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兄弟借个火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陆远的笑还挂在嘴角,裤兜里的手机就开始狂震。

  小桃的视频通话弹出来时,他正用抹布擦玄铁锅的青纹,锅底还残留着评审们舔过的碗底香气。

  “老板,看实时热力图。”小桃的脸挤在屏幕里,背后是三面跳动的数据流墙,“黑龙江漠河,云南西双版纳,新疆喀什——”她指尖在虚拟地图上划过,红点像星星掉进油锅里,“全炸了。”

  陆远凑近屏幕。

  原本代表“异常灶台”的灰点正成片转红,最北的点甚至在北极村附近,标着“老鄂伦春族猎屋”。

  他想起上周有个戴狐狸皮帽子的老头来问过锅温,当时只当是好奇,现在那红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周边五个村落蔓延。

  “刚才收到鄂伦春阿爷的语音。”小桃调出录音,沙哑的东北口音混着柴火噼啪声,“大兄弟,我用你给的母汁煨了狍子肉,屯里三十多口人围着火堆吃了半宿。

  有个小子说,他奶临终前攥着他手说’以后冬天别让娃冻着‘,今儿个他抱着碗哭,说奶的话终于暖到骨头里了。“

  陆远的指腹蹭过铁锅,青纹突然泛起微光。

  他想起系统提示里昨夜暴涨的功德点,原以为只是评审们的情绪,现在才明白——那些散在全国的红点,每个都是一餐饭、一屋暖、一段被唤醒的旧时光。

  “该动真格的了。”他把铁锅轻轻搁在案上,转身翻出藏在米缸底的三十个泥封陶罐,“小桃,联系‘夜灶巡逻队’的老张头,让他调三辆改装过的餐车,后半夜两点到后巷。”

  “明白。”小桃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暗语系统我已经同步到各个节点,‘我家锅想认个亲’对应一级暗号,‘灶王爷打酒’是紧急转移——对了,凌霜那边刚报备,她带的护送队已经过了黄河大桥,随行的还有七个自发加入的民间武师。”

  陆远拆开陶罐上的红布,琥珀色的母汁在月光下流转。

  这是他用玄铁锅熬了七夜的精华,每一滴都裹着响水稻的灵气和评审们的乡愁。“告诉阿霜,遇到关卡别硬闯。”他舀起一勺母汁,看它在勺心凝成圆,“把陶罐埋在餐车的蒸笼底下,那些检查的人闻着饭香,说不定比我们还急着掀盖子。”

  小桃突然“咦”了一声,屏幕上跳出一串乱码。“有情况!”她快速敲击键盘,“陕西榆林出现二十七个可疑节点,定位显示在同一个坐标——城郊废品收购站。”

  陆远的瞳孔微缩。

  他早料到会有仿冒者,毕竟母汁的功效传得神乎其神,有人想借此敛财或探底再正常不过。“启动三验法则。”他从抽屉里摸出个破手机,这是专门用来录民间视频的,“我现在去拍验证视频,你同步到各个短视频平台,标题就叫《教你三招辨真假,别让骗子偷了咱的灶王爷》。”

  视频里的陆远蹲在灶台前,穿着沾着酱油渍的围裙,手里的汤勺还滴着鸡汤。“老铁们,最近听说有人拿洗脚水装母汁骗钱?”他故意把“洗脚水”说得抑扬顿挫,镜头外传来小桃憋笑的抽气声,“听好了啊,真母汁有三验——第一验锅纹,真品倒进去,你家锅要是有老纹路,会像见了初恋似的发光;第二验汤色,熬开了是金澄澄的,假的要么浑得像雾霾,要么红得像辣油火锅;第三最绝——”他突然把脸凑近镜头,“你端着碗喊一句‘灶王爷,给我家老头留口热乎的’,真母汁会‘咕嘟’冒个泡,像老头在应你。”

  视频发到网上半小时,小桃的监控屏就炸了。

  陕西的可疑节点锐减到三个,其中一个还发来消息:“哥,我们就是想卖点钱给娃看病,您这法子一教,现在老乡都拿着锅来让我们验,说验出真的才给钱——要不您收我们当徒弟?”

