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二百九十二章 请汉王执戈,匡扶汉室!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百九十二章 请汉王执戈,匡扶汉室!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阴沉沉的大殿内,两个曾经并肩作战,互为知己的人,此刻迎面而立,他们眸光间争锋相对,谁也不愿退让半步。

  “文若。”

  曹操稍微缓了口气,打破沉默。

  “来帮我吧,就像我们之前共同所做的那样。

  匡扶汉室,济世安民。”

  “曾经我以为明公是刺杀董卓的英雄,是照亮这大汉长夜里的一缕微光。”

  荀彧冷笑摇头。

  “但现在看来,你与董卓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血腥,暴虐,弑杀,压迫!

  洛阳城的长街上洒遍忠臣之血,与当年董卓执政时一般无二。

  城中的百姓仓皇无地的躲藏在家里,生怕什么时候手持刀兵的甲士就杀进家门。

  满朝臣公卑躬屈膝,如同摇尾乞怜的野狗,而天子被弃置于宫墙!

  强权?集政?

  不,你不过是在重蹈董卓的覆辙!

  回头吧!

  还来得及。

  否则终有一日会有人像当年的明公一样,提着七星宝刀刺汝于午夜梦回!”

  “放肆!”

  曹操脸上厉色一闪,眼底杀机隐现。

  “荀文若,是本相平日太厚待你了吗?

  恃宠而骄,以至于斯,是真当我腰间的宝剑,不够锋利吗?”

  荀彧眼神悲哀而怜悯的深望着他,惨然而笑。

  “当初的董卓也是这么说的。”

  曹操气的咬牙,但念及荀彧的才能,以及这一路走来的情意,自己现在还不能失去他。

  到底压下一口气,稳定了心绪,忽得朗声而笑。

  “昨日之明公,今日之董贼吗?

  那你就好好看看吧!

  看我如何厉兵秣马,北抗袁绍,南御袁术!

  看看我如何杀尽满朝蠹虫血,以他的血肉膏腴,化作供给大汉的养料!

  看着我弥合纷争,横扫诸侯,兴复汉室,匡正天下!

  看着那些所谓的暴行,究竟会给这个天下带来什么!

  睁开你的眼睛看着吧,是我!

  你眼中的董贼,你口中的暴行,正在勤王救驾,维持大汉最后权威!

  使天下没有我,你以为还有多少人,会尊奉这名存实亡的大汉正统!”

  迎着他杀意凛然的眸光,荀彧眼神黯然,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挽回曹操的意志。

  他拱手执礼,一如初见。

  “那彧.拭目以待!”

  荀彧走后,曹操利用这次的政变,大肆排除异己,假通袁之名,罗织罪名,将不臣服的世家,动辄抄家灭族以充军资。

  更有甚至,他暗中组建摸金校尉,专司盗掘历代先帝先王陵寝,以得锱铢。

  更严厉杜绝商人私下前往淮南走私,发现者皆以通袁论处。

  他只允许曹安民作为双方都认可的官方通商渠道,往淮南走私袁术所推陈出新的笺纸、琉璃、瓷器、精盐等奢侈品。

  通过曹安民买至洛阳后,他再以十倍的价格,卖予世家显贵。

  通过这一系列被斥为暴虐的政令,他在洛阳的恶名,比昔日之董卓犹甚。

  但同样,他也因此筹集了超乎想象的军费,得以大肆扩军。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袁术的强大,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可怕敌人。

  而这样的敌人,现在每时每刻,随时都有可能对洛阳动手!

  他没有时间了!

  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筹集钱粮,他唯有强行聚集当今大汉的一切力量,才有可能在袁术北上之时,得以一战之力!

  他听说袁术有一只无坚不摧的重甲铁骑,遂打算不惜一切代价打造八百虎豹骑,以曹洪为主将。

  他以车胄架空刘备的军权,将已经有初步构架西园军五万人招募满员。

  他发布征兵令,网罗司隶之地十四岁以上男子十万人,由于禁操练为北军。

  强征兵员的骑士,每日在司隶各地驰骋,得见男子,便抢作兵员。

  挨家挨户,无不涕泣落泪,父母失其儿,妻子失其夫,咒骂曹操的声音,从黄河南岸传至北岸,在大河上下连成一片。

  但曹操依旧没有停止,他已彻底掌控朝廷大权,他铁血独断,在治下全面推行军政。

  征用民间一切铁器、米粮,以供给军用。

  没上战场的老幼妇孺们,每日需向里正领取农具,待完成了日常耕作之后,才能依次领取定额的口粮。

  曹操并非不知道此举饮鸩止渴,会使垂危的大汉,更加失去人心。

  但他更知道,今日若不饮鸩,袁术北上之日,大汉就要灭亡!

