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倭寇卷土重来!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光幕流转,冰冷的文字与断续的影像刺破时空,带来了万历二十五年的惊涛骇浪。

  光幕陡然亮起,映出的是北京城内朝鲜使者求救的景象。

  使者伏地恸哭,声嘶力竭:“……倭贼背信弃义,拒不退出釜山!我王遣臣星夜兼程,泣血泣告,恳请上国天兵再施援手,救我朝鲜于水火啊!”那悲怆绝望的声音,仿佛能穿透光幕,直抵洪武君臣的心底。

  紧接着,画面猛地切换。昏暗的牢狱,沉重的镣铐拖曳在地,发出刺耳的刮擦声。一个身着白衣、形容枯槁却脊背挺直的背影,在兵士粗暴的推搡下踉跄前行。光幕旁,几行触目惊心的文字无声浮现: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倭酋丰臣秀吉再启战端,水陆并进,倾国来犯!倭军狡诈,行反间毒计,诬朝鲜大将李舜臣图谋不轨。朝鲜国王李昖昏聩不明,竟夺其帅印,下狱问罪,贬为白衣小卒,随军效力!

  “混账!”一声暴喝震得殿内嗡嗡作响。永昌侯蓝玉须发戟张,一拳狠狠砸在身旁的紫檀木几案上,杯盏跳动,“何等蠢材!大敌当前,竟自毁长城!这朝鲜王是猪油蒙了心不成?那李舜臣,天幕前次提及,可是打得倭寇水师哭爹喊娘的海上蛟龙!”

  礼部尚书捻着胡须,一脸痛惜与凝重:“侯爷所言极是。倭寇此计,阴狠毒辣,直指人心弱点。反间计古已有之,然于国破家亡之际中此拙计,实乃……唉!”他摇头叹息,未尽之意满是鄙夷。

  朱棣死死盯着光幕上李舜臣那孤独倔强的背影,牙关紧咬,眼中似有烈焰燃烧:“好一个釜山!好一个丰臣秀吉!前番败得不够痛,此番竟敢卷土重来,还使此等下作手段!这李昖……”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浓烈的杀伐之气,“该杀!”

  御座上的朱元璋,面沉似水,指节在龙椅扶手上一下下敲击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他并未看蓝玉或朱棣,目光依旧锁在光幕上那行“丰臣秀吉水陆并进”的文字上,寒意凛冽。

  光幕画面流转,显现出大明京师九门沉重的轮廓。号角呜咽,旌旗猎猎。铁甲铿锵,战马嘶鸣,一支支彪悍的军队在将旗指引下,如同黑色的洪流,涌出巍峨的城门,朝着东北方向滚滚开进。字幕随之显现: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廷议再定援朝之策。诏命大将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摄南北诸军!

  (万历二十五年三月)擢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晋兵部侍郎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专司经略御倭!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邢玠驰抵辽东!首批明军精锐三万余众,誓师渡江,直指朝鲜!

  “麻贵!”李文忠看着光幕中那杆熟悉的“麻”字帅旗,以及旗下沉稳如山的将领身影,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此人前番在朝鲜便有战功,沉稳干练,用兵持重。以其为帅,当可稳住阵脚。”

  “邢玠总督后方,统筹粮秣军械,亦是老成谋国之选。”太子朱标温言补充道,他对这种居中调度、保障有力的文臣角色,天然带有几分欣赏。

  然而,当“杨镐”这个名字及其“经略朝鲜军务”的头衔在光幕上清晰定格时,殿内的空气骤然凝滞了几分。

  “杨镐?”一直沉默如山的徐达,两道浓重的白眉紧紧锁在了一起,仿佛遇到了极难解的困局。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金铁交鸣的质感,每一个字都砸在众人心头,“此人……天幕此前似未显其赫赫军功?一介文臣,山东参政……骤然拔擢为经略,总督朝鲜前线军务?”疑问如同冰冷的石子投入湖心,激起无声却巨大的涟漪。

  蓝玉方才的怒火还未全消,此刻嘴角一撇,毫不掩饰其轻蔑:“哼!又是这套!张居正死了,戚老虎没了,这万历朝廷,是无人可用,还是信不过咱们武人?弄个没打过仗的书生压在大将头上?战场瞬息万变,岂是捧着书本子、坐在中军帐里摇头晃脑就能决胜千里的?等着看吧,这书生经略,怕是要误事!”