  陆远笑着关掉手机,抬头时发现窗外的雨不知何时下大了。

  雨滴砸在铁皮棚上,像有人在敲锅盖。

  他正打算关窗,突然听见院外传来拖沓的脚步声,混着此起彼伏的“小心锅”、“别碰着沿”。

  推开门的瞬间,冷风卷着雨水灌进来。

  十几个年轻人站在雨里,浑身湿透的外套贴在身上,怀里却像护着命根子似的抱着各式旧锅——有掉了漆的铝锅,有带铜钉的砂锅,甚至还有个缺口的搪瓷缸。

  领头的小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露出一口白牙:“陆老板,我们从房山走了两天山路......听说这儿能‘点火’?”

  陆远的目光扫过他们怀里的锅。

  那口搪瓷缸的内壁有一圈淡褐色的茶渍,是常年泡茉莉花茶的痕迹;铝锅的锅底有个凹坑,像被谁家小孩拿勺子敲出来的;最边上那个砂锅,盖子裂成三瓣,用细铁丝绑着,缝隙里还沾着没擦净的红豆。

  “先进来吧。”他退后半步,门洞里的光露出来,照在年轻人脸上。

  有人的睫毛上挂着雨珠,有人的裤脚沾着泥,可每个人的眼睛都亮得像刚擦过的灶膛。

  灶间的火生起来时,陆远往铁锅里倒了勺母汁。

  青焰腾起的刹那,满屋子的旧锅突然同时轻颤。

  铝锅的凹坑泛出淡金色,砂锅的裂缝里飘出若有若无的红豆香,最神奇的是那口搪瓷缸,茶渍居然慢慢晕开,变成了一朵茉莉花的形状。

  “看到没?”陆远搅动着锅里的母汁,“你们的锅在认亲呢。”他舀起一勺,分别淋在每口锅的内壁上,“但我有个条件——”

  年轻人围过来,雨水在地上淌成小水洼。

  领头的小伙抹了把脸:“您说,我们都应。”

  “以后你们给别人分母汁的时候,”陆远的声音轻得像火苗舔锅底,“别光给汤,得教他们怎么留柴。”他指了指窗外,雨幕里不知谁家的灯亮了,“今天你用这把火暖了自己,明天得留把柴给路过的人。

  柴不够了?“他突然笑出声,”找邻居借把,找隔壁村讨把,实在不行......“他敲了敲玄铁锅,”找这口老锅说说话,它啊,最会攒火。“

  搪瓷缸的主人突然吸了吸鼻子。

  他摸着缸壁上的茉莉花,声音发颤:“我奶......我奶以前就用这口缸泡茶,她走的时候,缸里还剩半杯凉透的。”

  砂锅的主人接话:“我爷爷临终前把这砂锅塞我手里,说’以后不管去哪,锅里得有热乎的‘。

  我在工地吃了三年泡面,今儿个......“他低头看着砂锅,”它好像活了。“

  雨还在下,但灶间的温度越来越高。

  陆远望着满屋子发亮的旧锅,突然想起听证会上老教授泛红的眼睛,想起北极村鄂伦春阿爷的狍子肉,想起边境小镇那片“地火田”里围坐的邻居。

  原来所谓“火种”,从来不是母汁,不是铁锅,是每个捧着旧锅来的人,心里都揣着一团没灭的火。

  后半夜雨停时,年轻人抱着重新“活过来”的锅准备离开。

  领头的小伙走到门口又折回来,从兜里摸出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陆老板,这是我路上摘的野山椒,您炒回锅肉的时候放俩,香。”

  陆远接过辣椒,看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晨雾里。

  转身时,瞥见案上的手机亮着,小桃发来新消息:“废弃小学操场监控已布好,明早七点,有辆银色皮卡会停在旗杆下。”

  他把野山椒搁在灶台边,玄铁锅的青纹突然亮得晃眼。

  窗外的晨雾里,隐约传来此起彼伏的锅盖掀开声——那是新的一天,新的火苗,正在苏醒。
  http://www.hlys.cc/44371/3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