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龙椅上的蜜饯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正统元年,春正月。京师的天,还冷着。大清早,紫禁城角楼的铜铃,刚“叮铃”响过第三声。奉天殿那扇朱红大门,“吱呀”一声,慢慢推开。内侍们提着宫灯,光在青砖地上晃来晃去,碎得很。
九岁的朱祁镇,被宫人架着胳膊,往身上套衮服。那衣服沉得很,明黄缎面绣着十二章纹,玄色肩袖压着金线,领口蹭得后颈直发痒。他垂着眼,看靴尖上的云纹被宫人拿手抹平,小声嘟囔:“今儿……也得坐一早上啊?”
旁边的王振,赶紧弯下腰,声音软乎乎的,像浸了蜜:“陛下是天子嘛,坐龙椅,正事儿。奴才给您备了好东西,一会儿累了,您就瞧瞧。”说着,他偷偷拍了拍怀里的小食盒,盒角露着半块油纸包的橘红蜜饯。
辰时一到,通政司的官员喊了声“朝会开始”,才算真开了头。朱祁镇被扶上龙椅,扶手冰凉,雕着盘绕的龙纹。他指尖碰了下,又飞快缩回来——昨儿玩蹴鞠,指腹磨破了,一碰就疼。
殿下文武百官,按品级站得整整齐齐。最前头三个白胡子老头,是祖母常说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杨士奇先站出来,捧着奏折,说漕运的事:“江南的粮船,过了淮河了,再等十日,就能到通州。”
朱祁镇听得迷迷糊糊,目光越过杨士奇的官帽,往阶下王振那儿飘。王振站在内侍最前头,怀里的食盒鼓着个小角。他见小皇帝看过来,偷偷眨了眨眼,用嘴型比了个“甜”字。
朱祁镇嘴角不自觉翘了翘,手指又摸向龙椅扶手,这次顺着龙纹的沟,一下下划着玩。
“陛下?”杨士奇的声音顿了顿,抬眼看向龙椅。
朱祁镇猛地回神,胡乱点头:“准……准奏。”
殿里静了一瞬,杨荣跟着站出来,说边军换防的事,末了补了句:“宣府驿递,近来老延误,怕耽误军情。”
这话刚落,王振往前挪了小半步,弓着身子道:“陛下,奴才听驿卒说,是宣府同知懒怠,才拖了差事。”声音不高,殿里人都听得见。
杨士奇眉头悄悄皱了下,刚要开口,龙椅上的朱祁镇先说话了:“懒怠?那……那罚他不准吃肉!”
这话一出,殿里的内侍都低着头,不敢笑出声。杨溥赶紧上前,语气软和:“陛下仁厚。只是官员惩戒,得按律例来。臣等和吏部商量好,再奏请陛下定夺。”
朱祁镇“哦”了一声,没再说话,又转头看王振——王振偷偷给他竖了个大拇指,眼里藏着点得意。
巳时末,朝会散了。朱祁镇被王振扶着下龙椅,脚步都轻了些。刚进偏殿,就扯着王振的袖子要蜜饯:“我的蜜饯呢?”
王振忙从食盒里掏出来一块,剥了油纸递过去:“陛下慢点儿吃,这是江南新贡的金橘蜜饯,甜得很。”
朱祁镇含着蜜饯,靠在窗边,看内侍收拾笔墨纸砚。王振在旁边磨墨,磨着磨着,忽然叹口气:“方才杨阁老看奴才的眼神,倒像奴才做错啥了似的。”
朱祁镇含混着说:“他敢?”
“不敢不敢,”王振笑了笑,“就是那宣府同知,听说昨儿还在酒楼吃酒,哪把陛下的边事放心里。”
朱祁镇把蜜饯嚼完了,舌尖还甜着。他走到案子前,拿起御笔,在纸上胡乱画了道横线,学着大人的调子:“那……那让他来京,朕问他!”
王振立刻躬身:“陛下圣明,这样才像掌事的天子。”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朱祁镇的衮服上,金线闪着暖光。他盯着纸上的横线,忽然觉得,这龙椅好像也没那么难坐——至少,王振这样的人,得乖乖听自己的话。
而这会儿,殿外长廊上,杨士奇站在廊柱下,望着仁寿宫的方向。寒风卷着碎雪沫子,打在脸上疼。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低声跟旁边的杨荣说:“王振这苗头,得禀明太后。再不管,怕是要生事。”
杨荣点点头,目光往偏殿那边望,眉头拧得更紧了。
http://www.hlys.cc/3539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