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烽火锻山河 >第256章 掷弹筒榴弹威力提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6章 掷弹筒榴弹威力提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盛夏的太行山区酷暑难耐,军工车间的组装区内,工人们正汗流浃背地组装掷弹筒和榴弹。但最近几天,从前方传来的战报却让大家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日军为了加强防御,在据点和交通要道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八路军的掷弹筒榴弹威力不足,难以对其造成有效打击,多次进攻都因为无法突破日军的碉堡防线而受挫。

  “李主任,这是三营刚发来的战报,他们攻打日军的鹰嘴崖据点时,日军的碉堡异常坚固,咱们的掷弹筒榴弹打上去,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弹坑,根本炸不穿,战士们付出了很大的伤亡才勉强拿下据点。”通讯员将一份战报递给李铮,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李铮接过战报,上面的伤亡数字触目惊心。他眉头紧锁,将战报递给身边的陈婉儿和吴天浩:“鹰嘴崖据点的日军碉堡只是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咱们的榴弹竟然无法有效打击,这要是遇到更坚固的工事,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尽快提升掷弹筒榴弹的威力!”

  陈婉儿看完战报,心情十分沉重:“咱们现在使用的榴弹,主要是用黑火药作为炸药,威力确实有限。要提升威力,必须改进炸药配方,同时优化弹体设计。”

  “改进炸药配方?用什么炸药呢?”吴天浩问道,“现在咱们能生产的炸药只有黑火药,虽然稳定,但威力不足。硝化甘油的威力很大,是黑火药的数倍,但硝化甘油易燃易爆,稳定性极差,处理起来非常危险,而且咱们也没有成熟的生产和使用经验。”

  “我知道硝化甘油危险,但它是提升榴弹威力的最佳选择。”陈婉儿坚定地说,“我在大学时研究过硝化甘油的特性,只要控制好比例,加入合适的稳定剂,就能保证其稳定性。而且咱们已经能生产硫酸和硝酸,具备了制作硝化甘油的基础条件。”

  李铮看着陈婉儿坚定的眼神,沉吟片刻后说道:“好!婉儿,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我给你成立专门的攻关小组,调配最好的设备和人手,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这个难题。但有一个前提,必须保证安全,绝对不能出现意外!”

  “请李主任放心,我一定小心操作,确保万无一失!”陈婉儿郑重地答应道。

  攻关小组很快成立,成员包括陈婉儿、两名化学专业的学员和三名经验丰富的技工。他们首先在车间的一角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炸药实验室,实验室周围设置了隔离带,严禁无关人员靠近。实验室内配备了防爆玻璃、防护面具、消防器材等安全设备,所有操作都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

  制作硝化甘油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浓硝酸、浓硫酸和甘油。陈婉儿按照1:3的比例将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制成混酸,然后在冰浴的条件下,缓慢地将甘油加入混酸中,同时不断搅拌。这个过程必须控制好温度,一旦温度超过20c,硝化甘油就可能发生爆炸。

  “大家注意,搅拌速度一定要慢,均匀,温度必须保持在15c以下!”陈婉儿戴着防护面具,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两名学员轮流搅拌,另一名技工则密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一旦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就立刻加入冰块降温。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操作,第一批硝化甘油终于制作完成。它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看起来平静无害,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东西一旦受到震动、撞击或温度升高,就会瞬间爆炸,威力惊人。

  “现在开始测试稳定性。”陈婉儿将少量硝化甘油放在一块钢板上,用锤子轻轻敲击旁边的钢板,观察硝化甘油的反应。硝化甘油没有发生爆炸,依然保持稳定。接着,她又将硝化甘油加热到30c,保温半小时,硝化甘油也没有出现异常。“稳定性还不错,但还需要加入稳定剂,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性。”

  陈婉儿选择了锯末和蜂蜡作为稳定剂。锯末质地疏松,能吸收硝化甘油,减少其流动性;蜂蜡则能包裹硝化甘油颗粒,隔绝空气和水分,提升稳定性。她将硝化甘油与锯末、蜂蜡按照3:5: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了固体的硝化甘油炸药。

  接下来是榴弹的改进设计。徐小眼也加入了攻关小组,负责弹体的改进。之前的榴弹弹体是实心的铸铁外壳,爆炸后产生的破片较少,杀伤范围有限。徐小眼根据陈婉儿的要求,将弹体设计为空心结构,在弹体内壁预制了大量的菱形凹槽,这样爆炸时,弹体就能分裂成更多、更锋利的破片;同时,他还将弹体的厚度从5毫米增加到8毫米,提升了弹体的强度,确保榴弹在发射时不会因压力过大而破裂。