  他高高坐在空无一人的龙椅之下,俯视殿上匍匐无地的群臣。

  眸光遥望宫墙之外,似能看见随着他一道道政令下发,整座司隶大地之上。

  百姓饥馑流亡,饿死者不计其数。

  他只阖眸轻笑: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与此同时,一个来自淮南遥不可及的太平传说,悄然在人心间流传。

  原来同样在这大汉土地上,有的人正分租土地,只需缴纳微薄的税赋?

  原来同样在这大汉土地上,有的人哪怕流亡无地,无家可归,也有世家善人主动施粥赠粮,安置屋舍?

  原来同样在这大汉土地上,卖命种地得到的不是微薄的口粮,而是可以累功封爵,只要好好种地,也能成为爵位老爷?

  他们不知道这些如梦似幻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但哪怕就是再差,也不会比现状更差了。

  由是才有先前中原百姓,仰慕黄天太平之治,扶老携幼,南来汉国的一幕。

  由是才有先前远隔万里之百姓,他们遥望汉军北定中原,殷殷期盼的一幕。

  淮南与洛阳,正走在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上。

  可无一例外,无论袁术还是曹操,都在通过各自的手腕,搜刮治下世家千载之积蓄,为了那场必将到来的最终决战,而积极备战!

  淮南,寿春宫。

  “洛阳急报!

  八百里加急!”

  一声朝报九重天,朱门宫阙次第开!

  “袁公手令在此,速开城门!”

  随着一人一骑疾驰而来,城门、宫门、殿门为他依次打开。

  所有人仅能目睹那飞驰一骑,直入九重宫阙。

  此刻,寿春大殿之中,袁术揽罢甘宁最新送来的战报,谓孔明曰:

  “百骑破敌营,功震天下英。

  兴霸此战,足使诸侯惊骇。

  吾儿神勇若斯,为父焉能不使其名震天下?

  今当发诏,为兴霸正名,使三州之民,皆慕吾儿神勇!”

  孔明:“.”

  略一沉默,孔明还是进言曰:

  “兴霸将军所以自号鬼公者,乃为老师之名声。

  今若正名,吕布情知劫掠之事,乃老师所为,必生怨怼。”

  “任他怨怼又如何?”

  袁术轻声笑了,“朕今立凌烟阁、功勋殿,麾下无不渴慕战功,万众一心期盼战事。

  今时之淮南,正如弦上之箭,将发未发,诸侯无不惊惧。

  曹操仓皇,吕布震恐,皆畏朕此箭一发,兵锋所向!

  正如秦皇于西面称尊,威履六国,执敲扑鞭笞天下,诸侯胆寒。

  今日之曹、吕,不过昔日之韩、魏,名为合纵联盟,实则都盼着朕先攻其盟友,以保全自身。

  这个时候,莫说为兴霸正名,就是朕直接发书,让吕布进献钱粮纳供,他也不敢有半分怨怼!”

  袁术说着,似乎觉着这个主意不错,遂命之曰:

  “孔明,你现在就起草发文,通传吕布。

  言朕将称王,要他纳献粮草二十万石,以做贺资,叙姻亲之情。

  如有不从,便是不认朕这个亲家了,那朕可就要用对待仇敌的方式,对待他了。”

  孔明:“???”

  不是,老师,人要不要这么无耻?

  你是嫌甘宁劫掠的还不够,现在开始直接明抢了?

  袁术抬眸,瞥见孔明眼底那抹疑窦,不由嗤笑一声。

  “朕尝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故不能独完。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犹如抱薪救火。

  今朕南面称孤,威如秦王,令布纳献粮草,而得一夕安寝,乃赐也!

  其如韩之孱弱,又似韩之近邻,更若韩之愚昧,必然遵奉,莫敢不从。”

  孔明挠了挠头,怎么说呢?这番明抢的逻辑,为什么还说的挺有道理?

  他默然片刻。

  “学生受教。”

  师生叙话之间,便听侍者传报:

  “八百里加急!

  洛阳最新情报!”

  袁术遂命之曰:“召!”

  未几,便见一人驰马入宫门,及至大殿阶前,才驱马骤停,翻身下马,直入殿上。

  其人满身风尘,双手捧着一封血诏献上,跪伏在地。

  “家主,袁三幸不辱命!”

  “好!”

  袁术得见袁三归来,便知大事已成,大喜过望!

  他命人接过血诏递来,拿在手中摩挲细观,朗声而笑。

  “很好,今得此诏,朕便可以称王了!”

