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静养邺城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邺城的府邸深处,药香几乎取代了空气中原本残留的硝烟味。

  距离那场震动天下的大战已过去一段时日,而这场大战的核心人物之一成济,却仿佛从舆论风暴中心骤然隐退,被困于这一方静室之中。

  他的世界,缩小到了这间卧房。

  每日里,耳边不再是战鼓号角、将士呐喊,而是药罐在小火上咕嘟咕嘟的轻响,以及侍从轻手轻脚进出时衣袂的窸窣声。

  阳光透过窗棂,在铺着青砖的地面上投下缓慢移动的光斑,标记着时间的流逝。

  那场大战的惨烈,不仅刻在了邺城的断壁残垣上,更深深刻在了他的身体里。

  几处深可见骨的创伤,虽经军中医官全力救治,保住了性命,但也让他一度在鬼门关前徘徊。

  他清晰地记得,在意识模糊的边际,是皇帝曹髦率援军及时赶到的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将他从彻底沉沦的黑暗中拉扯回来。

  若陛下再晚片刻……成济不愿深想,能活下来,已是万幸。

  如今,他每日的生活近乎程式化:醒来,被侍从小心翼翼扶起,然后面对那碗浓黑、散发着难以形容的苦涩气味的汤药。

  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但这经由无数珍稀药材熬煮、由御医亲手调配的汤汁,其滋味之醇厚、之难以忍受,每每都让他需要凝神静气,才能压制住喉头本能的反抗,一饮而尽。

  药汁入腹,一股暖流散开,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疲惫和昏沉,他常常就在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度过大半个白天。

  外界并非没有消息传来。

  偶尔有旧部设法递来只言片语,或是皇帝派来的内侍传达慰问时,会不经意地带出一些朝堂动向。

  他知道,自己麾下的军权已被皇帝以“安心养伤”为由,交由其他将领暂管。

  兵权被释,他心中却异常平静,甚至隐隐有一丝解脱。

  躺在病榻上,望着帐顶繁复的纹样,他的思绪常常飘远。

  前世所读史书中,那一幕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太过触目惊心。

  白起、韩信、年羹尧……多少名将能臣,功高震主而不得善终。

  他成济,一个出身“污点”(曾为司马昭部将)、却在关键时刻挽天倾、立下不世之功的将领,此刻急流勇退,暂离权力中心,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保全。

  更进一步?

  他从未想过篡魏自立,那违背了他穿越的初衷,也非他所愿。

  那么,剩下的路,便只有谨慎平衡功与身了。

  他的思绪由自身推及整个天下。

  经此一役,司马氏核心力量土崩瓦解,虽有余孽逃窜,但已难成气候。

  大魏内部最大的毒瘤被切除,中央权威重塑,国力在年轻的皇帝手中正逐步恢复。

  反观南方,蜀汉虽有姜维这等继承了武侯遗志的能臣,连年北伐,耗尽了本就不足的国力,如今失去了司马氏在关中的牵制,面对一个即将整合完毕的北方巨人,姜维纵有通天之能,又能支撑几时?

  至于江东……想到东吴在此次大战中的表现,成济嘴角不由掠过一丝讥诮。

  司马家为求外援,不惜引狼入室,暗中怂恿甚至协助东吴夺取了襄阳、合肥这两个战略要地。

  然而东吴,再次完美诠释了何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一旦得了实际好处,立刻偃旗息鼓,坐山观虎斗,将“背信弃义”的优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理解东吴的决策,或者说,理解东吴的战略局限性。

  依托长江天险,精于水战而弱于陆战,让他们深入中原与曹魏铁骑争锋,确非其所长,风险极高。

  但这恰恰暴露了东吴政权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与魄力,偏安一隅,终非久计。

  “如此也好……”成济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心中默念。

  天下三分太久,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如今,统一的曙光已现,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阻挡。

  他正好可以借这段被迫静养的时间,避开朝堂上可能因他而起的纷争,让身体和心神都得到彻底的休憩。

  他有一种预感,未来的战事或许无法完全避免,但舞台的主角,即使不是自己,也跟自己脱不了干系。

  他需要积蓄力量,以应对或许不同于以往的挑战。

  思绪飘到蜀汉,便不可避免地落在那位素未谋面却令他心生无限敬仰的丞相——诸葛亮身上。

  这是他穿越至此最大的遗憾之一。

  未能亲见那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智慧与品格皆堪称楷模的武侯,与他谈一谈天下大势,论一论治国方略,或许还能悄悄透露一点“未来”的讯息……这念头每每想起,都让他怅然若失。

  历史的长河浩瀚,他终究只是迟来的一个过客。

  而对于那位继承武侯衣钵,北伐中原,矢志不渝的姜维姜伯约,成济的心情则更为复杂。

  有敬佩,敬佩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勇气;也有惋惜,惋惜其一身才略,却要支撑一个注定倾颓的王朝。

  他深知,如姜维这般人物,信念已融入骨血,对汉室的忠诚绝非高官厚禄所能动摇,劝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一条与国同休的悲壮之路。

  “或许……我能做的,只是在未来不可避免的平蜀之战中,尽力约束军队,减少不必要的杀戮,保全一些蜀中俊杰的血脉,让如姜维这般名将的家族得以延续。”成济暗忖。

  这或许是他这个知晓历史结局的穿越者,所能给予那些时代英杰的最后一丝怜悯与尊重。

  他甚至想过,待身体稍好,或许可以尝试写信给姜维,虽知多半无用,但总算了却一番劝说之心,尽一份对英雄相惜之意。

  药力再次上涌,困意袭来。

  成济缓缓闭上双眼,将外界的喧嚣、天下的纷扰、未来的筹谋,都暂时隔绝开来。

  此刻,他只是一个需要静养的伤者。

  窗外的蝉鸣声嘶力竭,仿佛在为他,也为这个即将迎来巨变的时代,奏响一支变奏的序曲。
  http://www.hlys.cc/48919/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