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8 章 与学校合作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初夏的晨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古北大学古朴的校园里洒下斑驳的光影。李毅飞的车缓缓地停在行政楼前,他推门下车,深吸了一口带着书卷气和草木清香的空气。
今天,他轻车简从,只带了秘书孟子义和刚刚被他点名兼任市校合作筹备组副组长的李敏。
此行目的明确——与这座在国内理工科领域享有盛誉的顶尖学府,建立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青云科技的落户,只是点燃了水又市高科技产业的第一把火,要想让这火焰形成燎原之势,离不开古北大学这样强大的引擎。
校长陈景河是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学者。
他在会议室门口迎接,笑容温和中带着审视:"李市长,欢迎莅临指导啊。"
"陈校长,您太客气了,我今天是来拜师学艺、寻求合作的。"李毅飞笑着握手,姿态放得很低,"古北大学是国之重器,我们水又市是近水楼台,若不能好好借力,那就是我这个市长的失职了。"
会谈在友好的氛围中开始,但李毅飞很快察觉到,校方的态度虽然热情,却带着一种学术机构特有的审慎和距离感。
陈校长和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几位重量级的院长,更多地是介绍学校的辉煌历史、顶尖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情况,对于如何与地方政府深度绑定、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似乎兴趣不大或者说心存疑虑。
"李市长,不瞒您说,"一位头发花白的材料学院院长呷了口茶,慢条斯理地说,"以前也有不少地方领导来找我们谈合作,口号喊得响,最后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要么是政策无法持续,要么是配套跟不上,我们好几个有潜力的项目,在外面转了一圈,最后还是烂在了实验室里,可惜啊!"
这话带着明显的质疑,会议室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李敏有些紧张地看了李毅飞一眼。
李毅飞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明镜似的。
李毅飞知道,靠空泛的承诺打动不了这些见多识广的学者,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和看得见的路径。
"王院长说的情况,我完全理解,也深感痛心。"李毅飞身体微微坐直,目光诚恳地扫过在场每一位学者,"所以今天我来,不是空谈愿景,而是想和各位探讨一种全新的、更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李毅飞示意了一下李敏,李敏立刻打开学校会议室的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份精心准备的《水又市-古北大学深度融合共建"环古北创新经济圈"行动方案(草案)》。
"我们设想的,不是简单的项目对接或技术转让。"李毅飞拿起激光笔,指向屏幕,"而是共建'三平台一基金'。"
"第一,共建'概念验证中心'。由市政府出资,在学校周边建设高标准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平台,专门承接古北大学实验室里那些'看上去很美'但风险较高的早期技术,帮助它们跨越从论文到产品的'死亡之谷'。
失败了,风险我们共担,成功了,知识产权和收益大头归学校和研发团队。"
这话一出,几位院长的眼神明显亮了一下,这直接击中了他们的痛点。
"第二,共建'校企协同实验室'。围绕我们市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向,由市里和龙头企业出题、出资金,学校出智力、出技术,共同组建一批前沿实验室,攻关行业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
科研人员可以保留教职,同时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成果直接在企业转化。"
"第三,共建'人才旋转门'。我们设立'水又市特聘专家'岗位,吸引学校的教授、博士甚至优秀硕士生,带着项目到水又市的企业兼职或创业,市里给予项目启动资金、安家补贴和税收优惠。
同时,也鼓励我们市的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到古北大学担任产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
"最后,是设立一支'水又市科创种子基金'。
初期规模五个亿,由市财政出资,但委托专业的市场化机构管理,重点投资由古北大学师生创办的、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李毅飞侃侃而谈,方案具体到了资金规模、组织架构、利益分配机制,甚至包括了知识产权归属的几种模型建议。
这完全超出了校方领导们对地方官员的固有印象。
陈景河校长摘下眼镜,轻轻擦拭着,掩饰着内心的震动。
他见过太多来谈合作的地方领导,大多停留在"给政策、给土地"的层面,像李毅飞这样,能如此深入地理解科技创新规律、提出如此系统且极具操作性的合作方案的,实属凤毛麟角。
那位之前提出质疑的材料学院王院长,忍不住开口问道:"李市长,您这个方案......听起来很美好。
但这么大的投入,如何保证持续性?万一您调走了,后续......"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所有人都看向李毅飞。
李毅飞坦然面对众人的目光,语气沉稳而坚定:"王院长问到了关键。
所以,我们准备将这份《行动方案》的核心内容,通过市人大立法程序,固化成为《水又市促进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条例》。
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因任何个人的职务变动而改变。"
李毅飞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决心:"我李毅飞在这里可以向各位郑重承诺,也请古北大学的各位同仁监督:在水又市,支持科技创新、尊重知识价值、服务高校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必须要走,也一定能走通的一条正道!
我们要做的,就是拆围墙、畅渠道、优生态,让古北大学的智慧,在水又市这片土地上,畅通无阻地开花结果!"
这番话,掷地有声,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陈景河校长带头鼓起了掌,掌声由疏到密,越来越响亮。
学者们的脸上,露出了真正感兴趣和认可的神情。
"李市长,"陈景河重新戴上眼镜,笑容变得真切而热忱,"您这个'三平台一基金'的思路,让我们眼前一亮啊!
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合作之道。我看,我们可以立刻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就这个方案进行深入细化!"
"太好了!"李毅飞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我们这边由李敏组长全程跟进,她也是我们之前在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中锻炼出来的干将,执行力很强。"
接下来的讨论进入了实质性的技术层面。
双方越谈越深入,越谈越投机,几位院长开始主动介绍自己手里有哪些接近产业化临界点的技术,对李毅飞提出的合作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会谈结束后,陈景河校长亲自陪同李毅飞参观学校的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先进制造实验室,看着那些精密的仪器和正在测试的新型材料,李毅飞对身边的李敏低声说:"看见了吗?这里随便流出来一点技术,都可能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我们这步棋,走对了。"
李敏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市长,我感觉浑身是劲!
以前总觉得和地方高校合作隔着一层,今天您把这条路彻底打通了!"
离开古北大学时,已是傍晚。
夕阳给古老的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车上,李毅飞闭目养神,但微微上扬的嘴角显示着他的好心情。
与古北大学的深度合作一旦落地,水又市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的"技术源泉"和"人才宝库",这将为水又市的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注入最核心的驱动力。
这时,李毅飞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舒发来的消息,是一张儿子小小的手握着她手指的照片,下面一行字:"儿子今天无意识地抓了我的手指,劲儿还挺大。
妈说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但我觉得他在找爸爸呢。"
看着照片里那只柔软的小手和妻子充满爱意的文字,李毅飞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事业与家庭,如同车之两轮,正带着他稳健地驶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李毅飞回复道:"真棒!告诉儿子,爸爸这边事情进展很顺利,很快就能回去看他。"
水又市与古北大学的合作,如同拼上了关键的一块版图,一个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环古北创新经济圈",已初现雏形。
http://www.hlys.cc/23960/3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