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到省城推销产品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李长贵被停职审查的消息,像最后一片落下的铡刀,彻底斩断了笼罩在“黔山源”头上的阴霾。县城里那些原本还在观望、或与李长贵有牵连的人,纷纷转变态度,对“黔山源”客气有加。工商、林业等部门的手续办理变得异常顺畅,再无任何刁难。赵老三则彻底销声匿迹,据说跑去了邻省躲风头,他留下的势力树倒猢狲散,再也构不成威胁。
“黔山源”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黄金期。新招的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两个新的加工点也顺利投产,虽然手工操作的比重依然很大,但产能总算勉强跟上了雪片般飞来的订单。王大山从县机械厂淘换来的几台二手切肉机和灌肠机,也大大提升了效率。
杨涛却没有丝毫松懈。他深知,县城乃至州里的市场终究有限,省报报道带来的热度也会随时间消退。要想让“黔山源”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他将目光投向了省城。
去省城开拓市场,光靠之前邮寄样品和电话联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亲自去一趟,实地考察市场,建立直接的销售渠道,甚至寻找更稳定的原料供应商和可能的合作伙伴。
“大山,家里就交给你了。”临行前,杨涛仔细叮嘱王大山,“生产质量是第一位的,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新来的工人,盯紧点。供销社和几个老客户的订单,优先保证。如果有急事,就去供销社找张主任,或者打电话到省城招待所找我。”
“杨哥,你放心!我一定把家看好!”王大山拍着胸脯保证,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他已然能够独当一面。
这一次,杨涛带上了机灵、口才好的小陈。水生则被留下,负责留意县里各方面的动静,算是杨涛安在家里的“耳朵”。
坐上前往省城的绿皮火车,听着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撞击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农田和山峦,小陈兴奋又紧张,不停地问这问那。杨涛则显得平静许多,他靠着车窗,脑海里不断盘算着省城之行的计划。
省城,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山里人来说,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繁华世界。但对拥有前世记忆的杨涛而言,那里既是机遇,也是更大的挑战。
两天一夜的颠簸后,火车终于喷着白色的蒸汽,缓缓驶入了省城火车站。走出嘈杂、拥挤的站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比凯里繁华数倍的城市。虽然还远不及杨涛记忆中的现代都市,但宽阔的街道、熙攘的人流、偶尔驶过的公交车和稀少的轿车,以及那些五六层高的楼房,都让小陈看得目瞪口呆,紧紧跟在杨涛身后,生怕走丢。
“杨哥,这……这楼可真高啊!”小陈仰着头,喃喃道。
杨涛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光顾着看,记住路。以后咱们的货,说不定要常往这里送。”
他们先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相对干净便宜的招待所住下。安顿好后,杨涛没有休息,立刻带着小陈,按照之前收集到的地址,开始走访那些曾来信来电表示过合作意向的贸易公司和土特产商店。
省城毕竟是省城,这里的商业氛围远比县城浓厚,竞争也激烈得多。几乎每条主要街道上,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店铺,售卖着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商品。
他们拜访的第一家,是位于市中心的一家规模不小的国营土特产商店。经理是个戴着金丝眼镜、面色严肃的中年人,他拿起“黔山源”的腊肉和药酒样品,看了看省报的报道复印件,态度不冷不热。
“嗯,报道我看过,有点印象。”经理推了推眼镜,“不过,我们店里的货源很充足,合作的也都是老牌子。你们这个‘黔山源’,毕竟是新品牌,知名度有限……先放这儿吧,我们研究研究。”
典型的官腔和推诿。杨涛没有多说什么,留下样品和联系方式,客气地告辞。
接下来走访的几家,情况大同小异。要么是对新品牌缺乏信任,要么是嫌他们的供货量暂时无法满足省城市场的需求,要么就是在价格上拼命压价。
一天跑下来,小陈有些泄气:“杨哥,省城的人架子可真大,咱们的东西这么好,他们怎么都不识货呢?”