  朱棣霍然抬头,目光炯炯地看向父皇朱元璋,胸膛因激愤而起伏:“父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头上还压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若缚住大将手脚,这仗还怎么打?若……若是儿臣领兵!”他猛地踏前一步,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少年藩王初露的峥嵘锐气,“只需五万精兵,必踏破釜山,将那倭酋丰臣秀吉的脑袋拧下来,悬于倭岛城头!”

  光幕并未理会洪武君臣的激烈争论,画面倏然一变,呈现出朝鲜半岛的山川地势图。其上,代表明军驻扎的鲜明标志,如同星辰般次第点亮,标注出一个个关键节点:

  总兵官麻贵,率精锐一万七千,坐镇朝鲜王京汉城,坚如磐石!

  大将杨元,领辽东铁骑三千,扼守南部咽喉南原!

  参将陈愚衷,统兵二千,据守全州重镇,与南原杨元部互为犄角!

  大将吴惟忠,率四千南兵劲旅,进据忠州高地!

  参将茅国器,引兵三千,控扼星州,锁死岛岭、秋风岭险要!

  字幕清晰地阐释着这宏大而谨慎的布局:

  明军战略:各部据守要点,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待总督邢玠所率四万后续主力大军抵朝,即以南原、忠州为铁钳之锋,发动钳形攻势,合围并一举歼灭盘踞釜山之敌!

  “好!”李文忠看着光幕上那疏密有致、相互呼应的布防图,忍不住击节赞叹,“此部署甚为妥当!不求速胜,先求不败。以汉城为轴心,南原、全州为前出犄角,忠州、星州控扼侧翼要道,层层布防,稳扎稳打。静待邢玠主力汇集,再图雷霆一击!看来万历朝廷虽失张、戚,中枢仍有知兵善谋之人,未因倭寇再犯而方寸大乱。”他着重强调了“知兵善谋”四字,目光扫过方才质疑文臣统兵的蓝玉和朱棣。

  徐达凝视着光幕上“南原”、“全州”、“忠州”这几个被反复标注的要塞名字,神色依旧凝重,但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一丝:“守势已成,互为奥援。麻贵、杨元、陈愚衷、吴惟忠、茅国器……皆是能战之将。此阵,守成有余。”

  他话锋一顿,手指虚点向代表“杨镐经略”和“邢玠总督”的光标,“然,攻势将启之时,号令能否统一?文臣持节,武将用命,这中间千头万绪……一念之差,便是万骨皆枯。”

  “哼,守成有余?”蓝玉嗤笑一声,抱着胳膊,满脸的不以为然,“徐帅您也忒客气了!这叫缩头乌龟!把精兵猛将都撒出去守城守关,等着倭寇来攻?倭寇是傻子吗?他们就不会集中兵力,先砸碎你一颗‘钉子’?南原杨元才三千人!全州陈愚衷才两千!这点人马,够倭寇几口吃的?那杨镐坐镇后方,文牍往来请示,等他命令到了,前线将士的血都流干了!”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光幕上。

  朱棣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死死盯着代表“釜山”的那片被倭寇盘踞的区域,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渴望与焦躁:“等!等!等邢玠的四万人!战机稍纵即逝!倭寇新败复来,立足未稳,正该趁其不备,以雷霆万钧之势迎头痛击!如此分兵固守,坐待敌来,徒耗钱粮士气!父王……”他再次看向朱元璋,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若此时给儿臣一支铁骑,直捣倭寇本土……”

  “够了!”御座之上,朱元璋低沉的声音如同闷雷滚过,瞬间压下了殿内所有的争论。他缓缓站起身,高大魁梧的身躯在烛火与天幕光线的交织中投下巨大的阴影,笼罩着阶下的臣子们。

  他并未看朱棣,那双深不可测的龙目,穿透了光幕上纷繁的驻军标记,仿佛直接看到了二百多年后那片被战火蹂躏的异国山河,看到了那场尚未真正展开、却已被“文臣经略”、“分兵固守”等字眼蒙上一层阴霾的大战。

  殿内死寂,唯有炭火在铜盆中偶尔爆出噼啪轻响。空气凝滞得如同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朱元璋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光幕上那行关于“杨镐经略”的小字上,瞳孔深处,一丝冰冷刺骨的疑虑,如同深潭下潜伏的毒蛟,悄然游过。
  http://www.hlys.cc/11749/3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