  弹体制作完成后,陈婉儿将硝化甘油炸药装入弹体,安装好引信,第一枚改进型榴弹就制作完成了。为了确保安全,试验地点选在了车间外十公里处的一处废弃山谷。李铮、吴天浩、陈婉儿、徐小眼等人都来到了试验现场,远远地躲在掩体后面。

  “点火!”随着李铮一声令下,负责点火的技工点燃了榴弹的引信,迅速跑到掩体后面。

  “滋滋——”引信燃烧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格外清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那枚躺在空地上的榴弹。

  “轰隆——”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榴弹瞬间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周围的石头和泥土掀飞,形成了一个直径两米多、深一米多的大坑。爆炸产生的破片像雨点一样四散飞溅,远处的树干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孔。

  “威力太大了!比之前的榴弹威力至少提升了25%!”吴天浩激动地说道,他拿着望远镜观察着爆炸现场,“你看那个大坑,还有周围的破片分布,这个威力足以摧毁日军的钢筋混凝土碉堡了!”

  李铮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样一来,前线的战士们就有了攻克日军碉堡的利器!”

  但陈婉儿并没有完全放松,她发现爆炸后的破片大小不够均匀,有些破片太大,杀伤范围有限;有些破片太小,穿透力不足。“徐师傅,咱们还需要改进弹体的预制破片设计,把凹槽的数量增加,深度调整为2毫米,这样爆炸后能产生更多大小均匀的破片,提升杀伤效果。”

  徐小眼立刻按照陈婉儿的要求,对弹体进行了改进。他在弹体内壁增加了更多的菱形凹槽,同时将弹体的材质换成了优质的粗钢,提升了破片的锋利度和穿透力。

  第二次试验,改进后的榴弹爆炸后,产生了大量大小均匀的破片,杀伤范围从之前的10米扩大到了15米,破片的穿透力也大幅提升,能轻松击穿2厘米厚的钢板。“完美!这个威力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陈婉儿兴奋地说道。

  接下来是批量生产的问题。由于硝化甘油的危险性,批量生产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流程。陈婉儿将生产过程分成了多个环节:原料准备、硝化反应、稳定剂混合、炸药装填、弹体组装,每个环节都在单独的房间进行,房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意外发生时连锁反应。

  工人们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培训,掌握了硝化甘油的特性和应急处理方法。生产过程中,所有操作都轻拿轻放,避免震动和撞击;车间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配备了充足的消防器材和降温设备;每天生产结束后,都要对车间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的硝化甘油。

  徐小眼也带领技工们改进了生产工具,制作了专门的炸药装填模具和弹体组装夹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改进型榴弹的日产量从最初的10枚提升到了30枚,月产量达到了900枚,完全能满足前线的需求。

  第一批改进型榴弹很快就被送到了前线。三营的战士们拿到新榴弹后,立刻进行了实战检验。当时,日军的一个加强排盘踞在一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里,封锁着交通要道,三营多次进攻都未能攻克。

  “用新榴弹试试!”营长一声令下,两名掷弹筒手迅速架设好掷弹筒,装入改进型榴弹。“发射!”

  “嗖——”榴弹带着呼啸声飞向碉堡,准确地命中了碉堡的射击口。“轰隆——”一声巨响,碉堡的射击口被炸开一个大洞,碉堡内部发生了二次爆炸,火光和浓烟从碉堡的各个缝隙中喷涌而出。

  “冲啊!”战士们趁机发起冲锋,顺利攻占了碉堡,全歼了里面的日军。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围着掷弹筒欢呼起来:“这新榴弹太厉害了!一炸就把碉堡炸开了,真是咱们的攻坚利器!”

  很快,改进型榴弹在前线声名鹊起。在随后的多次战斗中,它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摧毁了日军的多个碉堡和工事,为部队的进攻扫清了障碍。前线的战报不断传来,对改进型榴弹的威力赞不绝口,要求增加供应的请求也源源不断。

  李铮收到前线的反馈后,十分高兴地对陈婉儿说道:“婉儿,你又立了一大功!改进型榴弹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咱们的攻坚能力,更提振了前线战士们的士气。现在总部已经下令,让咱们扩大生产规模,月产改进型榴弹1500枚,列装所有作战部队!”

  “请李主任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扩大生产,满足前线的需求!”陈婉儿坚定地说道。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改进型榴弹。陈婉儿穿梭在各个生产环节,仔细检查每一个步骤,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徐小眼则带领技工们不断优化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吴天浩也经常来到车间,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夕阳透过车间的窗户,洒在整齐排列的改进型榴弹上,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这些榴弹,凝聚着陈婉儿和攻关小组的智慧和汗水,也承载着抗战胜利的希望。它们将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婉儿站在车间里,看着忙碌的工人们,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她知道,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技术创新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只要他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装备,帮助前线的战士们早日打败日本侵略者,迎来民族解放的曙光。
  http://www.hlys.cc/37091/4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