杨涛倒不气馁,这种情况在他预料之中。“省城市场大,选择多,人家凭什么一下子就相信我们一个新来的?慢慢来,不急。至少,我们混了个脸熟,也大致摸清了这里的情况。”
晚上,杨涛在招待所的灯光下,整理着白天的走访记录,分析着各家商店的经营特点、客户群体和负责人的性格。他意识到,像今天这样漫无目的地扫街,效率太低,必须改变策略。
第二天,他没有再去那些大型国营商店,而是将目标转向了一些位置相对偏僻、但看起来更有特色和活力的集体所有制商店,以及少数几家胆大敢干的个体户开的店铺。
在一家位于老城区巷子深处、门面不大却装修得古色古香的“山货行”里,他们遇到了转机。
店铺老板姓周,四十多岁年纪,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眼神里透着商人的精明。他拿起“黔山源”的腊肉,先是仔细看了看色泽和纹理,又凑近闻了闻,眼神微微一亮。
“这腊肉,用料实在,熏制的手艺也老道。”周老板点评道,又打开药酒瓶盖嗅了嗅,“酒也不错,药材味正。就是……牌子太生了。”
杨涛捕捉到他眼中的兴趣,立刻说道:“周老板是行家。牌子是新的,但东西是老手艺。我们不敢说最好,但绝对对得起良心和价钱。省报的报道,也算是个见证。”
周老板笑了笑,不置可否,反而问道:“我看杨老板是个实在人。我也不绕弯子,你们这东西,在省城想打开局面,光靠报纸上那点名气,还不够。你们有什么打算?”
杨涛知道遇到明白人了,坦诚道:“我们想找一家像周老板您这样懂行、有渠道的合作伙伴,长期稳定供货。前期我们可以少赚点,甚至提供一些试销品,先把市场做起来。我相信,只要东西好,消费者自然会认可。”
周老板沉吟片刻,手指敲着柜台:“这样吧,你们的货,我先少进一点,放在我这里试试。价格嘛,就按你们报的价,我先不还价。但如果卖不动,或者客人反馈不好,那……”
“没问题!”杨涛立刻答应,“我们可以签个简单的试销协议,卖不完的我们包退换!”
虽然首批订单量很小,只有五十斤腊肉和二十瓶药酒,但这无疑是打开省城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杨涛更看重的是周老板这个渠道和他表现出来的合作诚意。
离开“山货行”,小陈终于露出了笑容:“杨哥,还是你有办法!”
杨涛却没有太过乐观:“这只是开始。省城的水很深,我们得步步为营。”
接下来的几天,杨涛调整了策略。他不再急于寻求大批发商,而是重点拜访像周老板这样有特色、有固定客源的中小店铺。同时,他也开始留意省城的百货大楼、副食品商场,观察里面同类产品的价格、包装和销售情况,默默记在心里。
他还抽空去了一趟省城的药材市场和大型农贸市场,了解野生药材和优质猪肉的供应情况和价格,为日后可能建立的省城直采渠道做准备。
一天傍晚,杨涛和小陈路过省城最大的广场,看到那里正在布置一个规模宏大的展销会场馆,横幅上写着“全省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
杨涛心中一动,走上前去询问。工作人员告知,这是省里牵头举办的高规格展销会,旨在推广全省各地的优质产品,参会企业都需要各地市推荐,审核严格。
“全省展销会……”杨涛看着那气派的场馆,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这才是“黔山源”应该登上的舞台!
他立刻回到招待所,给凯里供销社的张启明主任和地区林业局的吴科长分别发了加急电报,询问推荐参加省展销会的可能性和流程。
他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果能登上这个省级平台,“黔山源”就将真正实现鲤鱼跃龙门!
省城之行,远比他预想的更加忙碌,也充满了更多的未知。但他
http://www.hlys.cc/47229/1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