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白皮书背后的博弈与同盟
推荐阅读:
诡盗奇谈项云峰李静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重生之一世枭龙
豪门黑卡刷到爆,躺平摆烂把娃带
华夏国学智慧
天机签
宝可梦:最强训练家的我有挂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惨死老太重生后,每天盼着当寡妇
被迫行走在二次元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河套合作区的晨光刚穿透云层时,陆研新办公桌上的《深圳城市灵韵安防与活力网络构想白皮书》已经叠成了厚厚的一摞——封面烫金的“战略建议稿”字样,在朝阳下泛着柔和的光。这份由六棱锥团队耗时七天打磨的文件,从技术框架到落地路径,甚至连每公里灵韵节点的建设成本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却在提交后的第三天,收到了一份“待协调”的反馈。“协调啥啊?”涛把刚拿到的反馈函拍在会议桌上,粗粝的指尖划过“多部门意见需统一”几个字,“上次深圳湾救灾,咱们的技术明明帮了大忙,现在要推广,反倒卡壳了?”
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正显示着各部门的反馈摘要:应急管理局认同“防灾减灾”模块,但希望优先覆盖沿海低洼区;发改委关注“能源调度”的经济效益,要求补充十年期的投入产出模型;甚至连文旅局都发来意见,建议在景区试点“灵韵氛围优化”,提升游客体验——每个部门都想要,却没人愿意牵头统筹。
陆研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在反馈函上敲出轻响:“不是技术问题,是利益协同的问题。灵韵基建是跨领域的新东西,没人愿意承担‘第一个吃螃蟹’的风险,却都想占‘技术红利’的便宜。”
就在这时,守白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苍龙大校”。老人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眉头慢慢舒展:“好,我们马上过去。”
“龙魂”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苍龙大校把一份标着“内部传阅”的文件推到陆研新面前,文件首页印着“关于成立‘深圳市灵韵基建统筹工作组’的初步方案”。
“上面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苍龙大校掐灭烟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昨天市里开了专题会,决定由‘龙魂’牵头,联合应急、发改、科技三个部门成立工作组,你们六棱锥团队作为技术总支撑,全程参与。”
陆研新猛地抬头——这意味着“灵韵基建”从“部门提议”,正式升级为“市级统筹项目”。
“但有个条件。”苍龙大校话锋一转,“方案里要加入‘军民协同’条款——你们的灵韵监测网络,需要和军方的‘地脉灵韵防御系统’对接,为国防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这个要求像颗石子,砸进了安静的会议室。刘知非下意识地看向陆研新——灵韵数据涉及城市核心的“意识生态”,和军方系统对接,意味着技术自主权要做出部分让步。
陆研新沉默了几秒,指尖划过文件上的“军民协同”四个字:“我们可以对接,但数据接口必须由六棱锥团队自主开发,且只能开放‘防灾减灾’和‘地脉稳定性’相关的脱敏数据——涉及个体灵韵隐私和城市创新数据的部分,绝对不能碰。”
苍龙大校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你小子,倒挺懂底线。行,就按你说的来。”
有了“龙魂”牵头,事情推进得快得惊人。三天后,“深圳市灵韵基建统筹工作组”正式挂牌,办公室就设在河套合作区的一栋小楼里。陆研新作为技术总负责人,每天要开三场协调会:上午和应急局敲定监测节点的选址,下午跟发改委测算成本,晚上还要和设计院讨论节点的外观——既要能精准探测灵韵,又不能破坏城市景观,甚至连颜色都要和周边建筑协调。
最棘手的是“幽冥阁”的暗中阻挠。就在工作组成立的第二天,网上突然冒出一批“灵韵技术有害健康”的帖子,声称“灵韵波动会干扰人体磁场”,甚至伪造了“某测试者出现头痛失眠”的案例。更过分的是,有合作方收到匿名邮件,威胁“若参与灵韵基建,将面临商业报复”。
“这群人,明的不行来暗的。”涛把查到的IP地址甩在桌上,“都是境外服务器,查不到源头,但手法和之前围剿‘灵语者’时一模一样。”
陆研新看着那些伪造的“受害者案例”,忽然想起了什么——上次深圳湾救灾后,那些曾经质疑“灵语者”的国际机构,发来过“技术交流”的邀请。他点开邮箱,翻出一封来自“国际灵韵研究协会”的邮件,邮件里说“希望能参观六棱锥团队的技术实验室”。
“这群人,一边搞破坏,一边想偷技术。”陆研新冷笑一声,手指在键盘上敲动,“既然他们想来,那就让他们来。”
一周后,“国际灵韵研究协会”的考察团如期抵达河套合作区。领头的是个叫戴维斯的美国人,曾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过批评“灵韵理论缺乏科学依据”的文章。
参观实验室时,戴维斯盯着灵韵探测节点的核心芯片,眼神里藏不住贪婪:“陆教授,你们的节点能捕捉到0.01赫兹的灵韵波动,用的是什么传感器技术?”
