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落霞山赤芝与墨团的“奇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落霞山的晨雾总带着松针的清香。林辰、沈公子和曾言爻牵着马,跟着墨团往山深处走。墨团似乎对这里的地形格外熟悉,一会儿窜到前面嗅嗅草丛,一会儿停下来等他们,黑白相间的身影在翠绿的林间格外显眼。“按李伯说的,赤芝长在向阳的崖壁上,喜欢附在老松的根部,”曾言爻拨开挡路的蕨类植物,手里的小铲子别在腰间,“我爹的医书里说,赤芝是‘菌中仙’,得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摘,药效才最好。”
沈公子凑到墨团身边,想摸摸它的耳朵,却被它灵活地躲开,只蹭到一撮软乎乎的黑毛:“这憨货鼻子是真灵,刚才在山脚下就对着崖壁的方向直哼哼,莫不是已经闻到赤芝的味儿了?”
墨团像是听懂了夸奖,得意地摇了摇尾巴,突然加快脚步,朝着一处陡峭的崖壁跑去,跑到崖下就停住了,用前爪指着上方,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叫声。
“看来是找着了!”林辰抬头望去,那崖壁约莫有十余丈高,岩石裸露,缝隙里长着几棵苍劲的老松,其中一棵松树的根部,隐约能看到一抹红色,正是赤芝的颜色。
“长得真高,”曾言爻皱起眉,“这崖壁光溜溜的,不好上去啊。”
沈公子从行囊里取出绳索:“我来试试,以前在京城爬过城墙,这点高度不算啥。”他将绳索一端系在旁边的老松上,另一端打了个活结,深吸一口气,手脚并用地往崖上爬。
崖壁的岩石松动,不时有碎石滚落,沈公子爬得小心翼翼,爬到一半时,脚下突然一滑,惊得他紧紧抱住岩石,大喊:“快来拉我一把!”
林辰和曾言爻赶紧用力拽住绳索,墨团也在崖下急得转圈,对着沈公子“嗷嗷”叫,像是在给它加油。好不容易稳住身形,沈公子擦了把汗,继续往上爬,终于在松树根旁看到了那株赤芝——足有巴掌大,菌盖鲜红,边缘呈金黄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露水,在晨光下闪着光泽。
“找到了!”沈公子兴奋地摘下赤芝,用湿布小心包好,顺着绳索滑了下来,落地时差点摔个屁股墩,幸好墨团眼疾手快,用厚实的身子垫了他一下。
“谢了啊,憨货。”沈公子揉着墨团的脑袋,把赤芝递给曾言爻,“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找的?”
曾言爻捧着赤芝,眼睛发亮:“是它!你看这菌褶,细密均匀,是上好的赤芝!我爹说,这种年份足的赤芝,配上当归和枸杞,能让心悸的老人多活十年。”她小心地将赤芝放进藤筐,又从里面拿出块蜜饯,塞进墨团嘴里,“奖励你的,找得真准!”
墨团嚼着蜜饯,舒服地眯起眼,突然耳朵一动,朝着崖壁另一侧跑去,鼻子在地上嗅来嗅去,像是又发现了什么。
“这憨货又咋了?”沈公子跟过去,只见墨团对着一处被藤蔓覆盖的岩缝直哼哼,爪子还不停地扒拉着藤蔓。
林辰拨开藤蔓,岩缝里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爬行,里面隐约传来“滴答”的水声。“是个山洞,”他用松明照了照,“里面好像有水汽,说不定有别的草药。”
曾言爻好奇地探头看:“要不要进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和赤芝搭配的药材。”
“我看还是算了,”沈公子想起之前在回音谷的经历,有点发怵,“这山洞看着阴森森的,万一有啥毒虫猛兽……”
话没说完,墨团已经钻进了洞口,只露出个黑白相间的屁股在外面晃悠。曾言爻无奈地耸耸肩:“看来它非进去不可了,咱们也跟上吧,别让它闯祸。”
三人依次钻进山洞,里面比想象中宽敞,是个天然的溶洞,洞顶悬挂着钟乳石,地面上有一汪浅浅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倒映着钟乳石的影子。墨团正蹲在水潭边,对着水里的东西“呜呜”叫,水里沉着几块灰白色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些绿色的苔藓。
“这石头看着普通啊,”沈公子捡起一块,掂了掂,“比一般的石头重些,难道是什么宝贝?”
