

  五姓七望的贵族们暗自交换着眼色,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请上前来。”

  王文泰抬手示意四人出列,向满朝文武及各国使者引荐这四位大唐翘楚。

  四人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其中杨炯出身陇右名门,年岁稍长;卢照邻来自范阳卢氏,亦非年少;唯有王勃与骆宾王正值青春,而骆宾王乃寒门出身,名声稍逊一筹。

  王勃是四人中年纪最轻的,来自太原王氏,王文泰特地抬高声调:王勃乃我太原王氏子弟,天资绝伦,六岁能诗,九岁善赋,十二岁通晓天文历法,十六岁名动天下,实为我王氏不世出的奇才!

  王勃立于王文泰身侧,一袭白衫,眉目如锋,神采飞扬,周身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傲气。

  但这傲气却不惹人厌烦,只因他的才华早已冠绝当世,举世无双。

  介绍完毕,王文泰向李世民躬身行礼:秦唐结盟之夜,既有文斗之约,陛下何不命题,共谱一段千秋佳话?

  李世民略作沉吟,目光扫过雍和宫歌舞升平的盛况,又望向长安城内万家灯火,徐徐开口:今夜大唐宫宴,宾客云集,长安城中灯火璀璨,朕心甚慰。

  既然如此,便以大唐气象为题。”

  诸位可写眼前之景、心中之感,不拘诗词歌赋!

  李丽质闻言心头一紧,父皇所出之题,正是最难把握的一种。

  大唐气象岂是寻常笔墨可描摹?需有深厚感悟,方能写出动人之作。

  这对王勃等人亦是考验,更何况需即兴创作。

  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皆凝眉沉思,大唐气象岂是易写之物?然而今日秦唐结盟,天下瞩目,若能写出佳作,不仅能得圣上青睐,更能名垂青史。

  就在此时,杨炯振袖而起,朗声道:陛下,臣有拙作献上。”

  这么快就想好了?李世民略显讶异。

  大唐气象恢弘,臣纵使竭尽江河之水亦难尽述,但臣此前偶得一诗,或可略表心意。”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秦唐结盟,乃为解我大唐之患,臣虽一介书生,亦有报国之志!

  杨炯豪迈诵毕,满座寂然。

  原来他抢先出头,是为向李世民表露忠心。

  李世民摇头轻笑,虽觉此诗与题意相去甚远,但杨炯的壮志确实令他动容。

  诗虽不符题,但志气可嘉,赏千金!

  李世民话音未落,卢照邻已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亦有诗呈上。”

  雍和宫内,王文泰高声提醒:作诗须紧扣主题,不可随意抒怀!

  卢照邻从容不迫地回应:启禀司马,此诗乃即兴所作,绝非事先准备。”他缓步踱于殿中,朗声吟诵新作:

  炎图丧宝,黄历开璿。

  祖武类帝,宗文配天。

  玉銮垂日,翠华陵烟。

  东云干吕,南风入弦

  诵毕,卢照邻恭敬道:臣以为大唐盛世气象,皆系于陛下一身。

  只要陛下在位,我大唐国运必将长盛不衰。”

  大殿之上,群臣频频点头称善。

  卢照邻顷刻间便作出这般精妙绝伦、气势磅礴的诗文,足见其才华横溢。

  只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暗中摇头诗中矫揉造作,谄媚之态毕现,难称上乘。

  李世民略一颔首,转向骆宾王等人道:诗尚可,赐千金。

  诸位可有新作?

  骆宾王虽衣着朴素,却难掩铮铮风骨,率先上前:臣已得诗。”他挺立殿中,朗声吟诵《帝京篇》: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开篇四句便如雷霆万钧,满朝文武无不震撼。

  李世民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论真才实学,骆宾王与王勃难分轩轾,只因出身微寒,才屈居初唐四杰之末。

  骆宾王的目光掠过雍和宫的富丽堂皇,又望向长安城的点点灯火。

  他的诗不仅颂扬大唐盛世,更道出权贵的奢靡、百姓的疾苦,以及自身的郁郁不得志。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诗毕,骆宾王从容跪拜:此乃臣所见真实的大唐既有锦绣山河、圣明天子,亦有骄奢权贵、劳苦黎民,更有诸多失意之士。”

  殿内鸦雀无声。

  骆宾王以惊世之才,在诗中尽显盛世风华与人间百态。

  寻常帝王未必能容此诗,但李世民毕竟不同。

  妙哉!此诗尽显我大唐气象,赐金五千!