  他说着取过笔墨,将衣带诏摊开,翻至背面,于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上百个名字末尾,上书:

  【汉王袁术,谨奉!】

  言罢,见孔明目不转睛盯着自己手中衣带诏,十分好奇的模样,遂笑着将之递给他观看。

  孔明观之,亦为之气恼。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曹贼安能欺辱天子至此?”

  说着说着,他隐隐感觉有哪里不对,天子就算要传此诏,以除曹操这个国贼。

  但这封诏书,再怎么击鼓传花,也不可能传到袁术这个明着的反贼手里!

  孔明:“.”

  不是吧?

  他抬眸眼神怪异的望着眼前的袁术,一种非常离谱,但又十分可能的猜想在他脑海浮现。

  果然,他见袁术朝他微微颔首,“此陛下肺腑之言,朕代为书之。”

  孔明:“.”

  见鬼!

  老师,您是怎么做到拿一份假诏书出来,结果让大汉忠良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在上面列名签字,把假的变成真的的?

  以前被袁术强行收为弟子的时候,想的是,跟着袁术能学到什么?无非挂个名而已。

  结果现在

  每天一点新知识,学不完,根本学不完。

  收下衣带诏,袁术命人传令阎象,曰:

  “三日之后,为建安三年元日,上上大吉,宜祭礼、宜典仪、宜称王,当办大典,公告天下!”

  边上的小孔明看的又是一阵无言,老师您这现在不看黄历就能掐定吉日的吗?

  等等,他是黄天应元显圣道君?

  那没事了。

  没再理会边上孔明“充满学习欲”的眼神,袁术将眸光重新落回殿中,他看着低头俯首的袁三,亲切谓之:

  “袁三。”

  “在!”

  “汝为我家臣,两次深入洛阳,为成大业,甘冒奇险,此功莫大!

  今两者相加,定汝泼天大功其一!

  令汝脱离死士,今后入我亲卫,为校尉。

  朕亲赐汝名:袁忠,字良臣!

  另赏宅邸一座、锦帛五十匹、粟千石、钱三万缗,以慰辛劳。”

  袁三伏匐地上,涕泪满面。

  “家主恩重如山,臣敢不尽心竭力,以死效忠?”

  “好了,快起来。

  说说吧,你自洛阳来,必知其中详情。”

  袁忠整了整衣冠,这才恭敬回禀。

  “臣于洛阳大乱之前,已经携衣带诏出逃,其间大乱之细节,恐有所不准。

  但我自洛阳往淮南而逃,一路东躲西藏,多有见闻。

  我出逃之前亲见刘繇假衣带诏,会同洛阳汉臣,与董承等人密谋刺杀曹操。

  甚至他们的这个刺杀计划,还是我依据家主交代的话语,巧言哄他的。

  待我出逃之后不久,便听闻洛阳大乱,刘繇等人果然事败。

  听洛阳方面的说辞是:

  刘繇笼络董承、刘表等人,密谋刺杀天子,篡位登基。

  幸得皇叔刘备,假意同谋,巧取情报,报之于曹操。

  曹操因此而得以在刘备的帮助下躲过暗杀,诛除叛逆。

  刘皇叔更是亲自以通袁逆贼之名,手刃了国舅董承。

  如今之洛阳,随着刘备、魏延皆率军倒戈,朝会则龙椅空悬,大事悉决于操!”

  袁忠说着,又将他这一路上所见中原百姓在曹操暴政之下所受的苦难一一诉说。

  他这一番话说下来,袁术还没怎么,边上的孔明却听得眼神黯然,稍显失落。

  什么?

  刘玄德!

  为什么你会助纣为虐,甚至给曹操通风报信,辅佐他对治下百姓施暴?

  虽说孔明也知道袁忠所言,不过是他听闻的洛阳朝廷所公布的消息,不一定为真。

  但流言日盛,绝非空穴来风。

  光是刘繇、刘表、董承等衣带诏上书名者,不是九族诛绝,就是下狱问罪,而刘备不但没事,反而深受曹操信重就能说明一切了。

  就算没有袁忠听闻的那般,但他也绝对助纣为虐了。

  这一刻孔明只觉心底最深处的某种幻想破灭。

  当日那个面对曹贼屠戮徐州的暴行,虽只借得三千兵马,依然挺身而出的英雄,哪里去了?

  今日之玄德,还是玄德吗?

  默然良久,孔明向袁术执礼曰:

  “曹操倒行逆施,祸乱天下,苍生受其荼毒,万民陷身水火。

  此匡正汉室,济世救民之时!

  亮,请汉王执戈,挽天倾!”

  王曰:“善。”
  http://www.hlys.cc/8292/2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