林辰却注意到石头周围的水潭里,游动着些细小的银色鱼群,鱼群只在石头附近活动,像是在守护它们。“这是‘养魂石’,”他道,“爹的笔记里提过,这种石头能净化水质,附近的生物都会被吸引过来,对心悸、失眠的人有好处,和赤芝搭配,药效能翻倍。”
曾言爻眼睛一亮:“那正好!采几块回去,配赤芝给老人治病再好不过。”她小心地从水里捞出两块养魂石,用布擦干,“这石头摸着温润,果然是好东西。”
溶洞深处传来“咔嚓”的声响,像是有东西在移动。墨团突然对着深处低吼,毛发竖了起来,显得格外警惕。
“有动静!”林辰握紧柴刀,“沈公子,护住曾姑娘,我去看看。”
他举着松明往深处走,溶洞越往里越窄,尽头是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石缝,石缝里透出微弱的红光。林辰侧身钻进去,眼前豁然开朗——里面是个小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盒子,盒子上雕刻着复杂的花纹,盒盖敞开着,里面空无一物,只有一张泛黄的字条。
字条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勉强能辨认出几个字:“赤芝伴魂石,可解……心脉……”后面的字被水渍晕染,看不清了。
“看来以前有人来过,”林辰拿起字条,“还留下了关于赤芝和养魂石的记载,说不定他们也是来采药的。”
回到水潭边,曾言爻和沈公子正围着墨团,只见墨团的爪子上沾着些暗红色的粉末,正用舌头舔着,舔完还打了个喷嚏,逗得两人直笑。
“这憨货,啥都敢舔。”曾言爻擦了擦墨团爪子上的粉末,“这粉末看着像朱砂,不知道有没有毒。”
林辰闻了闻粉末,又用舌尖尝了尝,眉头微皱:“是辰砂,有毒,但少量能安神,估计是从石室里带出来的。墨团舔了这点没事,别让它再碰了。”
离开溶洞时,墨团还在恋恋不舍地回头看,像是还想进去探险。曾言爻拍了拍它的屁股:“别惦记了,以后有机会再来,咱们先去附近的村子送药,晚了就赶不上人家做饭了。”
往山外走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几个背着柴捆的山民,山民说山脚下的“杏花村”最近有不少老人心悸犯得厉害,正愁没好药。曾言爻一听,立刻加快了脚步:“正好,咱们的赤芝和养魂石能派上用场了。”
杏花村坐落在落霞山脚下,村子里种满了杏树,虽然不是开花的季节,但枝叶繁茂,看着格外清爽。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正坐在石凳上晒太阳,其中一个老婆婆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显然是心悸犯了。
“张婆婆,您怎么样?”曾言爻赶紧放下藤筐,拿出刚采的赤芝,“我们采到赤芝了,这就给您煎药。”
张婆婆喘着气说:“曾姑娘,你可来了……我这心口,跟揣了只兔子似的,跳得厉害,夜里都睡不着觉。”
林辰上前给张婆婆把脉,脉象急促而微弱,确实是心脉虚弱的症状。“赤芝和养魂石一起煎,再加上当归、枸杞,文火慢熬半个时辰,”他对曾言爻说,“喝的时候加少许蜂蜜,能中和苦味。”
曾言爻点头,立刻找村民借了个陶罐,在老槐树下支起简易的灶台,墨团蹲在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着她添柴、加水,不像平时那么闹腾。沈公子则帮着去村里挨家挨户通知,说有能治心悸的药,让犯病的老人都来村口等着。
半个时辰后,药香弥漫在空气中,带着赤芝的醇厚和蜂蜜的清甜。曾言爻小心地将药汁倒进碗里,晾温后递给张婆婆:“您慢点喝,喝了就能舒服些。”
张婆婆喝了半碗药,没过多久,脸色就红润了些,呼吸也平稳了:“真管用!胸口不那么跳了,也能喘气了!”
其他老人见状,纷纷上前要药,曾言爻和林辰分工合作,一个熬药,一个把脉,忙得不可开交。墨团也没闲着,有孩子好奇地扯它的毛,它也不生气,只是用大脑袋轻轻蹭蹭孩子的脸,惹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村里的村长是个憨厚的汉子,见他们免费给老人治病,非要杀只鸡招待他们,还让婆娘烙了杏饼,说这是村里最好的吃食。
“你们真是活菩萨啊,”村长给林辰倒酒,“以前镇上的大夫来看,开的药贵不说,还不管用,你们这药一喝就见效,真是神了。”
“不是我们神,是这赤芝和养魂石管用,”林辰笑着说,“这都是落霞山的馈赠,我们只是碰巧找到了。”他从药箱里取出剩下的赤芝和养魂石,递给村长,“这些留给村里,要是还有老人犯病,就按刚才的方子煎药,记得赤芝要切片,养魂石要先煮半个时辰。”
村长感动得眼圈发红,非要给他们塞些铜板,林辰婉拒了:“我们游历四方,不图钱财,能帮上大家就好。”
傍晚时分,他们准备离开杏花村,村民们都来村口相送,孩子们还往墨团怀里塞了些杏干,墨团叼着杏干,尾巴摇得像朵花。
“接下来去哪?”沈公子牵着马,看着夕阳染红的落霞山,“这落霞山的草药挺多,要不咱们再多待几天?”
曾言爻翻着爹留下的医书:“医书上说,往东走的‘镜湖’有种‘水心草’,能治眼疾,我想去采些。我小时候在雪岭,见过不少牧民因为风雪伤了眼睛,要是能找到水心草,就能帮他们了。”
“镜湖?”林辰想起爹的笔记,“爹说镜湖的水特别清,能映出人的影子,湖里还有种‘回音鱼’,叫声能传到很远的地方,挺有意思的。”
“那正好,”曾言爻合上医书,拍了拍墨团的脑袋,“墨团,听说镜湖有鱼,想不想去抓两条?”
墨团像是听到了“鱼”字,兴奋地原地蹦了蹦,朝着东方跑去,引得三人哈哈大笑。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林辰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曾言爻和沈公子,还有跑前跑后的墨团,心里有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他知道,这一路的游历,因为有了新的伙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赤芝的药香还残留在衣袖上,养魂石的温润还停留在指尖,墨团嘴里的杏干散发着淡淡的甜。这些细微的滋味,构成了旅途里最温暖的底色。
往镜湖走的路还很长,但林辰一点也不着急。他知道,路上的风景,遇到的人,采到的草药,甚至墨团偶尔的憨态,都是这段旅程里最珍贵的收获。
而远方的镜湖,正像一面清澈的镜子,等待着他们去映照新的故事,新的相遇,新的希望。墨团的脚步声在暮色里格外清晰,像是在为他们打着节拍,走向那片波光粼粼的未知。
http://www.hlys.cc/40288/9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