  李世民抚须微笑,朗声道:

  爱卿平身。

  朕甚爱此诗。

  为君者当虚怀若谷,广纳谏言。”

  若有过失,众卿直言便是,朕必改之!

  李世民对此诗确实喜爱非常,诗中既见磅礴气势,又展现了盛唐的万千气象。

  王勃,可有新作?

  赞赏过骆宾王后,李世民望向最受期待的王勃。

  满朝目光亦聚焦于这位才子。

  王勃虽在王杨卢骆中最为年少,却天赋最高。

  虽有人认为骆宾王或可匹敌,但推崇王勃者显然更多。

  拜读骆兄大作,勃深为叹服,自愧不如。”

  骆兄此诗道尽胸中所思天子威仪,权贵奢靡,长安繁华,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失意者,可谓真实描绘了大唐的万千气象。”

  王勃恭敬行礼,言辞恳切。

  相较之下,拙作在气象与情怀上皆逊一筹。”

  无妨,且诵来一听。”李世民笑道。

  王勃微微欠身,立于殿中轻声吟道: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

  王勃吟诵时,李丽质、长孙皇后等女眷皆凝神细品。

  不同于骆宾王的雄浑壮阔,王勃的诗如清风徐来,以清丽笔触勾勒大唐风光。

  另一侧。

  尚秀芳停下舞姿,与身旁一位俊逸公子一同聆听。

  待王勃吟罢,尚秀芳低声问道:

  师仙子以为,四杰中谁更胜一筹?

  妃暄才疏学浅,不及秀芳大家见多识广。”

  依秀芳大家之见呢?

  那公子身着文士袍,肤若凝脂,身姿挺拔,气度非凡。

  四人皆为不世奇才,即兴之作已属佳品。”

  论才情高低,杨炯擅机巧,卢照邻好逢迎,当属骆宾王与王勃最为出众。”

  二者难分高下,骆诗气势磅礴,王诗意境高远。

  但我心中更倾慕王勃这篇。”

  秀芳大家果然见解独到,妃暄获益良多。”

  仙子过誉了。

  慈航静斋弟子岂会不解诗书?

  尚秀芳含笑注视着师妃暄,正色道:

  秦唐结盟在即,师仙子不在中原,来此有何要事?

  结盟事关天下苍生,慈航静斋特来致贺。”

  致贺?恐怕只是其一吧?

  尚秀芳意味深长:莫非贵派想借此机会踏入大秦?故而选定九公子赢零,欲扶持其登位?

  师妃暄沉默以对。

  出家人不打诳语,仙子。”

  尚秀芳轻摇螓首:佛门想在大秦立足,恐怕并非易事。”

  大秦境内本就道门昌盛,而秦皇嬴政向来认为武者易乱法度,对宗门势力深怀戒心,岂会容外来势力渗透?

  尚秀芳展颜一笑,那绝世姿容令周遭失色,目光转向赢零。

  再者,莫要小觑这位大秦九公子。

  我奏乐之时,满座宾客皆沉醉其中,唯有他始终神色如常。”

  况且,他敢独面大唐四位才子,你道他是年少轻狂,还是胸有丘壑?

  师妃暄沉思之际,李世民已对王勃诗作赞道:此诗意境高妙,彰显大唐风骨,朕甚喜爱,赏金五千。”

  随即,李世民看向赢零,问道:赢零公子,你的诗作可已成篇?

  赢零眸中含笑,从容起身:早已成竹在胸。”

  赢零稳步走向殿中,对四周大唐官员或讥讽或审视的目光视若无睹。

  滞留大唐期间,他已洞悉唐人心态他们对大秦既敬且鄙。

  敬畏源于大秦铁骑之威与历代君王之治;鄙薄则因唐人自诩文华鼎盛、国力雄厚,视秦地为蛮荒。

  此刻,赢零决意以诗为剑,扞卫大秦荣耀。

  赢零公子可需再斟酌?司马王文泰语带傲意,我大唐四位俊杰皆才高八斗,公子若需时辰,我等愿静候。”

  赢零目光掠过王勃等人,从袖中取出一卷素笺。

  此诗,当由大唐传颂。”

  见那墨迹犹新的诗稿,有人面露不屑,有人难掩好奇。
  http://www.hlys.cc/48143/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