陆研新笑了笑,指着屏幕上的灵韵曲线:“是‘意识共振’技术,需要结合地脉灵韵的特性来校准——就像你们西方的量子传感器,离开特定的实验环境,就没法用。”
戴维斯显然不信,他伸手想去摸节点设备,却被涛不动声色地拦住。“抱歉,核心设备不对外展示。”涛的声音冷得像冰,“如果贵协会想合作,可以先签署‘技术保密协议’,我们再谈具体的合作方向。”
考察团的人脸色瞬间变了——他们原本想“走马观花”偷技术,没想到六棱锥团队早就设好了防线。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当天下午,深圳市政府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灵韵基建一期工程”的招标公告——六棱锥团队作为技术总支撑,联合华为、大疆等本土企业组成联合体,拿下了70%的项目份额。那些曾经质疑“灵韵技术”的国际企业,连投标资格都没拿到。
“这叫‘以攻代守’。”陆研新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对团队解释道,“公开招标、本土企业联合,既堵了‘技术垄断’的口实,又断了‘幽冥阁’通过国际企业渗透的路子。”
但博弈远没结束。就在一期工程开工的前一天,陆研新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邮件里附着一张照片:林默背着双肩包,正从家里出来,照片下方写着“别逼我们动你的人”。
指挥中心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涛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咯咯作响:“这群混蛋,敢威胁我们的人!我现在就去加强安保!”
“等等。”陆研新拦住他,指尖划过邮件里的照片,“他们不敢真的动手——深圳湾救灾后,我们的人被纳入了‘重点保护名单’,他们这么做,只是想逼我们放慢进度。”
他转身看向守白:“守白先生,能不能用‘灵韵追踪’技术,找出发件人的位置?”
守白摇了摇头,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虚痕:“发件人用了‘浊韵干扰’,掩盖了自身的灵韵轨迹——但他们的手法,和上次破坏‘灵语者’服务器的‘幽冥阁’成员,一模一样。”
“那就将计就计。”陆研新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们故意放慢一期工程的公示进度,放出‘技术遇到瓶颈’的消息,引他们现身。同时,让涛加强对团队成员的暗中保护,尤其是林默和张姐这些参与过测试的人。”
计划开始执行。第二天,六棱锥团队对外宣布“灵韵节点的传感器校准遇到困难,一期工程推迟两周开工”。消息一出,网上立刻出现了一批“灵韵技术果然不靠谱”的评论,甚至有“内部人士”爆料“六棱锥团队拿不出核心技术”。
三天后,涛的人在林默家楼下,发现了两个形迹可疑的男人——他们戴着鸭舌帽,手里拿着相机,正盯着林默的住处。
“动手吗?”安保队员在对讲机里问。
“别打草惊蛇。”涛盯着监控画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跟着他们,找出他们的窝点。”
那两个男人似乎没察觉到被跟踪,转了两趟地铁后,走进了福田区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涛的人在外围守了两个小时,看到戴维斯从写字楼里走出来——他和那两个男人握了握手,递过去一个黑色的手提箱。
“果然是他们。”涛把拍到的照片发给陆研新,“国际灵韵研究协会,根本就是‘幽冥阁’的幌子!”
陆研新看着照片里戴维斯的脸,手指在键盘上敲下“证据提交”几个字——他把照片、匿名邮件、以及之前查到的IP地址,一起发给了苍龙大校。
“龙魂”的行动快得惊人。当天晚上,那栋写字楼里的“国际灵韵研究协会办事处”就被查封,戴维斯因“涉嫌窃取核心技术、威胁公民安全”被限制出境。在办事处的电脑里,警方还查到了大量“灵语者”项目的技术资料——都是之前通过网络攻击窃取的。
这场博弈,以六棱锥团队的完胜告终。而“灵韵基建”一期工程,也在风波过后,如期开工。
开工仪式那天,河套合作区的工地上,第一根灵韵监测节点的桩柱被缓缓打入地下。陆研新、守白、刘知非、涛……六棱锥团队的每个人,都站在阳光下,看着那根银色的桩柱——它像一颗种子,即将在这座城市的地下,生根发芽。
苍龙大校走到陆研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赢了第一局,但‘幽冥阁’不会善罢甘休。”
陆研新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眼里闪着坚定的光:“我们不怕。灵韵基建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是这座城市的事——只要我们站在‘人’的这边,站在‘创新’的这边,就永远不会输。”
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声,混合着远处的海浪声,像一首正在奏响的进行曲。一个覆盖全城的“灵韵网络”,正在从构想变成现实;而六棱锥团队,也在这场博弈与同盟的洗礼中,从“技术开拓者”,成长为“城市灵韵生态的守护者”。
http://www.hlys.cc/36335/15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